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救灾粮
书名:女人如花不是花 作者:王子文 本章字数:4691字 发布时间:2025-05-25

     眼看就要秋收了,救灾物质下来了,卧牛岗子从大队部拉回来了十一袋大米和一些衣物。

    人们拉回这些,心里都在揣摩这四、五十户人家能分享多少大米。

    “老少爷们儿们,有句话我先说在前面,咱们村只分下来十袋大米,拉回来十一袋,其中一袋是我跟大队干部申请上报乡镇领导给赖豆他们家的。”牛大锤见不少老少爷们儿伸着指头点数大米的袋数,马上向老少爷们儿一挥手说,“也就是说,这其中的一袋不在咱们村的救灾粮之内。也就是说咱们村这次分下来十袋一千斤救灾粮。这一千斤救灾粮咋的一个分法儿,是按户平均还是按人口平均,老少爷们儿可以发表一下各自的意见。”

     “我看按人口平均合适,每一张嘴都要吃粮。”有人马上接过话说。

    “我同意按人口平均!”

     “是啊,每一张嘴都要吃饭。”

    老少爷们儿们纷纷嚷嚷地发表各自的看法。

    末了,牛大锤向老少爷们儿们一笑说:“按理说我不该有啥子说道,刚才我也听到了老少爷们儿们的意见,大多数人都觉得理应按人口平均,我的意思跟大多数的老少爷们儿们不一样。”说真,他向老少爷们儿们伸出一个巴掌来。

      老少爷们儿们一下子愣住了,牛大锤伸出这个巴掌是咋的一个意思?

     “老少爷们儿们,这个巴掌就是咱们卧牛岗子 这五根手指头就是咱们村里的每家每户。长在一个巴掌上的这五根手指头不一样长,咱们卧牛岗子村里的每家每户的日子能一样吗?这五根手指头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也就是说咱们卧牛岗子村里的每家每户的日子也不一样。”牛大锤笑着向老少爷们儿们说,“这五根手指头握成拳头,所出的力气一样吗?不一样,有大力的出大力,有小力的出小力,就是这不一样的力气握起来的拳头才更有力气,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他看了看眼前的老少爷们儿们,“我的意思就是,咱们卧牛岗子村里的有些人家,就是没有这点儿救灾粮,日子照样能过得去,而有那么几家,就算有这点儿救灾粮,日子照样还是紧巴。今年麦上的这场天灾咱们谁也没有想到,家家绝收是不争的事实。可老少爷们儿们都是一个村子里同宗同族的一家人,咱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有些人家给这场天灾折腾得过不去吧。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这些救灾粮不能按人口平均分,咱们先紧着日子不着地的人家!当时为啥我要纠缠着大队干部向乡镇申报赖豆他们家的情况为他们家多争取些救灾粮?一来他们家的日子太漏气,二来他们家的情况特殊,咱卧牛岗子的老少爷们儿们决不允许三乡五邻的老少爷们儿,因为赵老师是倒插落户到咱们卧牛岗子而背后说咱卧牛岗子欺负他赵老师,所以我就找到大队干部单独为他们家上报申请了额外的救灾。所以我想着这救灾粮就多考虑一下咱们村那几乎家底子漏气跑风的人家。”说真,他看了一眼牛二筢子。

     牛二筢子似乎明白了牛大锤的意思,看了看清了清嗓子向老少爷们儿们说:“牛大锤说的是这么一个情况,事实上咱们卧牛岗子也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既然老少爷们儿们想着按人口平均分这些救灾粮,自然有老少爷们儿们的道理,救灾嘛,是上面对每一个人的救灾,不是只对哪一个人的救灾。话又说回来,牛大锤不是从这个救灾的道理上说出他的意思,而是从祖祖辈辈的老少爷们儿们的情分上考虑的救灾。依着我的意思,每人一斤救灾大米,咱们村上四百来口人,这四百来斤大米剩下的六百来斤再按人口的多少平均给那几户没啥子家底儿的人家。这样一来,老少爷们儿们就不会因为没有吃到救灾心里感到疙瘩,更不会对外昧心说没有吃到救灾,同时也让那几户没有啥子家底儿的人家能把这些日子扛过去。”说完,他来回看了看眼前的老少爷们儿们。

     “成!”一个老少爷们儿马上赞同了牛二筢子的意思。

     “就依着筢子哥你的意思!这些年我就服气你筢子哥,你对老少爷们儿实诚,啥事儿你都能为老少爷们儿操心!”

