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山,云州境内仅次于天湖山的第二大山脉。传说在远古时期,一头五色彩凤从天而降,在此地化作山峦,因而得名"彩凤山"。后来,当人们发现这座山在落日时分呈现出平林漠漠、烟霞如织的绝美景象时,便将其改称为更富诗意的"青林山"。然而自从凌云宗在此开宗立派后,这座仙山便成了寻常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禁地。
青林山方圆几百里,大大小小的山峰星罗棋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主峰"日冠峰"。这座山峰不仅高耸入云,而且山势险峻异常,从山脚到峰顶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可通。凌云宗将总堂设在此处后,更是在这条必经之路上设置了十八道明暗哨卡,层层设防,固若金汤。即便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想要悄无声息地潜入峰顶也是难如登天。
日冠峰的奇特之处不仅在于其险要的地势,更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峰顶常年云雾缭绕,远远望去宛如一顶璀璨的日冠,故而得名。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将整座山峰映照得金光闪闪,宛如仙境。凌云宗的开山祖师吕道宗正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才选择在此建立宗门。
除了主峰日冠峰外,青林山脉还分布着十几座各具特色的山峰。东侧的"揽月峰"形如弯月,每逢十五月圆之夜,峰顶仿佛伸手可摘明月;西面的"听涛峰"则因山间松涛阵阵而得名;南麓的"飞霞峰"在雨后常常出现七彩飞霞的奇观。这些山峰无一例外都被凌云宗的各个分堂占据,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凌云宗在青林山的经营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在各峰之间修建了隐秘的栈道和索桥,既方便内部人员往来,又能在必要时迅速调集人手。山中还开凿了多处密室和藏经洞,用来存放宗门的重要典籍和珍宝。在最险要的几处山峰上,还设有机关暗道,外人一旦误入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青林山的生态环境也因凌云宗的存在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宗门弟子在山中种植了大量珍稀药材,驯养了一些灵禽异兽。这些生物经过多年繁衍,已经与山中的原生种群融为一体。行走在山间,能看到羽毛艳丽的灵鸟在树梢跳跃,或是闻到阵阵药香随风飘来。不过,这些看似祥和的景象背后,往往暗藏着凌云宗布置的警戒阵法。
青林山的水系也颇具特色。山中溪流纵横,最终汇聚成一条名为"玉带河"的山涧,环绕主峰流淌。凌云宗在河上修建了七座风格各异的石桥,分别以“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北斗七星命名。这些桥梁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暗合某种玄妙的阵法布局。在特定时辰走过这七座桥,能够感受到天地灵气的奇妙变化。
对于武林中人来说,青林山最令人向往的莫过于凌云宗的藏经阁。这座五层高的楼阁建在主峰后山的一处悬崖上,三面环崖,只有一条铁索桥与之相连。阁中收藏着凌云宗数百年来积累的武学典籍,其中不乏一些失传已久的绝世武功。不过想要进入藏经阁,不仅要通过重重考验,还必须得到宗主的手令。
近年来,随着凌云宗的声望日隆,青林山也越发神秘莫测。有人说在山中见过御剑飞行的仙人,也有人说深夜时分能听到峰顶传来悠扬的钟声。更离奇的是,有樵夫声称在暴雨过后,看到日冠峰顶浮现出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虚影。这些传闻当然是真的。对于很少有人知晓的凡人来说,这些传闻也确实为青林山增添了几分仙家气象。
作为云州第二大山脉,青林山与排名第一的天湖山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却又各具特色。天湖山以山顶的天池闻名,而青林山则以险峻奇秀著称。两山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云州最壮丽的自然景观。
吴道之将许洪隐带到凌云宗,跟他说道:“凌云宗每年都要招收多批学员,这些学员并不是都可以通过考核而成为凌云宗的门生。没有通过考核的会领十两银子作为遣返费被遣返回去,留下来的,会根据成绩优劣,分别进凌云宗的内宗和外宗。算了,这些,目前,你不需要知道这么多。后期,自然而然就都知道了。我想跟你说的是,你不要对自己能否通过成绩考核而忧心,放心,你的骨骼清奇,仙途不可限量,接下来的考试,对于你来说,就是走个过场而已。记住,明面上的规则还是要遵守的,过场还是要走的。好了,为师先回我的千药园了,你先过去跟着大部队,等你们考核结束,就过来把你带过去,教你仙法。”
吴道之说完就离开了。许洪隐跟在队伍后面,眼睛不住地打量着四周。山间的雾气缭绕,将远处的景色遮掩得若隐若现,只能依稀看到几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在云端。脚下的石阶蜿蜒向上,每一块石头都被磨得光滑发亮,显然不知有多少人曾走过这条路。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带着草木的清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前面的队伍忽然停了下来,许洪隐差点撞上前面的孩子。他踮起脚尖,想看看前面发生了什么,却只听到一声豪爽的笑声传来:“黄老弟,怎么才到?可比预定时间晚了两天。”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显然是个练家子。许洪隐心中一紧,悄悄从人缝中望去,只见一位红脸汉子站在前方,身材魁梧,腰间挂着一块碧绿的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听人耳语说,这被叫做黄老弟的就是黄护法。黄护法站在人群前,一改路上的跋扈神色,脸上堆满了笑容,恭敬地向那红脸汉子施了一礼:“云堂主,路上耽搁了些时间,劳烦您老费心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讨好,与之前对待孩子们的态度截然不同。许洪隐心中暗想,这位云堂主在门中的地位定然不低,否则黄护法也不会如此恭敬。
云堂主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队伍中的孩子们,眼神锐利如鹰隼。许洪隐被他目光一扫,顿时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连忙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这是第几批送到山上的弟子了?”云堂主问道。
“第十五批人了。”黄护法回答。
“嗯。”云堂主沉吟片刻,挥了挥手,“送到清客院,让他们好好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就开始选拔合格弟子。没过关的,及早让他们下山,免得犯了山上的规矩。”
“遵命,云堂主。”黄护法躬身应道,随后转身对孩子们说道:“都跟上,别掉队!”
