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在第二次伐彭所带的兵力不多,二万余人,不到三万,比第一次伐彭少;然而,他带去了一大批来自北方商国的工匠,以木匠为主,且整支军队携带了大量的木料。”
“木匠?木料?”维齐问白熊。
白熊说:
“在第一次伐彭的时候,商王(帝辛)的军队只有钩援、攻城锤等轻型攻城械具,皆因商军的大型攻城器械面对彭国境内的连绵崎岖山路运不进来;在商王第二次伐彭,围城的第一天,来自北方商国的工匠们就开始日夜赶工,为商军的攻城赶制轒輼车与冲车。”
轒輼车,主要用于掩护士兵接近城墙并执行工程作业,如填平壕沟、挖掘地道或破坏城墙地基。其车体覆生牛皮或木板,顶部呈尖形以抵御落石,内部可容纳10到15人,士兵可在车体掩护下进行土工作业。轒輼车适用于长期围城战,通过持续土工作业削弱城墙稳定性,属“工程防护车”。
冲车,核心功能是直接破坏城墙或城门,车体搭载巨型金属制撞锤(青铜),通过反复撞击瓦解防御设施。部分冲车顶部设有木制或金属护甲(青铜),可抵御火攻或箭矢,其用于快速突破城防,常见于集中火力的攻坚战,属“破城突击车”。
白熊继续说道:
“在彭都城外的起伏群山里,隐藏着庸王的探子,探子们侥幸躲过了商兵的纵火烧山林,亦目睹了商国工匠们在彭都外围赶制轒輼车、冲车。探子们星夜不停地赶往西边的庸国方城山报信。”
“彭人与庸人联姻百年,彭人在庸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得知商军此次伐彭准备充分,庸国朝野上下倾向于尽快发兵救援彭人,而庸王以及少数大臣(柯彬)倾向于等待,等待元老加图、王子葵东出使褒人军营的结果……至于结果,您已知道了,庸王等来了重大军情:统帅阑疾以夜袭战术大破褒军。”
“庸王以元老柯彬替换世子阑疾镇守关垭防线后,立即筹备救援彭国之军事行动。那一年,整个方城山都动员起来了,属于亲彭势力的庸国将士几乎都参与了那一年对彭都的救援,包括当年的三王子无忌,他身上流着彭国王族的血,他原本是世子阑疾的潜在政敌。”
巴人维齐道:“阑疾有没有参战?”
“没有,他被庸王勒令面壁思过。罪过是不顾元老加图生命安危轻举妄动,以及,不念与葵东王子之手足之情。”
维齐追问:“那一战如何?”
故事佬白熊道:
“庸王(大麇)亲率五千甲士夜袭商军,意图复制一年前的大胜。子夜时分,火焰映红夜空如巨兽吐息,熟悉地形的庸人如猫头鹰扑向商人。然而,吃过大亏的商王(帝辛)早有防备,商人军营纵横密布的防火沟灌满了泥浆,奴隶们持抱陶罐列阵泼水,一张张冷水浸泡的生牛皮被迎战的商兵从一个个露天大陶缸中揪出,庸人燃起的火势很快窒息……火攻失败的庸王率领部众发起硬碰硬的强攻,双方的青铜戈戟在满天火把下翻飞,庸人三王子无忌之犀皮护甲,被商人的凌乱箭镞贯穿,大混战从子夜持续至破晓……”
“天亮时分,救援失败的庸王带着残兵败将,徐徐西撤方城山;被打得灰头土脸的商人放弃追击,他们兵力占优却不熟悉庸国地形,商王严令禁止所有人冒险西进……朝阳如血浸透汉水,房陵谷地的夯土城垣在晨曦中龟裂……简易担架上的三王子无忌遗体,被4名混有彭人血统的年轻庸人贵族抬回庸国方城山;更多的,是庸王战败遗留在彭国战场之庸兵遗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