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垭,位于今湖北省竹溪县与陕西省平利县交界处,地处两山夹峙的隘口,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屏障。庸人结合山势构筑城墙、哨卡、关隘,其地形呈船形延伸,墙体以夯土为主,部分用岩石垒砌,并采用石灰、黄泥与猕猴桃藤汁粘合加固,增强了防御工事的稳固性,形成“山、寨、堡”之综合防御体系,即“庸人关垭防线”。
情报贩子白熊对维齐说:
“在3000庸兵据守关垭防线的同时,庸王亦派出2名使臣逆汉水北上,试图说服褒军首领(褒王)退兵。这2人可是大有来头。”
“哦,谁?”维齐问。
“一个是王子葵东,另一个是元老加图,一少加上一老。”
葵东,庸王第四子,他的母亲来自褒国王族,为庸王的第五个妃子。
加图,庸国元老派“三巨头”之一,他的正室妻子同样来自褒国王族。
白熊继续说道:
“备受庸王信任的元老加图,当年奉命出使褒人已经四十好几;至于四王子葵东,即是如今的三王子,他当年只有17岁……俩人皆褒国王族颇有渊源,庸王派遣俩人为说客,意图说服褒人退兵。”
维齐说:
“哦,原来如此……加图、葵东2人当年成功了吗?”
白熊继续讲故事:
“不不不,他俩当年非但没有成功,还差点死了!皆因,王储阑疾的冒险操作。”
“哈,阑疾?”
白熊继续讲故事:
“当年率领3000庸兵据守关垭防线的主帅,正是王储阑疾呀。庸王给阑疾的命令是守险待变,等待雨季的到来。暗地里,阑疾却不认为守险待变是上策,在他的眼中,褒人虽兵力达到8000人之众,但全部是纸老虎,庸军应该趁着周人军队与褒人军队会师前把褒人打回汉中。时值元老加图、王子葵东2人出使褒人军营,正好趁着褒人麻痹发动夜袭,一战定乾坤。”
“春旱无雨,与褒人相熟的加图、葵东2人背负着与褒王和议的使命,给褒人的军营带去了数量不菲的庸国特产绿松石,这让领军东征的褒王很高兴。褒王奉商王之命顺汉水东下讨伐庸国,而褒人与庸人本身并没有深仇大恨,褒人若能在应付商王号召的同时敲到庸人的竹杠,对褒王的统治是有利的,褒人工匠们幻想着褒王能在缔结两国新盟约时再敲庸人更多的绿松石原矿,把原矿带回褒国慢慢加工。到达褒军军营第一天的加图、葵东2人很放松,他俩受到了褒王的友善款待,他俩亦从褒王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了两国缔结新盟约化干戈为玉帛之可能性。”
“那一夜,在关垭防线的鹞子涧,庸军锐士用燧石点燃松脂火把,摸黑潜行的刀斧手脚缠葛布潜行于峭壁,寂静无声,庸人之青铜短戈在月光下泛起寒寒幽蓝。3000名生长在堵河源头的庸兵熟知关垭防线的每道岩缝,他们化整为零,循着若干条野山羊踏出之干燥小径包抄褒人……当第一支火箭射向褒军粮车时,受惊的军马撞翻了褒人的黑色牛鼎,滚烫的牺尊酒浆在夜色中泼溅如血……年轻的世子阑疾完全习得了庸王在一年前传授之夜袭战法,打得褒人丢盔弃甲、一路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