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难自控 > 90
90
书名:情难自控 作者:丹枫书生 本章字数:2563字 发布时间:2025-05-29

90

齐鸿轩望着妻子在镜头前舒展的姿态,忽然想起拍婚纱照那天,她也是这样略带紧张却又充满信任地望向他。宋斯嘉调整修女帽的动作让他轻笑,那个总是干练的新闻系才女,此刻像个准备演出的少女,耳尖的绯红泄露了内心的局促。

 

“就拍三张。” 宋斯嘉竖起手指,眼神里带着妥协的温柔,“而且必须用我的手机,云同步都要关掉。” 齐鸿轩点头,镜头里的她半倚床头,修女服的蕾丝边缘与锁骨形成微妙的弧线,像幅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快门轻响时,她忽然笑场:“感觉像在拍《罗马假日》续集,只不过公主换上了修女服。”

 

照片预览时,宋斯嘉指着其中一张:“这张眼神太傻了,删掉。” 齐鸿轩却按住她的手:“不傻,像我们第一次约会时你偷拍我的样子。” 那时她躲在梧桐树后,镜头里的他正在喂流浪猫,画面模糊却带着毛茸茸的温暖。这个比喻让宋斯嘉一愣,指尖轻轻划过屏幕,仿佛触到了时光的褶皱。

 

“其实……” 齐鸿轩放下手机,握住她的手,“拍不拍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你一起尝试新事物。” 宋斯嘉抬头看他,发现他眼中没有欲望的灼热,只有温柔的光。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在他们交叠的手上织出银色的网,像极了婚礼上的誓词:“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彼此尊重。”

 

深夜的卧室里,宋斯嘉靠在他肩头翻看旧相册。当看到大学时在雨中奔跑的合影,她忽然轻笑:“那时你总说我穿雨衣像米其林轮胎人。” 齐鸿轩揽住她的腰:“现在才知道,最性感的不是外表,是和你一起疯闹的勇气。” 这句话让宋斯嘉转头,目光撞上他认真的神情,忽然明白,所谓情趣,不是迎合欲望的表演,而是两颗心靠近时的自在与坦诚。

 

晨光微熹中,齐鸿轩将手机里的照片导入加密硬盘,命名为 “纪念日的光”。宋斯嘉在厨房煮咖啡,香气弥漫间传来她的声音:“中午吃意大利面怎么样?” 他应声时,忽然想起吴静雅离开酒店时的背影 —— 那个试图在婚姻中寻找出口的女人,终究不是他的归处。而眼前的烟火气,才是他真正想要守护的人间。

 

这一天,齐鸿轩在摄影工作室的灵感本上写下:“最好的照片不是捕捉完美,而是记录真实。就像爱情,不是追逐激情的刹那,而是接纳彼此的全部,包括那些不完美的、甚至有点傻气的瞬间。” 旁边贴着宋斯嘉在照片里笑场的截图,她的嘴角扬起,眼里有细碎的光,那是比任何性感都更动人的生命力。

 

午后的阳光里,夫妻俩坐在飘窗上喝咖啡。宋斯嘉忽然指着远处的教堂:“还记得我们在那里拍的婚纱照吗?” 齐鸿轩点头,想起她踩在草坪上的高跟鞋印,和牧师说 “你可以亲吻新娘” 时,她耳尖的颤动。那些细节此刻都变得清晰,原来真正的亲密,早就藏在这些琐碎的记忆里,无需刻意营造,自然生长。

 

“以后每年纪念日都拍张照吧。” 宋斯嘉忽然说,“不用情趣内衣,就穿日常的衣服,记录真实的我们。” 齐鸿轩转头看她,发现她的目光里有期待,也有释然。他伸手轻吻她的指尖:“好,就这么定了。下一年,我们穿情侣装,去海边拍。”

 

风穿过纱窗,掀起桌上的灵感本,最新的一页写着:“致我的女主角:谢谢你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闪闪发光。未来的每一个纪念日,我都想和你一起,在真实的生活里,继续疯闹,继续相爱。” 宋斯嘉读完,将头靠在他肩上,咖啡的热气氤氲成雾,模糊了远处的教堂尖顶,却清晰了彼此眼中的倒影。

