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凡吗?”张铁柱一脸疑惑地问。
“大家快看,张凡这是在干什么呢?”张狗蛋同样满心疑惑。
“不知道啊,他们拉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张陈也满脸不解。
路过的村民们看到张凡,纷纷议论起来。
只见前面张凡身着一身干净灰衣在带路,后面十几个人拉着板车,正朝着他家的方向走去。
“各位父老乡亲,大哥大嫂,堂姐堂妹,堂哥堂弟们,这些是我买的精米、小米、小麦还有面粉。”张凡看着陈二、铁柱、狗蛋等人说。
“听说精米十三文一斗,都是从南方运来的,不好买,他这起码得有二石吧?也就有钱人才吃得起。”铁柱说。
“是啊,小麦十文一斗,他这至少四石。”
“再看看这小米,十二文一斗,起码也有三石。”
“面粉十五文一斗,估计至少五石。”狗蛋接着说。
“这些农具、瓦罐,大缸啥的,一起至少得花十两银子。”陈二分析。
“我看至少二十两银子。”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纷纷。
张凡微笑着听众人议论,心里想着,灵界大梁国如今是开平元年,现在一斗是十五斤,一石等于一百二十多斤,也不知道三年后会不会出现干旱,
要是真干旱了,价格肯定上涨,一石也可能从一百二十多斤减到百斤。
“张凡,你哪来这么多银子?”张陈从人群中走出来,好奇地问。
“我在家闲着无聊,结果发现了父母留下的功法秘籍,卖给文宝堂,他们开价二百两银子。”张凡得意地说。
“什么?二百两?”众人都惊讶不已。
“遗物?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张陈惊讶之余,心中满是疑惑。
“父母遗物是无意间发现的。”张凡含糊其辞地说。
“哦……”张陈心里还是怀疑,毕竟他和张凡太熟了,家藏了几文钱他都清楚。
“我打算重新盖房子。”
“盖房子好啊,盖了房子就不愁娶不着媳妇了,我去找亭长(村长)。”张陈刚想走,又停了下来。
“不用,我已经去找过镇将(镇长)了。”张凡说着,掏出一张盖房证明。
“好……快给我看看”张陈接过镇将开的证明。
“陈二认识瓦匠木匠吗?”
“我不认识,但是老亭长认识。”
“帮忙介绍,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我不要好处。到时候选拔亭长的时候,你支持我就行。”
“没问题。提前先支持你一下。”
“提前支持?”
“各位乡亲父老,大哥大嫂们,我张凡以前家里穷,多亏堂哥陈二一直默默支持我,当然也少不了各位左右邻居的帮助。
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决定以堂哥陈二的名义,发放粮食。”
“张凡,这不太好吧。”这下张陈有点着急了,他只是想让张凡支持自己竞选亭长,没想到张凡直接要送粮食。
“这几年多亏你照顾,我已经改过自新了,这些粮食就交给你发放。”
“好好好……我要是当上亭长了,肯定会多照顾你的。”
“大米给我留点。”张凡提醒。
“没问题。”张陈开心地带着车队来到张凡家门口发放粮食了。
“张狗蛋,去通知亭长,张铁柱,志学以下的每人一斗,都来张凡家领。”陈二吩咐。
“好好……”两人迅速离开。
“身上就剩一百两银票了,盖房子这点钱肯定不够花,看来还得想办法再卖点功法秘籍。”张凡看着自己破旧的房子喃喃自语,
“多写几本法秘籍不就有了嘛,我可太聪明了。”表面上却还装作若无其事地看着众人。
“哎哟,今天可真热闹啊?”张锦带着十几个人走了过来。
“张锦,你想干什么?”正在发粮食的陈二看到张锦,赶忙走过去,警惕地问。
“我们俩有点生意要谈,你忙你的去吧。”张凡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说。
“没事吧?”陈二还是不放心。
“真没事。”
“有事你就大声喊。”陈二看了张锦一眼,又赶忙回去发放粮食。
“怎么样了?”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听哪个?”张锦神神秘秘地凑过来。
“别他妈的装神秘了,赶紧说。”
张锦虽然听不懂张凡这话,但看着他不耐烦的表情,赶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大衍历禁止买卖?”张凡看着张锦,怀疑这家伙想坐地起价。
“是啊,官府查得严。不过我叔伯有一本上古秘术。”
“什么上古秘术?给我看看。”
“我可是费了好大劲,磨破嘴皮子,本来要一百两,我给你砍价到五十两。”说着,张锦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
“我去,还是大篆。”张凡一看内容,顿时心惊肉跳。
“什么大篆?”张锦一脸疑惑。
“我是说这东西肯定能让大家都赚到钱,你懂的。”张凡一边说着,一边掏出 50 两银票。
“还好还好。”张锦开心地接过银票。
这所谓的上古功法秘籍,他比谁都清楚就是个手抄本,是他从叔伯书房偷拿的,反正他也看不懂上面的字,就拿来忽悠张凡说是上古秘籍。
“这张凡怎么和张锦这个无赖扯上关系了?”正在发放粮食的陈二看到张凡和张锦交换东西,张凡还掏出五十两银票,张锦拿了钱笑眯眯地离开,心里犯起了嘀咕。
“不行,我得问问。狗蛋、铁柱,这里先交给你们。”陈二说着,快速朝张凡走去。
“哎呀呀呀,发财了呀,这可比大衍历还厉害。虽然是手抄本,但这可是落下闳、邓平编写的太初历啊,听说还有司马迁等人参与编写呢。
至于为什么用大篆写,我才不在意,我在意的是内容。”张凡开心得忍不住亲了一口手中的本子,随即又呸呸呸地吐了几下。
“张凡,你怎么了?什么发财了?”张陈疑惑地走过来,还不忘看了一眼远处离开的张锦。
“我打算盖个二层大别墅。”张凡转移目标把太初历揣进怀里,看着自己破旧的房子说道。
“明天我去请阴阳学院的法师,过来看看什么时候动工合适。”张陈虽然没听懂“大别墅”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很上心,打算去请法师过来。
“我去画设计图。”张凡开心地往官镇走去。
在官镇医馆内。
“来一套钢针,再要一套银针,这得多少钱?”张凡开口问。
“一套钢针五两银子,银针则要二十两。”医馆里的学徒抬眼瞧了瞧张凡手中那五十两的银票。
“唉,这都叫什么事儿啊?非得用银票开路。”张凡心中暗自嘀咕着,付完钱后便离开了医馆。
“他来这儿干什么?”
“馆主,他来买钢针和银针。”学徒赶忙恭敬地向那位老者回答。
倘若张凡此时在场,必定能认出这位老者,正是不久前给他们讲授《脉经》的医修。
馆主听后,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虽有些疑惑,但并未太过在意,转身便走进自己的房间,继续钻研医术去了。
三天后,可破土筑室。
“多谢法师。”张凡掏出十两银子,递给一位仙风道骨、灵海境的老道士。
“此地风水极佳,要好好利用。”老道士接过银子,行了一礼后离开。
“多谢法师提醒。”
“开工。”老道士刚走,一位五十多岁、引灵入体的老亭长大声喊。
接着,几十名引灵入体的村民来到张凡原本四处漏风的房子前,在几个支撑点稍微用力,只听轰隆轰隆几声,房子全部倒塌。
“哎呀,这是什么?”张凡来到倒塌的房间处,从怀里掏出木盒,偷偷扔在地上,又捡了起来,故意大声嚷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