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本草堂药田的一系列检测带来些许麻烦,好在,一切仍在控制范围内,经过一番整改,农园的生产节奏恢复正常,而且,第一批次的药材距离收获日也逐渐近了。
立秋卯时,七辆印着本草堂标识的冷藏车鱼贯驶入千梓农园。
满载长春花的货箱在扫码仪下泛着青绿冷光,茎叶间未晞的晨露折射出环形光谱——这是活性成分达标的特征之一。
金属传送带与陶土晒场的交界处,几片折断的花瓣随风卷起,恰巧落在央媒镜头前,被早间新闻赋予了"国产药复兴的金箔"这般诗意的注脚。
梓馨站在花田边,看着满载药材的货车缓缓驶出园区。她低头看了眼腕表——06:47,比原定交付时间提前了十三分钟。
远处,徐曼妮和林雨墨正站在仓库门口调试设备。
“你们这是……准备直播?”梓馨走近时,徐曼妮迅速合上笔记本,却掩饰不住嘴角的兴奋。
“不是直播,是给《财经时报》拍专访素材。”林雨墨笑着解释,“刚才那条‘国产长春花原料成本创新低’的热搜,可是你家农园带起来的。”
“哎呀...这下子我也出名啦!”梓馨又笑出来,“等出镜的时候,我得打扮得好看点才行。”
三天后,本草堂制药车间。
机械臂抓取的原料从干枯藤蔓变为鲜翠欲滴的长春花茎,冻干机显示屏上的曲线陡然攀升,兰英素结晶速率比预期快了17.3%。质检仪器的蜂鸣声在空调气流中震颤,成药的所有测试数据与质量认证手册上的标准图谱严丝合缝。
市立医院,西药房。
随着本草堂的药物供应恢复,钢制货架上,首批到货的兰英素注射液排列如仪仗队,淡蓝标签上的医保编码尚未录入系统,已有值夜护士在玻璃门外来回张望,这批药物的价格只有诺和制药的三分之一,大量病患早已预约订购。
窗外,初秋的阳光穿透玻璃,在药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几片黄叶风卷起又落下,像某种无声的见证。
回到农园,专题报道还在继续。
徐曼妮将直播镜头对准农园晾晒场翻涌的花浪时,九月中旬采收的长春花朵在竹匾上铺就金毯,花蕊间渗出的汁液在4K镜头下凝成星芒。
"这是兰英素转化的最后窗口期,目前的采摘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徐曼妮的解说词随秋风散入花海,观看量突破百万那刻,实时弹幕如春溪奔涌:【电视里千梓负责人梓馨是真人啊,颜值真高!】、【本草堂是我老家的企业】、【已转发到病友群】。
负责摄影的林雨墨瞥见徐曼妮耳后的碎发被风吹乱,他伸手调整云台,将逆光角度调到最显温柔的45度。
午间新闻,《财经时报》的演播室。
梓馨坐在镜头前,身后则是千梓农园的长春花影像,她语气温和却坚定,“我对国产药的未来很乐观,救命药不该被资本绑架,我们未来的目标是把国产药的成本压到跨国药企的五分之一……"。
画面切换,播音员的声音旁白响起:“近日,专业团队在千梓农园的检测结果显示,这批长春花的长春碱纯度达到95.7%,完全符合行业标准。”
弹幕飞速滚动:【国产药真的发展起来了!】、【感谢千梓农园,终于不用为救命药发愁了】
当晚,庆功宴摆在晾农园东头的古樟树下,陈皮酒香与残存的花汁气息纠缠上升。
梓馨被药农们灌了三杯自酿的紫杉果酒,正倚着水培柱傻笑。徐曼妮的直播回放投射在玻璃穹顶,弹幕流星般划过星空,有颗特别亮的"感谢"被杨敏做成全息投影,悬在百年母树的树冠上熠熠生辉。
"下周该给药农们涨工资了。"梓馨晃着空酒杯,"得再招三十个懂生态种植的应届生……"她醉醺醺的尾音消散在夜风里。
而三百公里外的诺和总部,中华区总监刘潇的酒杯突然发出碰撞脆响——监控屏显示本草堂的兰英素已经迅速占据华东地区53%的医院采购份额。
很明显,这组数据对诺和制药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