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镇委、镇政府三年前制定的永兴镇教育发展规划,新中心小学需在建成投入使用一年后申报广东省一级学校。若申报成功,永兴镇中心小学将成为粤东地区首所农村省一级学校。这一宏伟的教育发展蓝图,彰显了镇委镇政府高瞻远瞩、振兴教育的重大决心,对张光辉及全校师生而言,既是无上光荣,亦是艰巨重任。它承载着全镇人民的殷切期望,凝聚着十多万群众的教育梦想,时间紧迫,任务繁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如此背景下,张光辉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
尽管新中心小学建设时完全依照省一级学校标准,硬件设施已然完善,但作为学校灵魂的软件,却与一级学校标准相去甚远。此刻的中心小学,恰似一台配置高端却缺乏配套软件的电脑,亟待一套成熟的操作系统。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新中心小学合并后,教师大多来自原八间小学,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化现象严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落后,组织管理与教学能力不足,尤其在信息化技术运用方面近乎空白。面对现代化教学设备,老师们只能望而兴叹。于是,张光辉将实施教师创强工程列为创建省一级学校的首要任务。
其一,开展 “洗脑” 工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是行动的指引,唯有观念转变,行动方能跟上。学校秉持 “请进来,走出去” 的工作思路,邀请各学科、各类别的教育教学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入校园,融入教师脑海。同时,安排大量教师走出校门,前往各类先进学校学习教育教学经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此外,学校购置大量教育教学书籍,开展各类读书活动,让老师们如海绵吸水般汲取新理念。
其二,开展技能培训,提升综合素质。鉴于教师普遍信息技术能力薄弱,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状况,学校组织多场信息技术培训,教授教师电脑操作、课件制作、办公软件使用等内容,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学校开展师徒结对、以老带新、骨干引领、基本功训练、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助力教师迅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多来自农村,孩子整体素质一般,在卫生、礼仪、纪律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刚合并时,随地乱扔垃圾、吐痰、讲粗言秽语、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张光辉决定从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素质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宣传阵地建设,通过标语、横额、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手段,大力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德育课管理,利用德育课堂开展各类精神文明主题教育,教导孩子讲礼貌、懂礼仪。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成立教师值日队和学生礼仪队,监督学生日常行为。经过大力整治,学生精神文明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在加强师生建设管理的同时,申报广东省一级学校还需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有所成果。依据评估指标,学校必须有三个以上市级课题结题。提及课题研究,许多老师心生抗拒与畏难情绪,一则认为自身水平不足,难以胜任科研工作,二则觉得教学工作繁重,无暇顾及课题研究。因此,许多老师不愿参与课题研究,尤其是市级课题,更觉力不从心。张光辉向教导处下达死命令,三年内务必完成三个市级课题。教导处商议后,决定由负责语、数、英教学管理的三位主任各承担一个市级课题。接受任务后,三位主任着手确定研究课题并组建研究团队。起初,许多老师不愿加入课题组,三位主任便采取刚柔并济的方法,最终吸纳了一些教学骨干。为提高课题立项成功率,张光辉亲自出面,诚恳邀请有关领导到学校指导课题立项工作。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三个课题均成功立项。立项后,张光辉加强对三个课题的日常管理,要求扎实研究,并中途聘请专家指导。经过近三年研究,课题进入结题阶段。张光辉校长再次亲自出马,为课题顺利结题牵线搭桥,最终三个课题均在评估前顺利结题。
依据评估指标,申报省一级学校需随机听课,且所有课程都必须达到优质课标准。这是一项极具难度的工作,因为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但再难也只能迎难而上,没有退路。为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校开展全校性课堂教学大练功活动。各科组共同备课、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共同上同一节课。每位老师都要反复听课、磨课、评课,直至完全达标。对于年老或教学能力较弱的老师,学校成立专责跟踪帮扶小组,确保每个人都严格符合指标。
档案资料是评估省一级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准备档案资料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面对繁杂如天书的评分细则,仅是查看就让人望而生畏,更别说着手去做。张光辉指定办公室主任刘志星全面统筹档案资料建设工作。经过顶层设计,将各项资料分解到各部门,再由各部门落实到教师个人,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
申报省一级学校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是提交申请报告书,由张光辉亲自执笔。为全面呈现近几年创建省一级学校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他指示各部门提供大量第一手材料,随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自身创强经历,一气呵成完成申请报告书初稿。初稿完成后,他还邀请专家审核修改,最终获得上级部门通过。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师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如今的永兴镇中心小学校园美丽、设施齐全、教学质量优良,已完全达到省一级学校标准。2006 年 11 月 4 日,学校终于迎来省一级学校评估组专家。
评估组共六位专家,其中刘长生任副主任,其他五位均担任不同职务。为给评估组专家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张光辉亲自带领总务处副校长林志峰妥善安排专家的食、住、行。将专家组住宿安排在本镇最高级酒店,根据个人口味提供不同菜式,还安排专车接送,力求让专家组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周到服务。
当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专家组一行精神饱满地来到中心小学。在学校接待室,专家组受到全体行政的热烈欢迎。评估工作为期三天,第一天察看校园、听取汇报;第二天听课、查阅资料、师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第三天评估反馈。按照评估程序,专家组在张光辉带领下参观学校。张光辉依照预先设定路线,引导专家组先参观校园,他边走边详细介绍学校建设理念。专家组望着平坦开阔、干净整洁、繁花似锦的校园,不禁发出满意赞叹。接着,张光辉带领他们参观学校功能室场,并逐一介绍。专家组看到现代化的设备设施,脸上露出满意笑容。最后,张光辉带专家组到教室观看学生上课,他们对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纷纷竖起大拇指。参观结束后,张光辉将专家组带到学校多媒体室,开始作自评报告。张光辉打开多媒体课件,用清晰标准的语言讲解学校创强的心路历程。精美的课件、清晰的工作思路、优异的成绩,让专家组听得全神贯注。
第二天,专家组认真查阅学校档案资料。他们一丝不苟,不时低头记录,不时提出问题,不时低声交流。检查完档案资料后,召开师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每项工作都做得认真细致、井然有序。下午,专家组马不停蹄开展听课活动,随机听取六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准备充分,课程进展顺利。至此,评估所有流程结束,众人开始等待宣布结果的关键时刻。尽管信心满满,但每个人心中仍忐忑不安,尤其是张光辉更是彻夜未眠。
第三天上午,专家组在酒店召开闭门会议,张光辉等人只能在学校焦急等待。下午三点,全体教师集中到会议室听取专家组反馈报告,由刘主任宣读。专家组依据评估标准,对学校的校园环境、设备设施、教学水平、档案资料、办学质量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最后,刘主任高声宣布:“根据评估标准,经过专家组评定,一致同意永兴镇中心小学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每个人都激动万分,热泪盈眶,欢呼雀跃。
三年来,张光辉和老师们为实现既定目标,付出无数心血、汗水与不眠之夜。此时此刻,他们怎能不激动、不自豪?创建省一级学校,凝聚了人心,积蓄了力量,提升了质量,永兴镇中心小学正朝着品牌学校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