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又安静下来,胡问答给大胃说:“王经理让我下午跟他一起出去,不然,我就帮你去库房一起搬货了。”这话说完后,胡问答又有点后悔,他怕大胃误认为自己是在影射这业务有被截胡之嫌,毕竟做业务是有提成的,大胃会不会担心这业务要和胡问答分成呢,胡问答心态挺好,自己刚进公司,没想要分这笔业务的成,虽然提成本就不多,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大胃:“没事,这点货,一个人应该没有问题。”大胃成功的把问题引开了,也许大胃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胡问答对所谓业务被人抢这事根本就没在意,他只是在想,业务的事,只要干,有时会有机会撞上门来的,就像这业务电话一样。
所谓机遇喜欢有准备的人,人家大胃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业务训练,才能在一次通话中里镇住对方,看来,这工作确实够得学。
快到中午下班时间,王经理从办公室出来,背着包,胡问答一看就明白是要出发了,王经理对胡问答说:“我今天不回家,走,先下去吃饭。”然后又对大胃说:“一起去吃,吃了你就直接去库房,反正老顾一直在库房。”
胡问答和大胃站起来,准备走,王经理让胡问答和他一起进他办公室,两人抬了一台设备出来,估计有二三十斤重,两人抬着往外走,王经理还给大胃说:“这会儿就不麻烦你抬了,你把体力留着去库房搬货。”
大胃做业务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事还不懂么,大胃说:“说啥话呢,部下再怎么着也肯定不能让领导累着。”于是,还是由胡问答和大胃抬着箱子往外走,胡问答明白了,王经理让自己一起出去,原来是要找自己下力呀,不过,胡问答并没有什么不高兴,他觉得王经理的安排挺合理。
三个人不到下班点就走了,领导让走,也就没人说什么了,王经理建议,有事就吃快餐,还开玩笑说:“自己吃自己,还是要悠着点。”
这快餐是可以加饭的,胡问答见识了大胃为什么叫大胃,大胃的第一盒很快吃完,自言道:“嗯,还要来一盒。”就又去要了一盒,胡问答和王经理一盒都还没有吃完,王经理说:“所以他叫大胃。”胡问答心里在想那句著名的台词:我原本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勇猛,这是谁的部将?
胡问答和王经理的饭很快就吃完了,大胃还在吃,还不忘说一句:“你们有事先走,我吃完了直接去库房。”
胡问答在想,大胃吃完这盒是不是还要来一盒?可惜这次没有时间来见证,胡问答和王经理抬着箱子准备上公交车,王经理还安慰一下胡问答,下了车不走路,转车,再下车走五分钟左右就到了。
中午人少,有座位,两人就又坐到一块儿,王经理开始教导胡问答,“资料要认真看,对资料熟悉了,做起业务来才更顺利,说起话来才更有底气。”
胡问答是同意这个说法的,这两天,他对这两句话深有体会,他作为学营销专业的,虽然没学个名堂,但听也听得够多吧,理论和实践一比较,胡问答觉得,实践非常重要,学营销理论没有实践来衬托,完全就是空中楼阁。
至于会计、管理,做大买卖,那个嘛,原则上可以不需要营销专业的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原则上是干相当于军队中的从士兵到排长这个范围的工作。
王经理告诉胡问答,“这几天把资料熟悉了,其实,要不断的去熟悉,时不时的会有新资料来,下周可以自己出去跑一跑,试一试。”
胡问答就想自己出去单飞,去检验一下自己的真实能力,同时,胡问答觉得王经理的话也说明一个问题,学校学的东西是有限的,走上工作岗位,会不断的有新东西需要去学习,这就得自学。
这个时候,综合能力就能显出威力,其实,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一套良好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也高不了哪去。
应该说,胡问答的综合能力还是可以,所以,他学习那些产品资料应该也挺快。
说到自学,原则上只需要高中毕业,然后,啥都可以自学,只要是理论就可以自学,对于那些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相关的仪器、设备,要自学挺难。
自学的问题可能在于逻辑上的混乱,就好比打算自学乘法,可这时还没有学加法,但自己不知道得先学加法,你说这咋整。
当然,这不是说肯定就不行,学理科的人都有一种经验,那就是已经能得到正确结果,但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还可以写论文,就是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实用是没有问题的,创新嘛,这就难了。
胡问答想的问题确实多,由刚才想到的,他又联想到,这个世界其实是由少数人在引领,想想,比如一个公式,成千上万人都在用,会推导这个公式的人就很少,提出这个公式的人可能就那一两个或几个人,看来,世界是不公平的啊。
胡问答定了一下神,他觉得自己是学文科的,干这项工作,多少有一点点不自信,其实,可以这么说,不是文科生没有未来,是没有理科常识的文科生没有未来。
胡问答感觉自己确实需要加强理科方面的修养,不一定是具体去学物理、化学,胡问答的意思可能是指这方面的科普得加强。
王经理又说:“查资料也是一种能力,干我们这行,很多产品,我们可能没用过、没见过,常常需要查找相关产品的资料,重要的需要复制下来,干的时间长了,就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资料库,只有自己的资料库,自己用着才最顺手。”
胡问答再次感到,实践真的太重要了,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学校老师很可能瞧不上这种个人资料库,因为不权威,老师应该是认为书本上的资料才是权威的。
胡问答也不反对这种说法,但胡问答认为王经理的说法更具可操作性。
王经理此时应该是在心里已把胡问答看成了公司员工,这两天,胡问答的表现应该是让王经理比较满意的,他应该也相信胡问答能留下来。
想来,胡问答给王经理留下最深印象的,除了换水桶那件事,可能就是胡问答接的那个电话,虽然不完美,但是给王经理的印象深刻,那句“喂,你好。”那语气和说话的速度都让王经理断定,这小子绝不是新手,肯定干过。
确实,这个电话对胡问答很重要,实际上相当于考试过关了,估计办公室的人都会认为胡问答是老手,绝不是第一次做业务,其实,胡问答在学校和同学们相互模拟过这种业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