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13年悄然而至,距离周立伟转业的日子愈发近了,仿佛伸手便能触碰到那即将到来的分别时刻。
那日,阳光洒在陆航团的营地上,周立伟刚从直升机上下来,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径直走向空勤餐厅,而是缓缓迈开脚步,开始走过陆航团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眼神中满是眷恋,每一处景色,每一个设施,都承载着他无数的回忆。
陈兵远远瞧见了周立伟,心中明白他此刻的心情。他默默走上前,手中拿着烟,递了一支给周立伟,然后陪着他一同踱步。点燃香烟,烟雾在空气中缓缓升腾,仿佛也在诉说着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愫。
陈兵深吸一口烟,缓缓开口:“立伟,还记得十二年前吗?你刚从陆航学院毕业,朝气蓬勃地来到咱这儿。那时候的你,一脸青涩,对未来满是憧憬,眼睛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周立伟嘴角微微上扬,陷入回忆:“是啊,大队长,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一下车,看到咱们陆航团的直升机,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
陈兵笑着点头,目光看向训练场:“你这小子,说到做到。刚来没多久,训练就格外拼命。有一次模拟飞行出现故障,你沉着冷静的应对,让我当时就认定,你将来肯定是个优秀的飞行员。”
他们走过停机坪,周立伟抚摸着直升机的机身,感慨道:“这一架架直升机,就像我的战友。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它们陪着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
陈兵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你的成长。从青涩的学员,到能独当一面的机长,你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两人又来到宿舍前,周立伟看着那熟悉的门窗:“在这里,我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和战友们谈天说地,畅想未来。那些日子,真的太难忘了。”
陈兵吸了口烟,目光有些凝重:“立伟,虽然你要转业了,但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我们永远是你的战友。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别忘了,你还有我们。”
周立伟眼眶泛红,用力点头:“大队长,我记住了。我会常回来看看的。这里的一切,我都不会忘记。”
五月,骄阳似火,天气愈发燥热,而距离周立伟转业的日子,也只剩下短短两个月。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滨海地区的森林地带突发火灾,熊熊烈火如同狰狞的巨兽,在山林间肆意肆虐,滚滚浓烟遮天蔽日。
周立伟得知火情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主动向陈兵请缨:“大队长,让我去吧,这很可能是我在陆航团执行的最后一次任务了,我想为团里站好这最后一班岗!”陈兵看着周立伟坚定的眼神,拍了拍他的肩膀,点头应允。
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那架熟悉的米171直升机拔地而起,向着滨海机场疾驰而去。
抵达机场降落之后,周立伟以最快的速度将电台与森林火灾扑救联合指挥部取得联系,汇报情况并接收指令。因为此次任务由经验丰富的陈兵带队,周立伟心中对顺利完成任务更是充满了信心。
稍作准备,直升机再次挂着吊桶起飞。它如同一头矫健的雄鹰,朝着附近的一处水库飞去。到达水库上空后,吊桶缓缓下降,很快便打满了水。紧接着,直升机又马不停蹄地向着火场上空奔去。
抵达火场,周立伟看准时机,果断按下按钮,吊桶中的水如倾盆大雨般瞬间喷洒到火线上,一时间,水汽蒸腾,火势得到了短暂的压制。
然而,地面的形势依旧严峻,森林消防部队的战士们正与大火展开殊死搏斗,每一个人都清楚,一旦火势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在不远处,就是石化集团滨海分公司油库,那里矗立着20个10万吨的油罐,一旦被大火波及,引发爆炸,其威力将不亚于一场小型地震,整个滨海地区都将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
面对如此危急的形势,周立伟和机组成员曹永新顾不上休息,驾驶着直升机在火场到油库之间来回穿梭,进行增湿作业。他们凭借着精湛的飞行技术,一次次精准地将水洒在关键位置,试图在火场与油库之间构建起一道“水墙”,进一步防止火势蔓延。