     “咱们都服气二筢子,就依着他的意思分这救灾粮!”老少爷们儿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通过了牛二筢子的建议。

     于是,村里的老会计开始按着村里的排序分这救灾大米。

     分到救灾大米的人家你拎五斤他拎三斤的纷纷回了各自的家,最后,几乎同时牛大锤和牛二筢子把分到的救灾大米倒回了米袋子,两个人相互看了看,笑了。

    一旁的老会计怔怔地看了一阵他们俩,有些结巴地向两个人说:“你们两个这是……”

     两个人对老会计笑了笑说:“我们两家的日子过得去。这事儿别张扬得整个卧牛岗子都是。”

     “我不张扬,可旁边他们几个老少爷们儿看得清楚啊!”老会计向牛大锤和牛二筢子指了指几个家底漏气跑风的老少爷们儿,“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牛大锤又是一笑,向老会计说:“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两个做了啥子见不得人的事儿了。”

     “这话比喻不当,比喻不当!”老会计慌忙赔笑似的看了看牛大锤和牛二筢子,“你们这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

     “别把我们两个捧那么高,还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我们两个就是觉得家里的日子过得去,咋的也不能落下每一户的老少爷们儿。”牛大锤说着,回头看了看牛二筢子,问,“这救灾的大米算是安排妥当了,还有救灾的衣物你看咋样分合适?”

     “衣物不像粮食,衣裳破点旧点都无所谓,这粮食要是没的吃,是真的要饿肚子的。依着我的意思,这救灾的衣裳就按人口平均分吧,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人家你把这些衣裳给他们家,他们还不一定愿意要呢,说不定他们还会嫌弃是别人穿过的衣裳呢。”牛二筢子说,“不过在分这些衣裳之前一定要跟老少爷们儿说清楚了,不管要不要这些衣裳,心里都要承情那些咱们不认识又为我们捐了衣裳的陌生人,说不定他们的日子也不够宽敞呢。人家有这份心,就是对咱们的恩情。”

     牛大锤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小米抱着小路生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这是咋的了?”牛二筢子慌忙问。

     “爹,我这得马上回黄庄子看看,刚才有人过来捎信儿说蚂蚱大爷出事儿了。”小米心急火燎地说。

    “出啥事儿了?”牛二筢子追问说。

      “捎信儿的人没说清楚,好像在外面给车碰了。”小米说,“我这就赶往黄庄子,家里的事儿你就先照应一下。”说完,她抱着小路生又脚底生风一样离开了。

     “这小米,里里外外真的都是一把好手啊!”牛大锤看了看小米的后脊梁影子,转脸看着牛二筢子说。

     “是啊!可望春那小子……”牛二筢子点了点头,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叹了口气,接着说,“救灾的衣裳就那么分吧,我这得赶回去照应家里的事儿,前后两个院子,还养了那么多的畜牲,离不开人啊。”

    牛大锤点了点头。

    “牛二筢子的这个儿媳妇,这个!”老会计见牛二筢子转身走了,看着牛二筢子向牛大锤伸出大拇指,“我看了,咱们卧牛岗子这么多的年轻媳妇儿,还真没有谁能赶得上台面家的这个儿媳妇。”

     牛大锤点了点头,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这一家人都善良,没有啥子拐弯抹角的心眼子,特别是他们家小米这个儿媳妇,性子还刚,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看见有啥子不地道的事儿,马上就会出面摆个公道,有点儿像说书里的侠客。这不,她嘴里的蚂蚱大爷就是在他们兄妹几个不得力的时候帮了他们兄妹几个一把,他们这就拿蚂蚱大爷当亲人一样挂念着。这听说蚂蚱大爷出事儿了,火急火燎的要回黄庄子看看。”

     “这叫知恩图报!记得别人恩情的人有,那也是记得一阵儿,后来也就忘了。能像他们兄妹几个这样一直把别人的恩情放在心上的人,还真的不多。”老会计很有感触地说。

     “所以说啊,跟这样的人来往自己心里别盘算啥子吃亏占便宜,你对他哪怕针鼻儿大的好,他都会记在心里,说不准你哪天瘸脚了,他能给你支撑起半拉天来。”牛大锤说,“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儿要是都像他们这一家人,今儿这救灾粮和救灾衣裳就好分了。”

     老会计很认同地点了点头。

     “自打土地到户以来咱们老少爷们儿间的来往啊,感觉一年不像一年亲近了,很多人开始更多地盘算自己吃亏了还是便宜了,以我看啊,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的,老少爷们儿间的情分就生分了。”牛大锤有些担心地说,“到那时候,还真不知道老少爷们儿间会咋的来往了。”

     老会计也是很无奈地一笑,说:“这时代在变,老少爷们儿间的情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至于以后这老少爷们儿间的情分会走到哪一步,眼下还真看不清说不准。”

