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一天,阳光正好,时令应该是春夏之交,我饶有兴致地骑着自行车,离开石广大学的校园,越过郊外大道,沿着田间的小路向远方驶去。
已是夕照时分,太阳将光芒慷慨地洒向山原上。大地一片宁静,仿佛披上了一层清丽雅致的外衣。
我信马由缰,约行十里路,一道废弃的铁轨挡住了我的去路。我本打算越过铁轨,继续沿着乡间小路前行,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铁轨延伸的远方别有一番风景,于是推着自行车,沿着枕木旁仅有半米宽的小路向前走去。大约又走了半里路,考虑到前面的路不方便骑车,便将自行车放在一边,徒步走下去。
废弃的铁轨如巨蟒一般穿过大片树林伸向远方,道边少有行人,偶有抄便道的农人做工归来也只是沿着轨道边缘走不过几步路便折向通往乡村的小路,只有我像是中了魔一般,大有穷尽天涯路的劲头。
又走了十分钟的路,一道河流横在面前,不过,还好,河流上架起了一座铁桥。铁轨经过铁桥继续向远方延伸着。
我走上铁桥,极目远眺,前方有一座山脉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对于熟读《望气寻龙谱》的我来说,山脉所聚之气自然逃不过我的眼睛。我仔细观察着这座山脉,发现——龙从高山下来,两侧横开大帐,脉从帐中穿心,连起木星七八颗。星峰秀丽,屈曲奔走,摆布攸扬,起伏顿跌,剥换转变,过峡束脉。到头束咽起顶,左右开脚,分别起高大的贪狼木星。两个山包耸立于高处,形如两个贵人高坐云端,双峰同峙,清气光彩,大小高低相等。右侧贵人左右开脚,两脚间微微出乳,乳上吐唇开坪结穴;左侧贵人没有结地。乙龙入首,穴立乙山辛向,远处辛水特朝。右侧脚下束气再起土包为虎砂,回头护穴;左侧护砂有些空。前迎后拥,左侍右卫,前有秀水潮入明堂,后有奇峰列于天际,远处御屏为朝山。
这,正是我一直寻找的双鉴贵人峰!它矗立在那里,静静地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我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喜悦,仿佛与这片风景融为一体,共同感受着生命的脉动与宇宙的奥秘。
我平时喜好徜徉于山水间,以此验证《望气寻龙谱》中所述理论的真实性,并时常以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来丰富和完善家族传承的风水学说。我曾踏足过无数龙脉,但多数皆是寻常之山,或是仅在小范围内形成些微气候的龙脉,格局有限,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土地公的龙脉。相较于那秦汉时期的帝王龙脉,这些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然而,今日在余州市这片土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道双鉴贵人峰这样的龙脉,其独特之处令我倍感振奋。我毅然决然地放下一切顾虑,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向深山进发,心中充满了对这片龙脉下山石质地的好奇与期待。
当我登上双峰之巅,只见山石坚实,乃是花岗岩所构成,这一发现又让我兴奋不已。我开始仔细审视这道山脉,它呈南北走向,双峰之间,我惊喜地发现东面还有一座山峰巍然耸立。从空中俯瞰,整个山势犹如群山环绕中的一座独秀之峰,峡谷间一条古怪的大河向西奔流而去。这最高的地势与极深的峡谷相互映衬,形成了一个犹如飞檐挂角的奇特景象。而地下部分则隐隐然呈现出南北大梁交错的格局,颇有些宫殿的韵味。这便是风水学中所称的幽冥宝坻——“望帝城”,每一处都透露出阴寒与凶险的气息,仿佛是阴阳交界的死地。
