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周荣盯着手机里母亲发来的相亲女孩照片,细长条的身形让他想起公司里那盏总被风吹得摇晃的吊灯。上周的相亲场面还历历在目 —— 女孩推了推古板的圆框眼镜,说起在新西兰农场喂羊的经历,母亲在桌下用脚踢他,暗示他多问些 “有深度” 的问题,而他满脑子想的却是高萌昨晚发来的消息:“今晚有空吗?”
“再约一次吧,人家姑娘对你印象很好。” 母亲的语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期待。周荣望着办公桌上的沙漏,细沙正以令人焦虑的速度流逝,像极了他逐渐消失的自由时光。他回复了个 “好” 字,随手点开公司后台数据 —— 近三个月的客户转化率同比下降 12%,咨询量的曲线像道难看的伤疤,横在屏幕上。
“周总,徐老师到了。” 秘书的声音打断思绪。徐凡晃着车钥匙走进来,T 恤上印着 “及时行乐” 的英文,与会议室里 “专业・高效” 的标语形成荒诞对比。“晚上去打台球?” 徐凡抛着钥匙,“老规矩,输的人请喝威士忌。” 周荣摇头:“今晚要去相亲。” 对方发出夸张的嘘声:“得了吧,上次你说去相亲,结果躲在酒吧喝到凌晨三点。”
时针指向七点,周荣站在餐厅门口,望着玻璃幕墙里自己的倒影 —— 西装是母亲新买的,领带夹上刻着 “荣” 字,却怎么看都像个滑稽的道具。女孩准时出现,这次没戴眼镜,长发披肩显得柔和许多。“其实我也不喜欢相亲。” 她忽然开口,搅咖啡的勺子在杯壁敲出清脆的响,“但我妈说,再不找就只能去相亲角被挑挑拣拣了。”
这句话像块石子投进湖面,激起周荣的共鸣。他放下刀叉,说起自己开公司的初衷,说起创业时睡办公室的日子,女孩的眼睛渐渐亮起来,说起自己偷偷报名潜水课程的经历。两人聊得兴起时,周荣的手机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进展如何?” 他看着屏幕轻笑,回复:“挺好的。”
深夜的办公室,周荣翻看着讲师资料。徐凡的简历上,“28 岁” 的数字格外刺眼。他想起上周客户会上,某企业高管打量徐凡时的眼神,那目光里的质疑,比任何批评都更伤人。手指划过方颖淑的照片,她主讲的商务礼仪课程好评率高达 92%,却总被客户婉转地问:“有没有更资深的讲师?”
手机在桌面亮起,是相亲女孩发来的消息:“今天很开心,下次带你去看我养的多肉。” 周荣盯着 “多肉” 二字,想起母亲阳台上的仙人掌,每次浇水时都会念叨:“耐旱,好养活。” 他 typed 了句 “好啊”,发送后继续研究师资方案。或许可以包装讲师的从业经历?或许该引入海外背景的课程?思路在脑海里打转,最终停在 “年龄” 这个死结上。
凌晨三点,周荣摸黑走进家门。母亲房间的灯忽然亮起,门缝里透出微光:“萌萌?是你吗?”“是我,妈,睡吧。” 他轻声说,听见母亲起身的声音,紧接着是抽屉开合的轻响。回到卧室,床头柜上放着温热的牛奶,旁边还有张字条:“少喝酒,多吃蔬菜。”
周末的家庭聚餐,父亲难得开了瓶红酒。母亲往他碗里夹了块排骨,看似随意地说:“上次那姑娘,人家不嫌弃你爱熬夜……”“妈,” 周荣打断她,“我想好了,下周再和她见一面。” 母亲的筷子顿在半空,父亲咳嗽一声,掩饰住嘴角的笑意。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纱窗,在餐桌上织出细碎的光斑。
公司五周年庆筹备会上,徐凡提出做 “青年精英讲师” 的品牌概念。周荣盯着 PPT 上的宣传语 ——“打破年龄偏见,重塑管理智慧”,忽然想起相亲女孩说过的话:“年龄不该是枷锁,该是勋章。” 他拨通方颖淑的电话:“小方,下周有个重要客户,想让你主讲,有没有信心?”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惊喜:“当然有!”
