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黎踱着方步,来到店铺后边的厢房,一屁股坐了下来。管家林竹禅马上凑了上来,竹禅道:“老爷,这瓶子卖的很好啊。”大黎道:“还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啊。”竹禅道:“这瓶子太贵了,买的人少很正常,但所有人都愿意进来瞧瞧,如今啊,半个江宁城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宝瓶了。”大黎道:“嗯,真是声名远播啊,这也很不错。”
竹禅道:“是啊,我们的瓷器店开的时间并不长,能做到这个程度,也只有老爷您有这个本事。”大黎道:“这个事顺其自然吧,能赚点是最好,不能赚也无所谓,反正我们又不是专做瓷器买卖的。”竹禅道:“嗯,小的明白。”大黎道:“今日卖了几个瓶子啊?”竹禅道:“到现在为止是二十六个。”
大黎道:“都是些什么人买的啊?”竹禅道:“都是江宁附近的达官显贵,还有一些酒楼和青楼来买。”大黎道:“直接在店里买的吗?”竹禅道:“基本都不是的,都是直接到我们后院,给了银子直接拿走的,并未在店里逗留。”大黎道:“哦,这些人不想露富啊。”竹禅道:“是啊。”
大黎道:“今日还没结束就卖了二十六个,那看来今日卖三十个完全有可能啊。”竹禅道:“嗯,完全有可能。”大黎道:“这是好事,可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存货还能支撑多久啊?”竹禅道:“我们上次从西域带回来的珠玉大约能做三千个瓶子,若是做小瓶子会更多一些。”
大黎道:“我不是问这个,珠玉用完了我可以再遣人去西域购买,我是问我们的存货,你想啊,窑口那边不是说每日只能做十个瓶子吗?长此以往,我们的存货就不够了啊。”竹禅道:“自从我打长安回来之后,老爷就令窑口开始大量烧制瓶子了,存了七八百个瓶子吧,如今每日仍是烧制十个,按照目前店里的售卖速度,估计再过一两个月就没得可卖了。”
大黎道:“不行,这不行,这么赚钱的买卖,岂能断了货源?”竹禅道:“可如今实在是没办法啊。”大黎道:“对了,上次我让你问培养烧制瓷器的工匠的事,怎么样了?”竹禅道:“小的已经问明了,江南所有可以烧制瓷器的窑口说的皆是一般,都说培养一个一等一的工匠少说也要十年,有时候还可遇不可求,就算此事快马加鞭的办,至少也要三年以上。”
大黎道:“要这么久?”竹禅道:“是啊,说是我们要烧制的这种瓶子用到的技艺太繁复了,绝非一般工匠能胜任的。”大黎道:“哦,这么说的话,真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三年是决计等不了了,那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一日也只能烧制十个瓶子了?”竹禅道:“没错,这还是在动用了江南所有窑口的前提下。”
大黎道:“唉,这可如何是好啊?”竹禅道:“老爷,为今之计,我觉得只有一个办法或可一试。”大黎道:“什么办法?”竹禅道:“涨价。”大黎道:“涨价?这么做会减少需求,我们的瓶子的确可以多卖几日,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啊。”竹禅道:“可这样做我们的收益不会减少啊。”
大黎道:“这个办法可行,但这是最后一招,若是将来瓶子实在烧造不出来了,也只能如此了,可我现在并不想这么做……”大黎看了一眼厢房的桌子上摆着的几个瓶子,继续道:“一来呢,我们的这种西域风格的瓶子并不为百姓熟知,如今刚刚让百姓看到,若是价格太贵,百姓不买了,也就没有机会见识了,百姓若是对此物一无所知,又怎么肯花钱买呢?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用低价策略来产生需求,待将来时机成熟以后再适时提价;二来呢,这种瓶子又不是我们烧造出来的,技艺和原材料都不在我们这里,我害怕将来若是那些窑口的工匠自己做这个买卖,我们的财路也就断了,所以这个买卖还是细水长流的好,不要有太多的收益。”
竹禅道:“怎么会啊?”大黎道:“试想一下,若是售卖这种瓶子有五六倍甚至十数倍的收益,你觉得那些工匠会怎么做?这瓶子本来就是那些工匠烧制的,若是有这么多的收益,他们完全可以一脚把我们踢开,自己去西域购买宝石,然后自己做这个买卖,不是吗?”竹禅道:“呃。”
大黎道:“可若是这瓶子的收益没有那么高,他们就没有必要自己冒险去西域那么远的地方开拓贸易了,毕竟建立一条这么长的贸易链并不容易。”竹禅道:“嗯,老爷说的有道理。”大黎道:“我也觉得有道理,可是,说实话,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么想是不是杞人忧天。”
竹禅道:“我觉得老爷说的完全在理。”大黎道:“算了,不管怎么说,眼下还是先稳一稳吧,先把我们这种瓶子的名气彻底打出去,然后再做计较。”竹禅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