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凡每日都在讲《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翻来覆去地讲。”远处,朱友贞望着张凡在那里细致讲解,心中满是无奈。
李振、杨师厚、皇甫麟看看朱友贞,又瞧瞧张凡,他们心里清楚朱友贞为何如此着急。
待张凡讲完,返回五灵山内。
“经过这几年发展,百姓才能吃饱饭,当下主要问题在于医疗、教育,另外还得多囤积粮食。”张凡直视着朱友贞说。
“张凡,我们是不是攻打晋军,进而一统天下了?”朱友贞期待地看着张凡,眼中渴望成就霸业的雄心。
李振、杨师厚、皇甫麟也将目光投向张凡,等待着他的回答。
“你们还记得大梁开平四年发生了什么吗?”张凡目光从朱友贞身上移开,依次看向李振、杨师厚、皇甫麟三人。
“10年前的魃灾?”杨师厚对此记忆犹新,李振和皇甫麟同样经历过那场灾难,那次魃灾致使大梁粮食短缺,饿死了众多百姓。
“开平四年吗?”朱友贞喃喃自语,那时他虽年纪尚小,但也听闻过饿死无数人的惨状,人口买卖,女子仅卖三十文,男子也不过三百文。
“没错,就是魃灾(干旱)。”张凡神情凝重。
“什么时候会再次发生?”朱友贞紧紧盯着张凡。
“还有四年时间。”张凡嘴上说着,心中暗自思索,历史记载后唐时期,同光三年(925年),“夏四月,旱,京师自正月不雨,至于六月”,京城长时间干旱,致使粮食减产,百姓生活陷入困苦。
历史记载开平四年(910年)的实际情况来说,比历史记载的更为严重。”
“张凡,你实在太厉害了,居然能预算出4年后的事?”朱友贞满脸惊叹地看着张凡,杨师厚等人同样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所以我们当下主要精力应放在医疗、教育上,接着要大量存粮,大力发展经济。4年后天灾降临,到时候我们有充足的粮食……”张凡话说到一半,目光扫过朱友贞四人。
“今日起,大梁国六十三州百姓免费看病一年。”朱友贞瞬间明白了张凡的意图。
“这几年传授他们医术,虽说大病难治,但治疗感冒发烧之类的病症应该不成问题。”张凡心情愉悦,这可都是在为自己积攒功德。
杨师厚等人看向张凡,所谓的感冒发烧确实导致不少人丧命,不过自从有了大梁日报传播相关医疗知识,死亡率已然减半。
第三天,东都开封府,无论是茶楼、酒楼,还是街边地摊,都热闹非凡地讨论着一件事。
“听说了吗?梁皇下旨,今年全国百姓免费治病,一文钱都不要。”一名年轻人兴奋地说。
“是啊,上次免费看病好像是几年前了,而且当时只在东都开封府。”另一个人附和。
“真的假的?”一名年轻人满脸疑惑。
“当然是真的,你要是不信,买份大梁日报看看就知道了。”
“我都好些日子没买大梁日报了。”说着,这人急忙离开茶楼去买报纸。
茶楼掌柜的正在啪啪的打着算盘,抬头对店小二使个眼色。
店小二急忙离开。
五灵山内,张凡正看着大梁日报。
“张凡,你推算出朱友能什么时候投降吗?”李飞云走了过来。
“不会超过三个月。”
“如此笃定?”
“那是自然,朱友贞不可能提前亮出自己的底牌。”张凡心中想着,根据历史记载,朱友能陈州叛乱发生在921年夏四月,七月便投降了。
此次叛乱虽被大梁平定,但也暴露出大梁内部统治并不稳定,宗室成员的叛乱极大地消耗了大梁的军事力量与资源,使得大梁国力遭到削弱。
不过,这次无论如何低调,朱友能投降也不可能超过三个月。
“张凡,这次你还不筑基吗?”突然李飞云转移话题看着张凡问。
“唉,我今年已经三十岁了。”张凡语气中透着无奈。
“张凡,你迟迟未能筑基,是不是灵石不够?你放心,我回门派一趟,多弄些中品灵石来。”李飞云关切地看着张凡。
“不是灵石的问题,是我自身心理方面。今年我会尝试筑基的。”张凡不太想提及此事。
“什么心理问题?”李飞云追问。
“这么多年了,大概知道一些原因,但还不太确定。”
“既然如此,你还不趁早筑基,以你的天资,凝聚金丹,轻而易举。”李飞云看着张凡。
“今年秋分我会考虑筑基。”
魏州城内。
“你说什么?朱友贞实行免费治疗,这是在拉拢人心啊。”李存勖目光看着冯道、郭崇韬、李嗣源三人。
“是的,据天狼帮探子来报,大梁六十三州所都已开始实施。”李嗣源赶忙回答。
“而且开封府天狼帮眼线,像茶楼、酒店的掌柜都莫名失踪了。”冯道看向李存勖说。
“失踪?”李存勖疑惑地看着冯道。
“是的,被人替换掉了。”
“天狼帮的探子可能被发现了。”郭崇韬恭敬地说。
“无妨,不过是几个探子罢了,从北邙山,桐柏山,崇山调百人去开封府。”李存勖看着三人吩咐。
“臣愿亲自前往北邙山。”郭崇韬恭敬地请命。
“准!”
三个月后,皇宫之中。
“百名没有身份证的人?”朱友贞看着敬翔问。
“是的,都是些乞丐。”敬翔恭敬地呈上一个小册子。
“绝不能让这些人靠近五灵山,一旦发现,杀无赦。”朱友贞看着名单满脸杀气地命令。
“遵旨!”
九月秋分,五灵山内。
此时的张凡置身于一片黑暗虚空之中。
“来吧,想问什么就问吧。”张凡看着这片黑暗的虚空。
“为何修道?”突然,一个虚无缥缈的声音传入张凡脑海。
“追求力量。”张凡语气自信满满。
“详细讲述追求力量。”那虚空之声再次响起。
“哟呵,难度升级了?不过这对我来说小菜一碟。”
“详细讲述追求力量。”那声音执着地重复着。
“修道能够让我获得强大的法术与能力,从而驱使天地之力,降妖除魔,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庇护他人。”张凡说得铿锵有力。
“过!”那声音再次传来。
“尽管放马过来!”张凡看着黑暗虚空说。
“何为道?”虚无缥缈的声音又一次在张凡脑海中响起。
“超越性的精神境界。”张凡自信作答。
“详细讲述超越性的精神境界。”声音紧接着要求。
“又来了啊。道是一种超脱世俗、生死与名利的精神境界。道家倡导通过修炼与体悟,让个体精神与‘道’相融合,从而达到逍遥自在、宁静淡泊。”张凡有条不紊地阐述。
“过!”声音传来,张凡内心不禁有些小激动,就等着第三次提问,成败在此一举了。
“你内心遗憾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声音悠悠响起。
“无力回天的愧疚!”张凡语气瞬间变得黯然。
“详细讲述无力回天的愧疚。”
“我曾眼睁睁看着至亲遭受病痛折磨,却因没钱求医问药而束手无策,那种无奈如同一把利刃刺痛我的心。
这种‘本可挽救却因贫寒错过’的自责,深深地刻在我心中,成为我修道的执念。
所以这几年我传授大家《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我渴望通过修炼获得力量与财富,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同时,我也希望大梁百姓能通过修炼获取财富,和我一样,不再经历这种痛苦。”
“恭喜问道通关!”声音传来。
“哦耶,成功了,我筑基成功了,不对呀,怎么还没离开这里?”张凡看着依旧身处的虚无黑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