站在这双鉴贵人峰之巅,我不禁打了个冷颤。然而,就在这两山之间,靠近南方、大河西流的地方,竟有一片桃林映入眼帘。那粉红色的桃花盛开得如火如荼,与天空中的云霞相映成趣,美得令人心醉。这双鉴贵人峰正好位于“望帝城”的西北方位,从地形上看,似乎对望帝城构成了一种威迫之势。然而,仔细比较两者的地势,这双鉴贵人峰显然要低矮许多,因此在方位上并未对望帝城构成真正的威胁。
回想起当时我是沿着通郊大道自北往南而来,双鉴贵人峰在某种程度上遮挡了望帝城的视线。但倘若我继续向南行走,想必也能一窥那望帝城龙脉的全貌。
我从双鉴贵人峰上朝东南方向走下来,沿着河边的草地向桃林走去。
桃花皆已盛开,且有花瓣掉落在地上,微风一吹,清香漫溢,让人陶醉。桃林的美景让我暂时忘却了身在望帝城的幽冷之感。当我融入这片桃林之时,忽然有种心旷神怡之感。而就在这时,一群蜜蜂嘤嘤嗡嗡地越过我的头顶向桃林深处的一间小木屋飞去。
这片桃林的面积应该在百亩地开外,小木屋出现的地方在一片平地上,而有一大部分桃花是开在半山腰的,我这时候并未完全下去走到平地上,这样就使得我有足够的视野观察望帝城的龙脉之气。望帝城整体透着阴寒之气,而那小屋之所在,似乎是这股阴寒之气的泉眼。在我下去走到平地上时,我发现,再也没有心旷神怡之感了,而每接近小木屋一步,就多一分仄仄逼人的阴寒之气,仿佛那刚才的心旷神怡之感,如同吸引蜜蜂的花粉所散发出来的香气,让人迷醉如痴,而一旦到了中心地带,本来的阴寒之气陡然间更加强烈地涌来。小木屋像是一头龇牙咧嘴的怪兽,正等待着到嘴的美味,饕餮朵颐。
我想抽身撤回,却见一名少女正盘膝坐于一株桃树之下,她的身上落满了花瓣,看样子,她在这里坐很久了。她是一位修真者?还是自己遇见山精树怪,妖媚鬼狐?
“不会吧,这是二十一世纪,应该不会是穿越了吧?!”我在心里叹道。
毕竟青春年少,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偶遇一位看似修真的端庄少女,心潮难免澎湃起来。一股本能的冲动催促着我向少女走去,当看清少女的面容时,我停下了脚步。
少女二八芳龄,一身白衣,青丝披肩,貌若观音,清秀绝尘。她的身上升腾出一股气韵,这气韵如一首清雅的古曲,又如空中飘逸的鹤,天边去留无意的云。
仙子,桃林中的仙子,她真是一位修真者?
看到的这一切,是真实,还是虚幻?莫非走入了聊斋,遇上了鬼?
我平时看过不少修真类的小说,有点浪漫情调,在心里暗暗感叹道:“毕竟,这世间的修真者是越来越少了,而女修真者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她这般的妙龄女子,即便想坐下来修道,追求者也会吵得她们不得清净的。”
我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便将头靠在桃枝上,感到桃枝是冷的。我咬了一下胳膊,感觉胳膊是痛的。
这不是梦,也非幻觉。
我对探墓风水等稀奇古怪的见闻也听说不少,而一旦让自己身临其境切身经历这份奇幻一样的真实,我又有点接受不了了,感觉此时的自己就是那个好龙的叶公。
“这里是九九幽寒之地,你不该来的。”少女方才在闭目凝神,见有人来,睁开了眼睛,我看向她的眼睛,一下子竟被这双眼睛吸引住了。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