队伍继续前行,许洪隐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偷偷回头看了一眼云堂主,只见他负手而立,目光深远,似乎在看什么遥远的地方。许洪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同时也对明天的选拔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走在上山的石阶上,所有的小孩都兴奋不已,但没有人敢大声说话。虽然众人年纪都不大,却都知道这里就是决定自己未来的地方。许洪隐听到身旁的孩子小声嘀咕:“听说只要能通过选拔,就能成为内门弟子,学习高深的武功。”另一个孩子接话道:“我爹说,要是能进内门,以后就不用愁吃穿了。”许洪隐默默听着,心中却想起了方才吴道之跟自己说的话,有点欣喜,又有点愧怍,更多的是困惑不解。
山路越来越陡,雾气也越来越浓。许洪隐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咬牙坚持着,不肯落后。忽然,前方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紧接着,一座古朴的院落出现在众人眼前。院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清客院”三个大字,笔力雄浑,气势非凡。
黄护法停下脚步,转身对孩子们说道:“今晚你们就住在这里,记住,不要乱跑,不要喧哗,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他的语气严厉,眼神中带着警告。孩子们纷纷点头,不敢多言。
许洪隐跟着队伍走进清客院,发现院内布置简洁,却处处透着精致。院子里种着几株古松,树下摆着石桌石凳,显得清幽雅致。几名穿着灰色长袍的弟子正在打扫,见到他们进来,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黄护法将孩子们带到一间大屋前,说道:“今晚你们就睡在这里,两人一张床,自己找伴儿。”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似乎不愿多待一刻。
许洪隐和另一个瘦小的男孩分到了一张床。那男孩怯生生地看了他一眼,小声说道:“我叫小六,你呢?”
“许洪隐。”他回答道,声音同样很低。
小六似乎松了口气,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我有点害怕,明天就要选拔了,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许洪隐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尽力就好。”
夜幕降临,清客院里渐渐安静下来。许洪隐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听着身旁小六均匀的呼吸声,思绪却飘到了远方。他想起了村里的老槐树,想起了家中其乐融融的画面,想起了母亲做的热腾腾的馒头,还想起了淮州南都书院的顾老夫子和同窗小伙伴。
“我一定要凭借自己的真本事通过选拔。”他在心中默念着,不知不觉间,眼皮越来越沉,终于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院子里就响起了急促的钟鼓声。许洪隐猛地惊醒,发现小六已经坐了起来,正手忙脚乱地穿衣服。“快起来,要集合了!”小六催促道。
许洪隐迅速穿好衣服,随小六推门而出。清晨的山间雾气缭绕,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黄护法站在院中,依旧是那副和善的面容,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严肃。他扫视了一圈陆续从房中走出的少年们,微微点头道:“今日是你们正式入门的第一课,都打起精神来。”
众人跟随黄护法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下走去。路上,偶尔有身穿青缎衣的弟子匆匆而过,腰间或挎刀,或佩剑,步履轻盈,显然都是身手不凡之人。许洪隐暗自观察,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他注意到,这些弟子见到黄护法时,都会恭敬地行礼,而黄护法也总是微笑着点头回应,偶尔还会寒暄几句。看来,这位黄护法在门内的地位和人缘确实不错。
不多时,众人来到山下的一片竹林前。这片竹林郁郁葱葱,竹叶在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竹林前的空地上,昨日见过的云堂主正负手而立,身旁还站着几位陌生的年轻人。云堂主身形挺拔,面容冷峻,目光如电,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他身旁的几位年轻人则神态各异,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则神情严肃,但无一例外,眼神中都透着锐利的光芒。
黄护法上前几步,拱手道:“云堂主,人已带到。”
云堂主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许洪隐等人,淡淡道:“今日是你们入门的第一课,也是考验你们资质和心性的开始。”他的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在场的少年们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这片竹林,名为‘试心林’,”云堂主继续说道,“林中布有机关阵法,你们需在一炷香的时间内穿过竹林,到达另一端的空地。途中不得使用任何兵器,全凭自己的身手和天赋。”
许洪隐心中一凛,暗自握紧了拳头。他回想起昨晚的梦境,梦中自己身怀绝世武功,威风凛凛。如今,真正的考验就在眼前,他能否像梦中那样展现出过人的实力?
