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拿出一份资料递过来,资料的旁边用签字笔写了联系人和电话号码,从这串数字的长短看,不是手机号,是座机号,小何接过资料,往旁边的柜子上一放,就像没看见这个人一样,那意思是,你可以走了,看样子,那人本来是想递一张名片给小何的,但看到小何这样熟练的处理,名片也就没有出手,真的就走了。
胡问答觉得那人挺敬业的,不是说周五效果不好么,人家还在跑,不过,效果确实不好,也就是送个资料,但也是有意义的,看来,做业务还真的不在于时间,运气的成分更大。
漫长的周五下午终于结束,该下班了,大家各自回家,当然,有人可能直接度周末去了,胡问答也不关心这事,那是他们的事。
回到寝室,胡问答快速的做完了该做的事,特别是包括吃晚饭,对于有事要干的人,吃饭挺碍事的。
吃完饭,胡问答稍微进行了一下思想斗争,晚上这碗要不要洗呢,洗的话,那不是耽搁时间么,再一想,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还是洗吧。
干完了事,胡问答进入规定动作,反正每天都是这样,就跟计算机执行程序一个样,先是打开电脑读《话来》,他心里是想早点睡,昨天的梦太短了,今天得把问题问完。
八点半,胡问答上床了,他是想早点进入梦乡,不承想,太早了,在床上好像比在地上更精神,胡问答也不辜负这段床上时光,有时候,在床上思考问题比在地上思考问题有不一样的结果。
他甚至在想,如果喝点酒应该能早一点入睡,不过,胡问答又在想,这个喝了酒搞穿越,会不会穿错了,要是穿越回现代,那就见不到微悟先生了,思考终归是思考,睡觉还是要的,胡问答终于进入了梦乡。
又见亭子,又见微悟先生,胡问答直接问:“微悟先生,在下有一事不解。”
微悟应该是知道胡问答还在纠缠上次的话题,便伸出一只手指头,说道:“人治。”
胡问答:“正是,于官吏文人,当真以人治为之?于民则律法处之?”
是的,对于官员和知识分子,当真要用人治吗?对于百姓,是用法律更好吗?
微悟回答道:“律法乃兵戈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人治者,乃合于道之人治,畅行人治之时世,律法为辅,然此大同之世犹远矣。”
法律就像武器一样,一点不君子,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在社会不行了的情况下才使用法律,人治是指符合道德的人治,人治可以盛行的时代,法律只是辅助,现在离这样的天下大同还早呢。
胡问答一想,我们平时常听说拿起法律武器,好像没有听过拿起道德武器,那么,人治算不算武器呢,不管怎么说,大同社会一定是人治社会,这一点,胡问答似乎想明白了,大同社会,人们的思想已经大同,很多事情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只是现代人还达不到那个思想状态而已。
微悟向胡问答斜了一下身,更靠近胡问答,微悟说道:“大同者,大同心也,无大同心,无大同世,民不具大同心,唯行法治不可。
文人多有大同之志、之能,人治为本,法治为辅,先行人治,再行法治。”
要天下大同,就要有大同之心,没有大同心就没有大同世,多数民众没有能力具备大同心,就要讲法治。
知识分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具备大同心的能力,所以,对于知识分子,人治为本,法治为辅,要人治优先,再行法治。
胡问答一想,也确实是,民众一般不具备大同心,虽然这不是什么错,但这是事实,给大多数人讲道理常常不如一条法律管用,当然,道理还是要讲,法律始终要放在显眼处。
对于文人,有一些文人是具有大同心的,虽然在文人中,这个比例也不算高,但确实有,对于具有大同心的人,已经远远超出法律要求的底线,他们不需要法律,实际却始终在遵守法律,就像一台机器,精度达到0.001,检测规范要求达到0.01,那么,这规范等于没有。
胡问答再一想,之所以需要法律,就是因为有至少一个人没有大同心,以致于所有人都得讲法律。
嘿嘿,胡问答心里一笑,坏人推动了法律的发展,那么,坏人成了法律界人士的衣食父母,哇塞,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微悟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吟了一首诗来表达刚才的人治思想。
道德天下
人有各色,善恶两样,善人隐隐,恶人张张。
道有不测,悬于残阳,互斗昏昏,民心恍恍。
天子天官,内议协商,字句条条,约法章章。
法不识人,理在公堂,法条冰冰,桎梏凉凉。
依法治世,人之所向,守法尚尚,欢乐漾漾。
人治天下,至美景象,天下烨烨,旷世煌煌。
天下有各种人,有的善,有的恶,善人默默的施展善意,恶人总是那么嚣张。
道德在下滑,滑到了底线,天下混乱昏暗,人民不得安宁。
天子和重臣们一起讨论对策,一条条、一章章组成了法律。
法律不认识任何人,人们在公堂上依法论理,法律和法器显得严肃、冰冷。
法治社会,是人们所向往的,人们崇尚并遵守法律,天下就欢乐、和谐。
最令人向往的是人治天下,那才是最美好的社会,那才是人类最兴旺、最辉煌的时代。
胡问答心里还是对此表示同意,人治要靠自觉,做不到人治,就行法治,当今时代,在民众当中讲法治才是最合理的,否则民众听不懂、看不懂,民众必须得引导,但是,有人不听引导呢,那就法律上。
也许正因为这样,那诗里才有“天子天官,内议协商”,那个“内议”才是重点,这里不需要民主,其实是不需要大量的人来参与民主,“内议”说明内部有民主,从外部看,也许认为这不民主,有人治之嫌,刚才微悟说了,这里的人治是指符合道德的人治,人治实为道德治。
胡问答从这个“内议”又想到,其实,法律本身就有一个内的概念,法律要在其作用半径内才有效,法律的作用与军队的作用有相似之处,原则上,法律是对付国内,军队是对付国外。
严格来说,国际法不是法律,这是国家之间的协议,要有国家政权作支撑才叫法律,国际法没有这样的政权来作保障。
胡问答一阵深思,法律带给人的平等常常觉察不到的,如果没有法律,就得靠暴力来维持秩序,那么,暴力不够的人就只得以顺从来获得生存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带来的平等既是安慰弱者的,也是限制强者的。
这种平等既虚幻又现实,因为强者的暴力得到了法律的掩护,强者以另一种巧妙的、合法的手段得到了硬暴力才能获得的利益,对强者来说,这利益来得更方便,对弱者来说,维持住了基本的生存利益,并获得了额外的、虚拟的尊重,法律使强者和弱者都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