随着灭火指挥部敏锐地察觉到局势的严峻,迅速做出决策,增派一架米26大型直升机加入这场与火魔的殊死较量。这架米26堪称灭火利器,一次性能运载10吨水,如同空中巨鲸,为灭火行动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米26起飞后,以其庞大的身躯在空中平稳飞行,抵达火场上空后,开始在移动中洒水灭火。只见巨大的水流从机身倾泻而下,瞬间在下方形成一个长250米、宽50米的暴雨带,密集的水流如同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向肆虐的火魔,火势在这强大的攻势下,瞬间得到了显著的遏制。
在米26大展神威的同时,周立伟和曹永新所驾驶的米171直升机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负责控制米26直升机灭火盲区的残余火。周立伟全神贯注地操控着直升机,眼睛紧紧盯着下方的火场,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复燃的火星。曹永新则紧密配合,随时报告火势情况和设备状态。他们在火场边缘与米26相互呼应,如同两位默契的舞者,在空中编织起一张严密的灭火大网。
地面上,森林消防部队看到空中增援力量的加入,信心大增。他们抓住这难得的战机,迅速展开行动。先用风力灭火机对准明火,强大的风力如同铁拳,将火焰一次次击退,原本嚣张的明火在风力的压制下逐渐黯淡。
紧接着,战士们背着背负式细水雾水枪,对地面进行细致的打湿,确保每一寸可能隐藏火星的地方都被水覆盖。最后,他们又用泥土对过火区域进行覆盖,如同给大地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将残余的火星彻底闷灭,实现了彻底灭火。
灭火指挥部敏锐地察觉到局势的严峻,迅速做出决策,增派一架米26大型直升机加入这场与火魔的殊死较量。这架米26堪称灭火利器,一次性能运载10吨水,如同空中巨鲸,为灭火行动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米26起飞后,以其庞大的身躯在空中平稳飞行,抵达火场上空后,开始在移动中洒水灭火。只见巨大的水流从机身倾泻而下,瞬间在下方形成一个长250米、宽50米的暴雨带,密集的水流如同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向肆虐的火魔,火势在这强大的攻势下,瞬间得到了显著的遏制。
在米26大展神威的同时,周立伟和曹永新所驾驶的米171直升机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负责控制米26直升机灭火盲区的残余火。周立伟全神贯注地操控着直升机,眼睛紧紧盯着下方的火场,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复燃的火星。曹永新则紧密配合,随时报告火势情况和设备状态。他们在火场边缘与米26相互呼应,如同两位默契的舞者,在空中编织起一张严密的灭火大网。
地面上,森林消防部队看到空中增援力量的加入,信心大增。他们抓住这难得的战机,迅速展开行动。先用风力灭火机对准明火,强大的风力如同铁拳,将火焰一次次击退,原本嚣张的明火在风力的压制下逐渐黯淡。紧接着,战士们背着背负式细水雾水枪,对地面进行细致的打湿,确保每一寸可能隐藏火星的地方都被水覆盖。最后,他们又用泥土对过火区域进行覆盖,如同给大地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将残余的火星彻底闷灭,实现了彻底灭火。
随着最后一处顽固的烟点在水柱的冲击下彻底平息,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逐渐淡去,这场牵动人心的滨海森林火灾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两架直升机并未就此松懈,继续在火场上方盘旋,对大部分可疑烟点进行着细致的洒水增湿作业。那均匀洒落的水珠,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片受伤土地的温柔抚慰。
周立伟驾驶着直升机,目光专注地俯瞰着下方被大火肆虐过的山林。尽管大火已被扑灭,但眼前的景象仍让他心生感慨。这片曾经郁郁葱葱的森林,此刻满目疮痍,焦黑的树木如同一双双伸向天空的枯手,诉说着火灾的无情。
然而,想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阻止了火势蔓延,保护了石化集团滨海分公司油库以及周边无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又感到无比的欣慰。
此次火灾,灭火指挥部原本预估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全扑灭,可在空中与地面力量的紧密协作、高效配合下,仅仅三天,就将这头凶猛的“火魔”彻底制服。这背后,是无数人夜以继日的奋战,是各方力量心照不宣的默契,更是全体救援人员对使命的坚守与担当。
直升机缓缓降落在临时停机坪,周立伟和曹永新走下直升机,与地面的森林消防队员们会合。大家彼此对视,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胜利的喜悦。他们互相拍打着对方身上的灰尘,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传递着对彼此的敬意与感激。
