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四月初的长白山区,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还能看到背阴的山坡上残留的积雪。
上了火车,在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旁边找到了一个空座。我心烦意乱,没有心情关注身边的美女,身体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因为在家里睡了一下午,在火车上我怎么也睡不着,睡不着便胡思乱想。我觉得老天爷对我太不公平,我和江海燕共同生活了二十年,虽然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短暂的甜蜜日子,可是在后来的十几年里却像在噩梦中一样,这个噩梦持续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我和春花共同生活了四个月,这四个月就像一个甜蜜的梦,然而这个美梦却这么短。噩梦也好,美梦也罢,现在都已成为过眼云烟,我又要面对一个新的开始。不知道前面等待我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
在火车到达长春站之前,我拿出春花送给我的食品,里面仍然和以前一样,四只鸡腿,一小袋花生米,两罐啤酒,还有几个酥饼。我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想着春花。她就像一个甘愿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宗教圣徒,让人敬佩。虽然我们已经不再是夫妻,可我出门她还是想着给我带上这些东西。火车快到长春站之前我吃光了春花送给我的食物。
在长春下车之后,才六点来钟,离政府机关开门办公还有两个多小时。我想,现在邱月也许正在给老公和孩子做早饭,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打扰她,所以也没给她打电话。没有地方去,我来到火车站的候车室找个空位坐下。然后问前后左右的旅客,谁是长春人。有个旅客说他是长春人,我向他打听人才市场的位置。那个旅客告诉我,长春有两个人市场,一个是吉林省人才市场,一个是长春市人才市场。他热心地告诉了我两个人才市场的位置。八点来钟,我离开火车站,去人才市场。结果,不管是在省人才市场还是在市人才市场,都使我大失所望。有些适合我的工作岗位,人家都不要我这么大年纪的,有些年龄限制比较宽松的工作岗位,我的专业又不对口,折腾了一上午,我也没有找到工作。
从长春市人才市场出来,已经快到中午。这时我想起了临行时春花交待的事情——让我找邱月,再求她哥哥找一个适合夏天干的项目,除了这件事之外,找工作的事也得求邱月帮忙。于是我又来到《关东文摘》杂志社。
在邱月的办公室门外,我敲了几下门,听到里面的人让我进去,我推开了门,小师妹陶春华先看到了我,非常热情地喊到:“谷师兄来了!”
这时邱月抬起头来,看到我,她显得很惊讶,问:“你来长春怎么没先打个招呼?”
“我这次是来找工作的,本来没想打扰你。”我说。
“你那个蜂窝煤厂怎么了,你出来找工作?”邱月不解地问。
“一言难尽!”我叹口气说。“现在我又是光棍了,厂子就像你以前说的那样,只保留了股份,让别人经营。”
“发生了什么事?”邱月问。
我把最近发生的事对邱月说了一遍。
听我讲完,邱月说:“你脑子没毛病吧?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你这样发扬风格的!为了成全别人,不仅主动把老婆让了出去,还把自己的厂子也让了出去,自己出来找工作!”
我说:“你以为我愿意发扬这样的风格?我也是没有办法!哪个男人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婆心里总是牵挂着别人?另外她前夫的处境也实在是让人同情。”
“说你脑子有毛病,你还振振有词!”邱月说。“不管怎么说,现在像你这样傻的人不多了。”
“我看谷师兄一点儿也不傻。”陶春华说。“他是宁肯牺牲自己的幸福,也不让嫂子夹在中间为难,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现在像谷师兄这么好的人太难找了。”
“我说他傻,你还夸他,你要是觉得他不傻,你就嫁给他吧,正好他现在又是光棍了。”邱月说。
陶春华立刻羞红了脸,拿起桌上的一本杂志,在邱月的手上拍了一下,“人家说的是正经话,你却取笑人家。”
邱月看看陶春华,笑了起来,“我说的也是正经话。”
“人家不跟你说了。”说完陶春华继续埋头工作。
邱月见陶春华不理她了,转过头问我:“你找到工作没有?”