     “我估摸着啊,照着眼下的这个势头发展,咱们这茬人会看到的。”牛大锤说,“自打土地到户,很多原来不让放的洋鬼子的电影也给放了,前几年世道儿乱,都是跟洋鬼子的电影教坏的。要是跟洋鬼子这么学下去,我担心有朝一日老少爷们儿间也会因为一句话不合了,抄起家伙就对拼。”

    “我说这话也不怕你会给传扬出去,我就觉得吧,洋鬼子虽然说比咱们先进,有些地方咱们应该学,有些地方就不能学。就拿洋鬼子的电影来说,男人女人瞅对眼儿了,也不管啥场合,也不管身边有多少人,两个人抱起来就吧唧吧唧地亲嘴,这可是大伤风化的举动啊!”老会计说,“老少爷们儿要是把这个学会了,你就往后瞅吧,有乱套的那一天。”

     牛大锤一笑说:“是啊,洋鬼子的有些地方就不能学,也不该学。可这电影放出来了,堵也堵不住了,电影上洋鬼子的那个日子过得,谁不想学?”

   “咱们这茬人,打自小就知道啥是礼义廉耻,没几个会去学洋鬼子的轻佻。咱们下面的这一茬,打自小就给咱们说教,心里还知道礼义廉耻,再下一茬会不会礼崩乐坏,就不好说了。”老会计说。

     牛大锤又是一笑说:“是不好说。”

     老会计回头看了看还没有往下分的救灾衣裳,看着牛大锤说:“这些衣裳麻头皮,说起来简单,可这些衣裳有新有旧有长有短,不像粮食一斤就是一斤,哪一家该多少就是多少。这衣裳,啥是个标准啊?你觉得分给他合适,他偏看不上眼,这就让人难为了。”

     “你这么一说也是。”牛大锤听了老会计的话,琢磨了琢磨,说,“人啊,各有所爱,你感觉合适的,别人说不定觉得别扭,这些衣裳还真不太好分。好在衣裳不是吃的东西,把话跟老少爷们儿们说开了,想必老少爷们儿也不会有啥子挑剔。”

     “在喜好这事儿上还真不好说,人对自己的喜好最容易钻牛角尖,一旦他喜好上了哪样东西,你十头牛也拉不回他那个倔劲儿。”老会计说。

    “这样吧,你先把这些衣裳挑拣搭配一下,抓阄分,这样老少爷们儿就不会有啥子挑剔了。”牛大锤皱了皱眉头,琢磨了一阵儿向老会计说,“抓阄,不管谁抓个好歹,那是他的运气,怪不得别人了。”

     “这还真是个办法!”老会计一下子醒悟了一样,马上笑着说,“就按着你这个办法分!新旧搭配,孬好打牌,然后抓阄。”

     “这么多的衣裳也够你忙活半天的。这样吧,你先把它挑拣搭配好了放在这儿,然后再让老少爷们儿过来抓阄。”牛大锤安排老会计说,“今儿午晌我还有件要紧的事儿帮人去办,这些衣裳你就多费心了,搭配个大差不差就成。”

     “成!”老会计马上答应说,“你有事儿尽管忙去,搭配这些衣裳也不是啥子掏力气的重活,也不是啥子火烧眉毛的紧活儿,我慢慢掂量着搭配。”

    得了老会计的话,牛大锤就骑上他的汽驴子走了。

     “还是家里有人当官好啊!”老会计见牛大锤屁股后面面冒股烟儿噗噗突突地走了,不由得感叹说。

     “老会计,你这会计也是官啊!”旁边一个老少爷们儿接过老会计的话跟老会计开玩笑说。

     “我这个村里的会计算什么官啊!就是村里的一个账房先生。”老会计又是一句感叹。

     “账房先生就是管家,也算是个官。”开玩笑的老少爷们儿又跟老会计开了句玩笑。

     “屁!账房先生在地主家就是个奴才,就是个佣人,还官?”老会计说。

     “掌管着咱们村里的财政大权,还不是官?当年地主老财家的账房先生能跟你比?”开玩笑的老少爷们儿接过老会计的话,仍旧逗笑着向老会计说。

     “我这个账房先生跟当年地主老财家的账房先生还真没法比!当年的地主老财仓库里一年收上来的的粮食能比得上咱们生产队三、五年的收成,咱们生产队的时候,仓库里的粮食,老鼠进了仓库都会捂着嘴巴笑三天。老鼠这笑不是粮食多得高兴的笑,是粮食少得让它笑话。那时候仓库里的粮食,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有几粒麦子几颗豆。”老会计说,“土地到户了,粮食产量上来了,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的,我这话就没人信了,他们还以为我在说《聊斋》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女人如花不是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