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小学,一场非法集资事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不仅在校园内掀起轩然大波,更是震惊了整个永兴镇,给教育战线笼上一层厚重阴霾,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
故事主角邓卓军,学校合并前是河西小学的普通教师。他身材高大帅气,业务能力尚可,工作态度也算踏实,本是一名合格教师。然而,他却有个致命弱点 —— 沉迷赌博。他脑筋灵活,麻将技术高超,普通教师难敌其手。但他并不满足于小赌怡情,一心想靠赌博发大财,于是频繁出入各类赌场,日夜奋战在赌桌之上。起初,凭借技术与运气,他战绩不俗。赢钱后的他喜欢显摆,身着名牌,出手豪爽,常请同事朋友吃喝玩乐,因此被不少人视为能人,身边也聚集了一群酒肉朋友。
然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赌场上哪有常胜将军。好运耗尽后,他厄运降临,先是输光每月工资,接着向妻子要钱。妻子只是普通代课老师,没钱供他赌博,为此夫妻间争吵不断,妻子苦劝无果。从妻子处榨不出钱,他便向朋友同事借钱,起初大家碍于情面慷慨解囊,可借出去的钱都有去无回,渐渐的,众人见他如躲瘟神。声名狼藉的他借不到钱,却仍执迷不悟,为赢回输掉的钱,竟将房产证抵押银行,贷出几十万作赌资。此后他出入赌场愈发频繁,像失智的野兽般垂死挣扎,可幸运不会垂青输红眼的赌徒,不出几月,几十万便输得精光。
父母得知他输光抵押房子的钱,气得大骂并住进医院,妻子也痛哭着要离婚。此时邓卓军才心生悔意,跪地哀求家人原谅。家人无奈接受现实,因还不起贷款,全家搬回旧屋。赌博险些让他家破人亡,若就此改过,或许还能继续做合格教师。可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几年蛰伏后,他又惹出更大风波。
自输光房子后,邓卓军收敛许多,穿着朴素,行事低调,白天专注教学,晚上陪伴妻儿,家人为此稍感欣慰。某天,朋友邀他谈 “正事”,称有发财捷径 —— 投资房地产,每年可得 30% 利息,三年后归还本金。邓卓军虽心动,却表示没钱投资。朋友怂恿他以高息向同事朋友借钱,还称会借给他扮阔,打消他的顾虑。在朋友劝说下,邓卓军再次心动,渴望暴富的想法死灰复燃。
从朋友处借到钱后,他购置名牌装扮自己,出手阔绰,常呼朋唤友吃喝玩乐。家人察觉他的变化,担心他重蹈覆辙,他却信誓旦旦称做正经生意发财。同事朋友看到他的转变,起初难以置信,很快便被他的表象迷惑,认为他真的做生意成功。邓卓军为让大家深信不疑,常假装忙碌打电话,吹嘘百万生意额,还与朋友自导自演分红戏码,引得众人羡慕,有人甚至主动求他关照。
时机成熟后,邓卓军开始行动。他向主动求关照的朋友吹嘘自己与房地产商合伙开发项目,急需资金,若投资每年给 20% 利息,三年后归还本金。在他的吹嘘与高息诱惑下,许多人未考虑后果便借钱给他。他将借来的钱交予朋友投资,朋友按时给利息,他也如期兑现,这让他花钱愈发大手大脚,还买了车。同事们被他的豪气蒙蔽,忘却他曾是赌徒,纷纷把积蓄借给他,甚至动员亲友。
新校合并后,邓卓军同事增多,他故技重施,在新同事面前扮阔,请客娱乐,很快赢得信任,更多人把钱交给他投资。他甚至向张光辉校长游说,遭校长果断拒绝并提醒风险。因借钱者不断,他很快又买了房,这让更多人放心借钱给他。
但好景不长,他的朋友因非法集资诈骗被公安局逮捕。原来所谓投资房地产是骗局,朋友将集资的钱除留部分作利息,其余用于赌博和消费,拆东墙补西墙,最终资金链断裂。邓卓军得知后惶惶不可终日,为避免身败名裂,他继续这场危险游戏,借债筹集利息,甚至重操旧业赌博,结果再次输光。最后他卖房卖车,仍无法偿还债务,只能投案自首。
借钱给他的老师们追悔莫及,向张光辉校长诉苦。为稳定教师情绪,张校长一方面协助派出所清理邓卓军资产,减少损失;一方面安抚教师心理。这场风波虽渐平息,但学校和教师形象的修复,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