“省人才市场和市人才市场我都去了,也没有找到工作。我在两个人才市场都登了记,留了两个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有一个是你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回音,我不能在这里傻等。就算能有回音,也不能肯定人家就会录用我。这么远的路,回来跑,我折腾不起。我来找你,就是想拜托你,万一人才市场有消息,你先去看看。我把毕业证和这本作品剪报留在你这里,应聘时也许能用得上。如果用人单位有诚意,你再通知我,我再过来。一会儿我再写个简历,你替我打印几份。需要时麻烦你替我交给用人单位。”
邱月接过了我递过去的东西,说道:“你放心吧,别人的事我可以不管,你的事我一定会放在心上。”
这时陶春华抬起头来,说:“我们这里有电脑和打印机,下午我替你打印简历,不过你还得准备几张照片。”
“谢谢你,小师妹。”我非常感激地对陶春华说。“只是我没准备照片。”
“我有办法。”小师妹说。“我的电脑有摄像头。你坐到我位置,我用摄像头给你拍一张。”
说完小师妹站起来让出她的位置。我坐在她的位置上,她用电脑给我拍了一张标准照。
拍照完了,我急忙说道:“谢谢小师妹。”
“不客气。”陶春华说。“师兄,把你的作品剪报借给我看看可以吗?”
“只不过是些豆腐块文章,愿意看你就拿去看。”说着我把放在邱月办公桌上的作品剪报拿起来送到陶春华面前。
陶春华非常高兴地接了过去,然后问道:“你上次来时说过,要把日记本借我看,你带来了吗?”
“你不说我倒忘了,我带来了。”说完我拿出日记本,放在陶春华面前。
“师兄真是言而有信的君子。”陶春华又高兴地接了过去,急忙翻开,看了起来。
“没想到我和她这么快就结束了,现在给你看这本日记对你写作也没有什么借鉴意义了。”
“那可不一定!”陶春华说。“有的人活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有的人一天的经历就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
“你师兄从他八个月前第一次离婚离开江城回到东北,这几个月的经历足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邱月说。
“其中是不是也应该包括你们之间发生的事?”陶春华说。“如果写出来会更精彩。”
“我和他之间有什么好写的?”邱月说。
“有什么你自己最清楚,我就不说了。”陶春华说。
“我和他之间再好,也不如他对你好。”邱月反击道。“大老远的把他的日记本带来借给你看,我认识他这么多年,他也没让我看过他的日记。”
“我的日记里也没有什么秘密,你想看,等她看完了,你也可以看。”接着我问邱月,“年前咱们看的那个门市房租出去没有?”
“这都过去几个月了,人家还不租出去?”邱月说。“怎么,你还想开书店?”
“如果找不到工作,我只能自己干点什么。”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春花的嘱托,说道:“春花让我求你问问你哥哥能不能再帮她找个适合夏天干的项目,这样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夏天就不用给工人放假了。”
“你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替别人操心!”邱月说。“我这就给你打电话问问。”邱月拨通了她哥哥的电话。他哥哥说他要到资料室找找看,如果找到了再给她打电话。
打完电话,邱月给我找来了纸笔,说道:“你不是要写简历吗,赶紧写吧,让你的小师妹给打印出来。”
我写好简历之后交给了陶春华,说:“小师妹,有劳你了。”
陶春华正在看我的日记,听我说话,抬起头来看看我,微微一笑,说:“不客气。”然后接过我的简历草稿。
邱月对我说:“本应该我来给你打印,可是这几天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只能让你的小师妹代劳了。”
“你这病不能再拖了,找个时间到我们那里去一趟,找我的朋友给你治一治。”我说。“他家是中医世家,擅长治疗各种骨病。”
“我真受够了,五一长假我争取过去。”邱月说。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邱月的哥哥打来电话,说找到一份内部交流材料,里面介绍了一个项目很适合我,他复印了一份。邱月回电话说,下午她带我去取。然后月带我出去吃午饭,也叫上了陶春华。陶春华高兴地说:“师兄,以后你一定要经常来。”
我困惑地看看她,问:“为什么?”
“你来了我可以借光下馆子。”陶春华笑嘻嘻地说。
“我看是为了经常能看到你师兄吧。”邱月取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