开始时觉得是龙眼,但龙眼是单眼皮,她是双眼皮;说是狮眼,但狮眼的眉毛很粗,而她的眉毛适中。只能说是杏眼了,她的眼瞳眼白比例适当,眼皮褶皱少,内双,眼神干净清澈,给人以清纯娇憨之态,如《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有桃花眼的女孩子,眼神似醉,楚楚可怜,一枝梨花春带雨,也许更深邃,但比不上杏眼的同龄女孩子饱满年轻。她的眼睛虽也有些柔媚,但这柔媚太淡了,淡至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平时对易经相面之学有所涉猎,当然,对传统文化中的事物,我一直都是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过,有些说法还是可取的。至于占卜算卦,梅花易数,推背图,堪舆之术等也只是粗通皮毛,然而,面如其心,眼睛更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气脉,神脉,是可以从这些看出点端倪的。
也许是我的道行尚欠火候吧,我又觉得少女的眼睛又有点像丹凤眼,不过丹凤眼多是单眼皮,以内双最有格调,少女是双眼皮,外双,面相上没有双凤眼之说,但我觉得用这个双凤眼比较贴切,少女的眼睛又兼具燕眼杏眼等特征。
其实,双凤眼和所谓的瑞凤眼差不多,说法不一样罢了。
丹凤眼和瑞凤眼相比瑞凤眼更稀有。丹凤眼的眼型细而不小、瞳白比例好、眼尾略微上翘,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双眼看上去非常有神,瑞凤眼的眼型也是细长,但是相较于丹凤眼,瑞凤眼的瞳孔离眼角比较近,导致瞳孔上方有一部分被眼皮遮盖,多数都是双眼皮,看起来更有风韵魅力,两者都属于比较好看的眼型。
我第一次把学到的尚未研究透彻的相学理论用在眼前这位少女的身上,精准地说,是少女的眼睛上,暂时忘却了危险的临近。其实,我并未动任何一丝邪念,只是感觉第一次见到这样清澈的眼神,完全是对于美的沉浸式欣赏,以至于忘我了。
少女被我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也难怪,我像搞科研一样细致入微地观察,人家脸上不飞红霞才怪哩!
“你已经涉身险地,难道不自觉吗?”少女的口气里略带责备的口吻,但以她的清澈聪慧,能够感受到我的亲近,也应该能够感受到这亲近中没有一丝一毫的亵玩之意。
“姑娘你一个人置身山野,才是最大的以身涉险呢!”我从少女的眼神中回过神来,并不为自己的处境考虑分毫,首先想到的是少女的安危,“如果我是一个坏人——”
我话未说完,少女便哼地一声,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起一片桃叶,以手腕的寸劲一甩,我便觉一道寒光从左耳处闪过,接着,便听到少女怒喝道:
“孽畜,还不快快回去。”
我心生不悦,生气地责问道:“姑娘你这般姿容清丽,如何说话这般粗劣?”
少女又是哼一声,这哼声中似乎还夹带着些许揶揄。
“别以为你是练家子,就可以这般无理地待人接物。”我余气未消,又见少女夹着一片桃叶闪过一道寒光,我本能地转头,企图要避过那道寒光,却看到身后有一条长蛇森寒寒地吐着芯子,盯着我,却又忌惮于打坐的少女。
“我并不想伤害你,希望你也不要伤害人——你应该知道,我用的是桃叶。”那条阴寒的长蛇仿佛听懂了少女的话,径自转身远遁了。
我惊得一身冷汗,但依旧不服气道:“姑娘,尽管你武艺高强,但一个人在这荒山野岭还是不安全的。你应该知道,武功再高,也抵不过现代的科技。”
“哼!”少女有点无语了。
我依旧没有离开的意思,继续道:“望帝城这种龙脉,即便女孩子也不可久居,这种地方,变数太大,几乎没有破解之法。”
少女听我这般说,心生好奇,起身道:“想不到,你也能够看得出这座龙脉?”
