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问答提问道:“有人非善辩,然好辩,以杜语逐言之势,拒人言于千里之外,此人有救否?”
有人不善于辩论,却喜欢辩论,对别人的意见采取根本听不进去的态度,这种人有救吗?
微悟回答道:“各人之理皆有理,勿用己理撼他人之理,笃定其理之人不能说服,转意概出于二,一乃幡然间自悔也,二乃离世也。”
每个人都有他的道理,不要用自己的道理去纠正别人的道理,那种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的人是不能够去说服的,其改变大概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碰壁了,后悔了,二是死了。
胡问答一愣,微悟这是在批评我胡某人啊,再一想,微悟也有说包的时候,人都死了,还回心转意个啥呀,但是,想去纠正大胃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给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是听不进去的,让他自己慢慢摸索吧。
微悟又说道:“人各有志,志在自掘之井,一人一井,井井相连,井井间,或静或斗,凡井者,必取其一。
高能之井,其以‘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为由,不争不辩,静如处子。
低能之井,一语不达则激辩相加,上斗天,下斗地,中间斗空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人一旦拥有自己的观点,就像掉进自己挖的井里一样,别人的观点就听不进去了,他们各自呆在自己的井里,彼此之间要么静如止水,要么争论个不停,只要掉进去,这两种情况必居其一。
自认为高端的人,以别人的浅薄无知为由,根本就不和人争论,理由是,不与井底之蛙谈论大海的辽阔,他们清高得如未嫁之女儿,静静的呆在小楼上,不与尘世有染。
低端的那类,当然,他们自己不会这么认为,自己应该还是认为自己属于高端那类,这类人好争论,整天找人找茬斗个不停,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微悟说起了劲,继续说道:“入井易,出井难,一日井,年年井,囿居于方尺之地下,奔放于自由之天堂,呜呼,井到深处人孤独。”
进井易,出井难,思想被洗脑成方寸之大,却感觉自己拥有浩瀚的宇宙,在自认为自由的天空下同情着他认为不自由的人们,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深情之人专注于孤独。
微悟接着又说:“常言道,河井不犯海井,各井其井,斥人之井,井井与共,井井有条,自乐之,亦为瓜众乐之,天下同乐,是谓大同。”
常言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相安无事,各自经营自己的观点,各自排斥别人的观点,各种观点平安共存,这既是一种自娱自乐,也给吃瓜群众带来了乐趣,天下共乐,还真有天下大同的感觉。
微悟也够幽默的,胡问答笑起来,感觉那些笃信自己观点的人更好笑,不同观点的人在嘲笑不同观点的人,大家相互嘲笑。
胡问答一想,这个也差不多是规律,社会是一个大容器,啥成分都有,拥有某种观点的人总能看到与自己观点相匹配的现象,这就导致这人认定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于是,这又加强了这人的这种观点,最后,在别人看来,这人奇怪得不是一点点,但他自己感觉掌握了真理。
胡问答好像自己把自己说服了,原来,社会只是人的观点,即人是什么观点,社会就是什么样子,特别地,即使是小概率事件,在拥有这种观点的人那里,这种小概率事件就是社会的常态。
这类人往往是尊重事实的,好像也善于实践,你要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人真的去实践了,比如,大家都说下雨天地滑,有人就实践了一下,这人在雨天平安的出行,平安的回家,于是,这人就不再同意下雨天路滑的说法,这人绝没有骗人,这人绝对不觉得自己在搞笑,这人绝对认为自己是在充分尊重事实。
唉,只能等这人在哪个下雨天摔一次,看能不能改变这人的观点,关键是没下雨的时候,这人也摔了,这下,真理何在,还真就说不清楚了。
想到这里,胡问答又想到大胃,这人思想就是微悟说的那样入了井的人,拉是拉不出来的。
胡问答又想到,自己和其他一些人的接触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你说在美国,枪击事件很严重,马上就会有人出来说,不是这样的,我在美国生活过几年,我没有遇到过枪击事件。
听上去,人家在美国生活过,说美国的事,这人的话应该很有说服力了吧,这类人,是入了井的,他人不能去反驳,否则这类人的反应是很强烈的,在这类人眼里,他人是偏极的。
这类人没有全局观,总是抱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严谨态度,他们对什么时候要具体,什么时候讲全局,完全没有概念,因为他们只会具体。
又举个例子,宣传就是要讲极端,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这个说法是对的,但大家对这个宣传不怎么有兴趣,这个时候就可以讲极端,如果加一句,某某人因为没有走斑马线,在距斑马线十五米的地方被车撞死,交警判死者全责。
这里的某某人最好是某个大家都知道的网红,这样,传播力度更大,这时就有人,特别是法律范儿人士会马上研究交警的这个判罚是否正当,他们要实事求是,这里,我们不说他们有错,我们说,判死者全责的这个宣传是重要的,因为这样能挽救很多个生命。
不然,会有很多SB真的要以实证的方式去核实被撞之后的责任划分问题,这类人只会思考具体问题,他们的长项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局嘛,不需要,没有这个意识,按西方人的观点,处理完每一个具体就处理完了全局,至于每个具体之间的联系,也许是不愿意思考或者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思考。
胡问答想着想着就想笑,是笑这类人,这里假设,我们的思路是一条1米长的线条,当有人思考其中的1分米的时候,他以为这个世界只有1分米,这样,他对思考整条线的人是不理解的,觉得那人是在玩虚的,于是,他对那人相当的瞧不起。
其实,此时的双方都是正常的,想法都是合理的,只是小合理可能在勇敢的嘲笑大合理,大合理常常不好笑出声来,表现出忍了的迹象,而此时,小合理会认为自己赢了,并且更近一步的认为,自己就是真理。
话说回来,思考整条线,这不是要不要这么思考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意识到有整条线的问题。
“喝茶。”
“喝茶。”
微悟:“茶之苦非苦也,此苦能清心。”
胡问答尝了一口,问道:“茉莉花茶?”
微悟点点头,问道:“如何?”微悟是问味道如何。
胡问答看了看这茶,自言自语道:“没有茉莉花。”
微悟:“哈哈,满是茉莉花,乃下品也,此为上品。”
胡问答明白了,高级茉莉花茶里没有茉莉花,应该是制作过程中,茉莉花香已经进入茶叶,然后,茉莉花就被筛掉了,所以,上品茉莉花茶是只有茉莉花香,看不见茉莉花,茉莉花就像一个来了又去了的侠客,只留下了茉莉花香。
这时,微悟吟了一首诗来颂茉莉花。
茉莉花
茉莉花茶不见花,
淡淡幽香尽在茶。
玉骨冰肌雪神态,
淡泊名利似游侠。
两人不约而同端起茶杯又轻浅了一口,又不约而同的说道:“可以清心也。”
早晨的闹钟响了,胡问答睁开眼,知道自己又回到了陋室,每晚都能做梦吗?都能和微悟先生交流吗?像电视剧一样一集一集的来吗?为啥美梦都那么短呢?唉,起床上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