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令人振奋的时刻,当改革方案以压倒性的72%支持率获得通过,整个校园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食堂的玻璃窗上,学生们用彩笔绘制的笑脸图案贴得满满当当,仿佛在为这个胜利的时刻增添一抹亮色。
陈大胖站在公告栏前,目光在那张标志着“学生膳食委员会成立”的红头文件上游走,然而,他注意到本应与之同步更新的采购清单却迟迟未见公示。
“周副校长提到财务流程复杂,需要时间处理。” 食堂经理在打菜窗口后,眼神闪烁,似乎在回避着什么。
陈大胖紧紧攥着叶知秋连夜整理的审计报告,报告上“周氏餐饮有限公司”的公章异常显眼,他昨天在工商局官网比对了二十分钟,终于发现了公章边缘多出的两道锯齿纹,这明显与正规公章不符。
“我们去仓库看看。” 陈大胖拉着叶知秋的袖口,但在拐角处,他们意外地撞见了周副校长,他正将一摞文件急匆匆地塞进碎纸机。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斑驳地照在文件的边缘,露出了“食材质检报告”的字样,以及那个歪扭的仿造公章。
经过一番努力,食材仓库的铁门终于在撬棍下发出了一声哀鸣。
陈大胖举着手机电筒照向货架,发现腐坏的土豆散发着难闻的酸臭味,而标有“有机蔬菜”的纸箱里,菜叶上还残留着廉价化肥的结晶。
叶知秋突然蹲下,捡起角落里的一张送货单,她发现:“供货日期比合同早了三天,这明显是倒签文件。”
她的手指轻轻划过单据上的签名,突然抬头,语气中带着惊讶:“这是食堂大叔的字迹!” 陈大胖回忆起第一天被挑衅时,那油腻围裙上绣着的“周”字绣纹,与铜勺柄上的刻痕惊人地相似。
手机在掌心震动,供应商发来的消息让他瞳孔骤缩:“周副校长威胁我们,谁接单就去教育局举报。”
汉服社活动室的缝纫机昼夜不停地运转,叶知秋在晨光爬上她熬红的眼睛时,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片绣着麦穗的布料。
她抖开刚做好的餐券,素白的缎面上用金线绣着“以食为天”,“周副校长卡着经费,但我们可以自己创造流通货币。”
陈大胖抱着装满餐券的竹篮,突然注意到叶知秋的汉服袖口因剪布料不慎而磨出了毛边。
校外菜农接过餐券时,粗糙的手掌轻抚过绣纹:“闺女这针脚,比我家婆娘还细致。” 当第一车新鲜菠菜运进学校,食堂门口排起的长队里,有人偷偷塞给陈大胖一包辣条:“加油啊,我们等着吃像样的午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