陈兵走到周立伟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立伟,好样的!这最后一次任务,你完成得无比出色,给你在陆航团的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周立伟看着陈兵,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大队长,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在陆航团的日子,是您和战友们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使命。即便我即将转业,这份精神也会一直伴随我前行。”
回到陆航团,营区里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氛围,既有完成艰巨任务后的轻松,又透着即将举行表彰大会的庄重与期待。
团里的广场上,早早便布置好了表彰台。鲜艳的横幅高悬,上面写着“滨海森林火灾扑救表彰大会”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战士们整齐列队,身姿挺拔,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仿佛还沉浸在那场与火魔英勇搏斗的战斗中。
表彰大会在激昂的军乐声中拉开帷幕。团长走上台前,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全体官兵,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志们!此次滨海地区森林火灾扑救行动,我们陆航团与地面森林消防部队并肩作战,成功战胜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这场战斗中,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无畏、表现卓越的同志,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护祖国大好河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如雷,久久回荡在营区上空。
“首先,我们要表彰在此次行动中表现出色的周立伟同志和曹永新同志。”团长宣布道,“周立伟同志,在距离转业仅有两个月的关键时刻,主动请缨,毫不犹豫地投身到灭火战斗中。他凭借精湛的飞行技术,驾驶直升机多次穿越浓烟烈火,精准洒水,为控制火势、阻止蔓延发挥了关键作用。曹永新同志,作为机组成员,与周立伟同志密切配合,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下,始终坚守岗位,确保了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
周立伟和曹永新在战友们热烈的掌声和钦佩的目光中,大步走上表彰台。团长亲自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并与他们一一握手,庄重地说道:“你们是陆航团的骄傲,是全体官兵学习的榜样!”
随后,其他在灭火行动中表现突出的战士和单位也依次受到表彰。每一次宣布表彰决定,台下都会响起如潮般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受表彰者的祝贺,更是对全体参与灭火行动人员的敬意。
表彰大会接近尾声,团长再次讲话:“同志们,这场胜利属于每一位参与灭火行动的勇士!它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的力量,看到了大家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希望大家以此次行动为契机,继续发扬优良作风,时刻保持警惕,为保卫祖国、守护人民,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表彰大会落下帷幕,战士们有序散去,陆航团的营区在夕阳的余晖下染上一层温暖的橙黄。
就在这时,许惠匆匆赶来,她的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搜寻,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周立伟,依旧身着笔挺的07式夏季军常服,身姿挺拔如松。
许惠眼眶瞬间泛红,几步冲上前去,扑进周立伟怀里,像个孩子般泣不成声。
周立伟微微一愣,随即心疼地搂住她,轻声安慰:“怎么啦,宝贝?别哭呀,我这不马上就要回家了么?”他的声音温柔而低沉,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试图抚平许惠内心的担忧与恐惧。
许惠抬起头,泪眼汪汪地看着周立伟,抽噎着说:“我知道……可是这几天,看到新闻里报道的火灾画面,我真的好害怕……害怕你会出什么事……”说着,眼泪又止不住地滚落下来。