“瞧不起人了吧?”我见她说话,心说,只要你肯开口说话就好了。
少女喃喃道:“也难怪,这荒山野岭的,谁会来这种地方,能来的怕都是道上的人。”
“道上的人?什么道?”我不解,还以为她在说什么秘密组织呢。
“能看透这座龙脉的,不是一般人,别在我面前卖关子了。”少女有点生气道。
“姑娘,我只是对这一道感兴趣而已,并没有什么奢望,希望你不要误会。”我知道,女孩这是把我看作摸金校尉来巡山了。
“如果仅仅是兴趣——”少女说到这里,走到我身边,盯着我的眼睛,继而幽幽道,“没有奢望最好,聪明的人最好把自己的聪明用到正道上,违法犯罪的事,最好还是别做。”
我见她这般,心里郁闷,暗说,这就开始教训我了?于是,也不甘示弱道:“你的这些话,我也想用在你身上。”
“哼!”少女觉得,要是有人把她刚才说的话用在自己身上,那是对她的莫大侮辱,于是,转身离去了。
我们第二次相遇是在“望帝城”东南的一座龙脉上。其实,自打“望帝城”邂逅,我总会隔三差五地到这个地方走一遭,让我失望的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甚至都未能够打听到少女的芳名,不过,凭着感觉猜测,少女很有可能是师大的学生。而师大又在望帝城的东南方位,于是我有些失魂落魄地朝东南方向走去。前方的山路就坎坷不平了,以至于看不到什么山路了。也难怪,望帝城幽冷得让人望而却步,又有哪个疯子会越过望帝城继续朝深山里走去呢?
我这个疯子,原本是要看看山道龙脉的,不过,此刻,我的第一目的已经不在此了。然而,你越是忽略什么,往往又会出现什么,而忽略的东西的出现,往往也会带来真正想找寻的,也就是说,会给你带来好运。
我看到了书上记载的难得一见的风水格局,这道风水格局,前有望,后有靠,九道瀑布好似九龙取水,把山丘分割得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
“这就是传说中的‘九龙罩玉莲’?”我突然感觉到兴奋不已,跟自己说,“也许,那个少女只是一个幻觉,一场梦境,她的出现,冥冥之中,就是在指引着我来此处寻到这样的风水宝地。”
不过,在我走近时,又不免生出遗憾。山上这九条瀑布,虽说不多一条也不少一条,却没有很大的水流量。
九在个位数中最大,有至尊之隐义;发音也同久,有永恒之意,一向被视为最吉祥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应了。只是,瀑布的水流小了,也就不叫龙了,那是蛇。这种风水宝穴,还有个别称作“洛神辇”,按书中所说,最适合的就是在这种地方安葬女性,如果安葬了男子,其家族就要倒大霉了。
如果墓室地宫前殿的地面上,有一道小小的喷泉水池,泉眼中一直呼呼地冒着水。那么这个小喷泉,就是俗称的棺材涌。在风水位的墓中,如果能有这么一个泉眼,那真是极品了。这是罕见的内藏眢,穴中有个泉眼,且这泉眼的水流永远是那么大,不会溢出来,也不会干涸,那这穴在风水上便有器储之象。其源自天,若水之波,这种内藏眢极适合埋葬女子,子孙必受其荫福。
能遇到“洛神辇”已经不错了,我试图找到这座龙脉的泉眼。泉眼倒是不少,九条瀑布落水的中心地带就是一个大泉眼,地下的水向上涌动,瀑布的水自高而下,交汇在一起,又沿着溪涧流出。只是,构成器储之象的泉眼,实在是不好找。而如果找到了这个泉眼,设若在古代,将这样一个风水格局卖给帝王将相,足以卖个大价钱,即便是风水学并不盛行的现当代,也会有富豪愿意出大价钱买这样的风水宝地的。当然,我是不准备拿这样的地方做买卖的,我还有别样的意图。
一道热腾腾的水汽自一处山涧中冒出来,我走近一看,正是我要找的泉眼——器储之象,天泉之眼。
我双手合十,顿觉血脉奔涌如电,哈哈大笑道:“阿弥陀佛,终于找到你了。”
“哼!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可不是你这般德性。”正当得意之际,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这个声音有点熟悉,难道是她?她来了?
“果然是你,”我难以掩饰方才的喜悦,“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运气还不错,当一个人运气好的时候,总是福有双至的,我热烈地希望到来的好事总是一起到来。”
少女轻笑道:“你能找到这里,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呢!我还是要重复我先前说过的话,聪明的人最好把自己的聪明用到正道上,违法犯罪的事,最好还是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