 

铜锅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沈昔望着王逸博给张沐霖夹毛肚的模样,忽然想起小姑年轻时逼婚的场景 —— 那时她总说 “找个比你大的女人要吃亏”,此刻却在对面女孩的眼镜片上,看见王逸博倒影里的忐忑与温柔。

 

“三表哥尝尝这个虾滑,手工打的。” 张沐霖递来漏勺,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涂着淡紫色指甲油,与镜框颜色呼应。这个细节让沈昔想起自己书店里的 “年龄差” 主题书架,《洛丽塔》与《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并排而立,像极了眼前这对情侣 —— 一个是英语老师,一个是数学骨干教师,相差两岁的时光,在毛肚与黄喉之间悄然消融。

 

“我妈那人……” 王逸博欲言又止,筷子在芝麻酱里搅动出漩涡。沈昔忽然明白,那些关于 “年龄”“属相”“星座” 的挑剔,不过是长辈们掩饰担忧的幌子。他想起小姑总说 “属虎的和属兔的犯冲”,却在自己养的猫去世时,偷偷去庙里为它超度 —— 父母的 “规矩”,从来都是爱的变形记。

 

张沐霖回来时,正巧听见王逸博的嘟囔。她笑着把一盘鹅肠放进辣锅:“伯母喜欢养花吗?我家阳台种了二十三种多肉,下次可以送她几盆。” 这个回答让沈昔挑眉,多肉植物的花语是 “顽强与陪伴”,比任何生辰八字都更有说服力。王逸博望着女友的眼神亮起来,像极了当年自己在辩论赛上听到最佳辩手宣布时的模样。

 

“其实年龄不是问题,” 沈昔忽然开口,端起酸梅汤,“我认识一对夫妻,女方大男方八岁,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 他想起书店常客陈姐和她的建筑师丈夫,每次来都要在 “女性文学” 专区待很久,“关键是看两个人怎么把日子过成公约数。” 张沐霖若有所思地点头,王逸博却盯着酸梅汤里的冰块:“三哥,你这比喻很数学。”

 

火锅店打烊时,门口的霓虹灯在细雨中晕成彩虹。王逸博去开车,沈昔和张沐霖站在屋檐下等。她忽然说:“其实我挺怕长辈介意年龄的,不过逸博说,您当年为了帮他,连选修课都翘了。” 沈昔一愣,想起那个暴雨夜,自己替逃课的表弟向教授求情,却被淋成落汤鸡的模样。原来有些付出,早已在时光里长成了信任的种子。

 

“年龄就像这锅底,” 沈昔望着沸腾的红汤,“有人怕辣,有人嗜酸,但只要火候对了,总能调出合适的味道。” 张沐霖笑起来,眼镜片上的雾气散去,露出清亮的眼神:“您说得对,我们试过二十三种火锅蘸料,总能找到伯母喜欢的那一种。”

 

车灯亮起时,沈昔看见王逸博为女友打开车门,自己却绕到另一侧淋雨。这个细节让他想起小姑常说的 “男人要学会疼人”,此刻在年轻人的相处里,终于找到了具体的模样。雨丝落在酸梅汤杯壁上,凝成水珠滑落,像极了那些终将被时光冲淡的偏见。

 

回家的路上,沈昔收到王逸博的消息:“三哥,你说多肉植物放阳台还是客厅好?” 他笑着回复:“放心里最好,在哪儿都能活。” 想起火锅店里的热气,想起张沐霖说起数学题时眼里的光,忽然明白,爱情从来不是年龄的加减法,而是两颗心共同写下的方程式 —— 答案或许不同,但过程足够温暖。

 

这一晚,沈昔在日记里画了幅简笔画:铜锅冒着热气,两个小人隔着雾气相望,旁边写着:“爱情的公约数,是懂得与珍惜。” 窗外的雨停了,月光照在笔记本上,那些关于年龄、属相、星座的顾虑,在笔尖渐渐淡成背景,留下的,是火锅店里的笑声,和年轻人眼中的坚定。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情难自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