庆功宴上,方颖淑的课程大获成功。客户握着周荣的手说:“没想到年轻讲师能讲得这么透。” 徐凡举着酒杯晃过来:“怎么样,我的主意不错吧?” 周荣望着台下谈笑风生的讲师们,忽然看见相亲女孩的身影 —— 她抱着一盆多肉,站在宴会厅门口,嘴角扬起微笑。
散场时,女孩递给他一个纸袋:“给你的,办公室养,耐旱。” 周荣打开一看,是盆仙人掌,底部压着张卡片:“年龄是时光的礼物,不是定义人生的标尺。” 他抬头看她,发现她今天戴了副红色边框的眼镜,俏皮又可爱。
深夜的办公室,周荣给仙人掌浇水。手机弹出母亲的消息:“姑娘喜欢你送的围巾,说你眼光好。” 他笑了笑,回复:“她送了我仙人掌,说和我很像。” 母亲秒回:“傻孩子,那是说你外冷内热。” 看着屏幕上的文字,他忽然觉得胸口发烫,像有束光,照亮了这段时间以来的迷茫与焦虑。
窗外的星空清晰可见,周荣摸着仙人掌的刺,想起女孩说过的 “勋章”。或许年龄从不是问题,无论是创业还是恋爱,重要的从来不是外界的标尺,而是内心的刻度。他打开电脑,在年度计划里写下:“培养新生代讲师,推出‘年龄无界’系列课程。” 点击保存时,仙人掌的影子投在屏幕上,像面小小的旗帜,在深夜里轻轻摇曳。
周荣站在会议室窗前,俯瞰着楼下行色匆匆的人群,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阳光落在手中的客户报表上,季度流失率 18% 的数字格外刺眼,像道渗血的伤口,提醒着他公司正在经历的阵痛。徐凡他们的课程好评率仍保持在 85% 以上,但续费率却逐月下滑,这种反差让他想起相亲时遇到的女孩 —— 明明聊得投机,却在分别时礼貌地说 “还是做朋友吧”。
“周总,程总监说那个国企客户的季度维护该安排了。” 秘书的声音打断思绪。周荣转身,目光落在程莎的工位上 —— 她正在打电话,指尖夹着烟,妆容精致得无可挑剔,却让他想起四年前那个为了合同三天未归的女人。那时他初创业,喝着庆功酒听她调侃 “睡服客户也是本事”,如今却在听到 “季度维护” 时,胃部隐隐作呕。
会议室里,市场部的汇报冗长而沉重。“客户觉得徐老师太年轻,缺乏实战经验。” 项目经理的话让周荣皱眉,他想起上周陪酒时,某国企高管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们讲师讲得不错,就是看着像大学生实训。” 酒杯在掌心发烫,他不得不赔笑着解释:“年轻但专业,性价比高。”
深夜的办公室,周荣翻看着程莎的行程表。下周三的 “客户维护” 赫然在列,地点是郊区的温泉酒店。他摸出手机给程莎发消息:“这次我去。” 发送后又迅速撤回,盯着屏幕上的 “已读” 提示,想起她曾说过:“有些事你做不来,也不该做。” 烟灰落在报表上,烫出一个小洞,像极了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凌晨两点,周荣在健身房挥汗如雨。跑步机的数字跳动着,他却想起徐凡说过的 “年龄焦虑是伪命题”。镜子里的自己穿着潮牌运动服,腹肌线条清晰,却在想到客户那句 “稳重些的讲师更让人放心” 时,忽然觉得这身打扮像个笑话。他关掉跑步机,走进淋浴间,热水冲刷着身体,却洗不掉心底的疲惫。
第二天的高层会议上,周荣提出 “资深讲师包装计划”。徐凡当场反对:“我们靠的是内容,不是虚假人设。” 两人在会议室争执不下,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徐凡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让周荣想起大学时他们在宿舍辩论的场景。最终,方案以微弱优势通过,周荣望着徐凡摔门而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自己正在变成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程莎敲开办公室的门时,周荣正在修改讲师简历。“听说你想换我去维护客户?” 她的语气带着调侃,“放心,老头儿最近血压高,折腾不动了。” 周荣抬头,看见她眼角的细纹,忽然想起她女儿满月时,自己抱着婴儿手足无措的样子。“对不起。” 他轻声说,不知道是为过去的默许,还是为未来的继续。
周末的行业论坛上,周荣遇到了竞争对手的 CEO。“你们的讲师很有想法。” 对方递来名片,“就是太年轻了,我们客户更信任有白发的脑袋。” 这句话像根刺,扎进他的耳膜。回程的车上,他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忽然想起母亲常说的 “树大招风”,或许现在的他们,就像急于长高的树苗,忘了根基比高度更重要。
深夜,周荣推开程莎的办公室。她正在整理客户资料,桌上摆着女儿的照片。“我想通了,” 他说,“取消包装计划,我们用数据说话。” 程莎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轻笑:“早该这样,那些虚头巴脑的,哪有真本事来得实在。” 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织出温柔的网,周荣忽然觉得,这个被他视为 “工具” 的女人,其实比谁都看得清楚。
周一的晨会上,周荣宣布成立 “青年智库”,专注开发前沿管理课程。徐凡递来的资料里,夹着张纸条:“终于等到你清醒。” 他看着台下年轻讲师们发亮的眼神,忽然想起创业初期的自己 —— 那时他们没有资源,没有背景,仅凭一股热血就敢闯天下。或许年龄从来不是障碍,缺乏破局的勇气才是。
程莎走进会议室时,手里拿着新的客户方案。“老头儿说,下次想试试线上课程。” 她眨眨眼,“看来我们的小年轻们,要让老家伙们见识见识什么叫与时俱进了。” 周荣接过方案,看见封面上 “打破经验主义,拥抱青年智慧” 的标语,嘴角扬起笑意。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讲师们年轻的脸上,像极了当年他们在宿舍里描绘的未来。
这一晚,周荣在日记本里写下:“商业的战场从不是论资排辈的戏台,而是真刀真枪的擂台。与其用年龄粉饰门面,不如用实力击穿偏见。” 合上本子时,他望向窗外的星空,忽然觉得那些曾经压得他喘不过气的焦虑,不过是成长路上的迷雾,风一吹,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