周立伟心中一阵揪痛,他轻轻为许惠拭去脸上的泪水,将她拥得更紧,说道:“傻丫头,我这不是好好的嘛。我答应你,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会小心。你看,任务顺利完成,我也平安回来了,咱们很快就能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许惠微微点头,紧紧抓住周立伟的衣角,仿佛生怕他下一秒就会消失。她带着哭腔坚定地说:“我等你,我穿上婚纱来接你回家。我要让你风风光光地离开这里,开启我们的新生活。”
周立伟看着许惠,眼中满是感动与爱意,他在许惠额头轻轻一吻,说道:“好,我等着我的新娘来接我。这一天,我也盼了好久。”
周立伟牵着许惠的手,缓缓走向飞行员宿舍。一路上,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一幅浪漫的剪影画。走进宿舍,这里承载着周立伟无数的回忆,而此刻,因为许惠的到来,更添了几分温馨。
许惠环顾了一下宿舍,眼神中满是心疼与关切。她二话不说,便开始动手为周立伟换床单。她动作娴熟,将旧床单迅速撤下,抚平新床单的褶皱,仔细地塞进床垫缝隙,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周立伟深深的爱意。换好床单后,许惠又看到角落里放着周立伟晨跑用的短裤、背心和白色毛巾底袜,便一并收起来,拿到洗漱间清洗。
周立伟看着许惠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他悄悄走出宿舍,前往空勤餐厅。不一会儿,他端着两个小炒和两份米饭回到宿舍。小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这小小的宿舍里弥漫开来。
许惠洗完衣物,走进宿舍,看到桌上的饭菜,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两人坐在床边,开始享用这顿特别的晚餐。周立伟为许惠夹了一筷子菜,说道:“宝贝,尝尝,这可是空勤餐厅的特色小炒,今天让你也感受感受我们平时的伙食。”
许惠接过,放入口中细细品尝,笑着说:“嗯,真好吃。不过,只要是和你一起吃,吃什么都觉得香。”
他们一边吃着,一边轻声交谈,分享着彼此最近的生活点滴。周立伟讲述着灭火行动中的惊险瞬间,许惠则诉说着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火灾新闻时的担忧与害怕。说到动情处,许惠又忍不住眼眶泛红,周立伟赶忙握住她的手,安慰道:“都过去了,别担心啦,以后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这顿晚餐,没有豪华的餐厅,没有精致的摆盘,但在这小小的宿舍里,却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与温暖。他们享受着这难得的相聚时光,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期待,仿佛所有的美好都将在不久的将来一一展开。
左军站在自己的办公室窗前,目光远眺,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周立伟所在的陆航团。他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滋味复杂难言,隐隐作痛。
作为空中突击旅的旅长,左军对人才的渴望如饥似渴。周立伟精湛的飞行技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从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左军的目光。他坚信,若周立伟能加入自己的旅队,必将为空中突击旅注入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在未来的各项任务和挑战中,创造出非凡的成绩。
为了能将周立伟招致麾下,左军可谓是费尽心思。他四处奔走,不惜亲自前往北方军区陆航团,与相关领导沟通协商,甚至放下身段,想尽办法去说服周立伟本人。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周立伟的转业申请递交得恰逢其时,再加上各方的考量和规定,使得这件事困难重重。
如今,看到周立伟与许惠如此情深意笃,左军心中虽然满是遗憾,但也不禁为他们感到高兴。他深知,组建一个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尤其是经历了诸多风雨的周立伟,理应拥有这份安稳与幸福。
左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像是要把心中的无奈与不甘一并呼出体外。他暗自思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选择,强求并非良策。尽管周立伟不能加入空中突击旅是一大损失,但他相信,旅队依然能够凭借现有的力量和不断加入的新鲜血液,砥砺前行,创造辉煌。
左军转过身,重新坐回办公桌前,目光坚定地看着墙上悬挂的作战地图,心中默默为自己和旅队加油鼓劲。他明白,虽然未能如愿得到周立伟,但作为旅长,他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必须带领空中突击旅迎接未来的每一次挑战,守护好祖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