云堂主一挥手,身旁的年轻人点燃了一炷香,插在了空地中央的香炉中。袅袅青烟升起,宣告着考验的开始。
“开始!”
随着云堂主的一声令下,少年们纷纷冲入竹林。许洪隐深吸一口气,也紧随其后。一进入竹林,他便感到周围的景象骤然一变。原本清晰的路径变得模糊不清,竹子的排列似乎也在不断变化,让人难以辨别方向。
“果然是阵法!”许洪隐心中暗道。他放慢脚步,仔细观察四周。竹叶的沙沙声仿佛变成了某种节奏,他凝神倾听,试图从中找到规律。
突然,脚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许洪隐本能地向旁边一跃,一根竹竿从地面猛然弹起,擦着他的衣角掠过。他额头渗出冷汗,心中庆幸自己的反应及时。
“不能慌,要冷静。”他对自己说道。
许洪隐注意到,竹林中有些地方的竹子排列较为稀疏,而有些地方则密不透风。他尝试着沿着稀疏的路径前进,果然避开了几处隐蔽的陷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香炉中的香已燃去了大半。许洪隐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的眼神却越发坚定。终于,在绕过一片密集的竹丛后,他看到了前方透出的亮光。
“到了!”他心中一喜,加快脚步冲出了竹林。
空地上,已有几位少年先一步到达,正坐在地上喘息。小六竟然也在其列。许洪隐长舒一口气,回头望了一眼幽深的竹林,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云堂主站在空地中央,目光扫过陆续到达的少年们,脸上依旧没有多余的表情。待最后一炷香燃尽,他才开口道:“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的人,淘汰。”
许洪隐心中一紧,转头看向竹林的方向。果然,还有几位少年未能及时走出,此刻正垂头丧气地站在竹林边缘。
“通过考验的人,随我来。”云堂主说完,转身向竹林另一侧走去。
黄护法走到许洪隐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不错。”
许洪隐咧嘴一笑,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日子里,许洪隐和其他通过考验的少年们开始了正式的修炼。他们每天天未亮便起床,练习基本功,学习门规和武学心法。黄护法时常会来看望他们,偶尔还会指点一二。
一天傍晚,许洪隐独自坐在山崖边,望着远处的落日发呆。黄护法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后,轻声问道:“在想什么?”
许洪隐回过神来,挠了挠头道:“我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像您和云堂主那样厉害。”
黄护法哈哈一笑,在他身旁坐下,道:“仙道一途,贵在坚持。只要你肯下苦功,终有一日会有所成就。”
许洪隐感激地回应道:“谢谢黄护法的鼓励和教诲。”
黄护法忽然一改笑容,跟许洪隐悄声问道:“许洪隐,你是不是吴道之吴大夫带过来的?”
许洪隐点头应道:“嗯,是的,黄护法。”
黄护法接着问道:“他跟你是亲戚吗?”
许洪隐道:“不是。”
黄护法又问道:“他是怎么把你带来的?”
许洪隐知道,黄护法的言外之意是怎么跟吴道之认识的。于是,把在桃花峪救助受重伤的吴道之以及吴道之赠药并带自己回青林山这些经过一五一十地跟黄护法说了。没想到黄护法压低声音跟许洪隐道:“许洪隐,师兄看你也是个方方正正的少年,不过,师兄今天要跟你说,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吴道之这个人,你要当心。”
黄护法说到这里,就转移了话题,道:“我们这里的测验很快就要结束了,接下来会有别的师兄带领你们进行下一轮的测验。”
他说完之后,像是怕被人给发现一样,匆匆离开了许洪隐。警觉的许洪隐也像是发现了什么,他好像看到有一双眼睛正朝这里张望,不由得心头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