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载如珠露。
时刻是时间的微分,时间是时刻的积分。
试图预言,算不算一种试图控制未来与命运?但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没人能真正掌控未来。
事实上,我几乎可以将这次“分手”当作经历之一了。因为知道这不是结局。第一次为了一个男人哭泣,第一次被分手后感到悲伤,第一次给人买柠檬茶,第一次和人喝鸡尾酒......这“第一次”有点些许地多了。
“我可以将这段感情当作不存在。”
“但我不能。”
可是真实存在的、已经发生了的变化不会消退。即使知道转机会到来,我也不会如同过去一般将全部的希冀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未来之上了。
“当作不存在”意味着只有在自我欺骗的情况下,才能否认这段感情的意义。真实存在的实体如遥远星团中的恒星,几乎拥有无尽的生命。真正没有价值的,反而永远不会再被提起,像散沙溺毙于清河,被深埋于回忆之底。
言下之意,是“我们永远可以重新开始”。
你说你不会反复爱上一个人(至少曾经不会)。我看着刷到的讨论帖(“爱不是一成不变的,长期的伴侣都是反复爱上对方的吗?”)低头不语。评论区没有得出统一结论,我莫名想起了高中英语课上对consistently与constantly的辨析。
我算是理解,什么叫“违背人类天性地去爱”了。人性是熵增的,但生命是熵减的。从一开始,我们就在逆物理规律而行。真正的爱应当与生命融为一体。
所谓的创伤中成长,就是在过去创伤情景的二次预演之下,生发出新的解决方式,并彻底释怀。“我再也不会被这样伤害到了。”不仅因为安全环境的确认,也是人格的变强大。
“我不愿意与前任纠缠。”
“我不会纠缠你。”
我当然尊重你的意志,但另外的原因是,我也不愿意与前任纠缠。
我曾经不敢说出那句“我们很像”或“我们是性转版的彼此”。因为遇到过看起来相似实则终究分道扬镳的人。然而现在回想,她的相似度没有你高,也更接近于兴趣与爱好,而非底层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浅层联系的契合会生出温暖的友谊,却不够为爱情提供营养。
没想到各自的个人议题重合度这么高,以至于有可能在关系的加持下变成共同议题了。
有人曾问我:“你相信日久生情还是一见钟情?”
“日久生情吧。”(注意这个“吧”)
然而真爱是既有一见钟情也有日久生情的。初见时的情绪着迷在长久相处中的温暖感觉的催化下,进化为对关系的承诺。
客观存在的东西真的是很神奇。人有时候会口是心非,却改变不了真实。而面对真实又坦然接受时,才是真正的洞见。
是啊,你仍然喜欢我。若非如此,我们无法回退到朋友状态;是啊,我最后没有得到我想要的,但我为什么不恨你呢。
千秋梨,千秋历历还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