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对待水出玉一向真诚,有话就长话短说,从不拐弯抹角。
她欣赏水出玉身上的坦坦荡荡、磊磊落落,两人相见甚欢,从不藏着掖着。在她的心中,水出玉不仅仅是生意上的伙伴,更是难得的知己好友。
水出玉轻抿了一口茶,听闻此言,侧着脸,微微皱起眉放下茶杯,抬头看向王夫人,眼中带着几分好奇:“王夫人在说什么?我这耳朵怎么越听越云里雾里的,莫不是夫人在拿我寻开心吧?您今日这般高兴,究竟有何喜事?”她专注地等着王夫人的回答。
王夫人刚要开口,将心中的喜悦与水出玉分享,却冷不丁被她的丫鬟打断。只见那丫鬟端着热气腾腾的汤羹,迈着轻盈的小碎步进了屋子,袅袅的热气伴随着浓郁的药香在会客厅中弥漫开来。
丫鬟走到王夫人身边,微微屈膝行礼后放下汤羹,轻声说道:“夫人,参汤已经熬好了,这火候和时长都是按照吩咐来的,您趁热喝了吧,不然该凉了药效。”
王夫人轻轻点头,伸出保养得宜的手接过汤羹,对着汤羹轻轻地吹了吹,那轻柔的气息拂过汤面,带起一圈圈微小的涟漪。
随后,王夫人抬眼看向丫鬟,开口吩咐道:“快给水东家也端来一碗,咱们可不能亏待了客人,她难得来一趟,这好东西就该一起尝尝。”
丫鬟闻言,面露犹豫,忙俯身道:“夫人,这于礼不合,这可是百年人参熬制的汤羹,是老爷费了好大的周折,寻来的珍贵药材,专门给您补身子的,您身子骨一向弱,这参汤对您大有益处,可不能轻易分给旁人。”
丫鬟担忧地看着王夫人,她知道这参汤对王夫人的重要性,实在不愿就这样轻易送出去。
“说了你快去办,磨叽什么。”王夫人微微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客人来了,你倘若这样不听话,若是传出去,岂不叫人家笑话,说我们王家没有家规,丢了我们王家的脸面,以后还怎么在这城里立足?”
王夫人不满地瞥了丫鬟一眼,面上跟语气都明显带着责备。
丫鬟心中虽万般无奈,但面对王夫人的命令,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得弯了腰杆,恭敬地应了声:“是,夫人,奴婢这就去。”
嘴上虽是说得干脆,可丫鬟眼珠子一转,很快便有了主意。她并未亲自去端那茶水,而是转身冲着旁边一个小丫鬟使了个眼色,俯身交代道:“你去,按照夫人的要求,给水东家也盛一碗参汤过来,手脚麻利点。”
交代完后,她挺直腰杆走到了王夫人的身边,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一会儿帮王夫人整理一下衣袖,一会儿又轻轻给王夫人捏肩揉腿,眼睛始终紧紧盯着王夫人,生怕有什么闪失。
坐在王夫人对面的水出玉虽微背对着她,但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却逃不过她的眼睛。她微微歪着头,眼角含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温婉而动人。
“王夫人今日这般高兴,可是有什么好事?头一回见您笑得这般开怀呢。”
王夫人闻言眉开眼笑,脸上就是不见几道细纹,仿佛年轻了好几岁,她放下手中的汤羹,双手一拍,兴冲冲地说道:“哎呀,水东家这眼神,真是锐利得很,一下子就看穿了我心底的事儿,我就想着,这消息怕是瞒不住你,没错,是有好消息,而且,这好消息,还是多亏了水东家送我的怀吉。”
水出玉看着王夫人高兴的样子,心中也是暗自得意,想起设计晶犬怀吉时的呕心沥血,她嘴角的弧度更深了几分。这晶犬怀吉,是她最得意的新作,每一处细节都是她反复雕琢考量而成。
为了寻找最合适的材料,她跑遍了大大小小的珠宝市场,查阅了无数古籍资料,最终确定了使用这种特殊的瑠璃黄晶。如今看到王夫人爱不释手的样子,她知道,这次送给王夫人的礼物,算是送对了。
“哦?不知怀吉晶犬给夫人带来了什么好消息?”水出玉故意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一副好奇不已的神情轻声问道。她微微歪着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虽然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但还是更想亲耳听王夫人说出这好消息。
“瞧水东家冰雪聪明又才华横溢的,竟然也学会揶揄我来了。”王夫人佯装生气地嗔怪道,嘴角却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眉宇间流露着喜色,眼中漫出笑意,心底乐开了花。她轻轻地拍了拍水出玉的手,那动作亲昵而自然,她们更像是已相识多年的好友。
常言道:瑶池王母近,彩石女娲天。说起这晶玉,便是那千年之冰与五色石所化,有水出玉同出一脉的珍贵材质。质地纯净无瑕,是大自然杰出的作品。光润莹泽如同月华洗礼后的清辉,柔和明亮,晶莹剔透宛如一汪清泉,没有一丝杂质,汇聚了天地间的精华。
此次水出玉所选用的更是其中的极品,较寻常黄玉更为剔透耀眼,在光线的照耀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般璀璨夺目,那是一种“日星照耀,光彩莹射”的之感。
为了将这块珍贵的瑠璃打造成自己心中的晶犬怀吉,水出玉专门请来了城中手艺最为精湛的工匠师傅。
这位师傅不愧为经验丰富,技艺高超,拿到这块瑠璃后,仔细端详,反复构思,终于拿起了刻刀,一点一点,精心雕琢。每一刀都精准无比,每一条线条都流畅自然,似乎赋予了这块冰冷的石头以鲜活的生命。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一只栩栩如生的犬形瑠璃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犬儿身姿矫健,似乎随时都要一跃而起,充满了灵动之感;眼神灵动,仿佛在与人对视,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
师傅独具匠心,在犬儿的身上巧妙地开了一个孔,不大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