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扭转乾坤(5)
书名:小学校长 作者:止立言 本章字数:2490字 发布时间:2025-06-04

随后,我引导家长明晰具体做法。

我要求家长在日常与孩子的交谈中,紧密联系自身经历及生活实际,向孩子阐释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涵盖文凭、学历在社会各行业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切不可在孩子面前宣扬诸如 “读书无用论” 之类的负面言论。家长需以身作则,秉持勤奋工作、持续学习的态度,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家长要着力为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学习氛围与环境,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绩。应引导孩子与自身作比较,力求成为最好的自己。务必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与奖励。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定的目标需因人而异。既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又要正视其不足,切不可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给孩子定下不切实际的目标。

孩子作为学习的主体,才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也向学生们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要求他们要时常进行自我反思,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确立学习及人生目标;

要常常向榜样学习,汲取优秀者的经验;要经常与他人切磋交流,不断修正自身缺点与不足;

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我在全校学生中发起了 “我的目标与理想” 专题大讨论。

先后针对不同年级,依据其年龄特点,以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且声情并茂的口头语言,搭配丰富的肢体语言,并借助形象生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工具,将目标与理想的专题讲座打造成一场场精彩的故事分享会。

让学生们在饶有趣味的教育活动中,如沐春风,逐步关注目标与理想这一重要话题。

接着,我要求各班班主任每周开展目标与理想主题班会,通过讲故事、表演、观看视频、大讨论、写感想等多样化活动,让目标与理想的种子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长叶、开花。

此外,我还要求各学科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融入学习目标与理想前途的教育。

在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人生理想之初,确实引发了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事。许多孩子天真无邪,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陈校长,我的学习目标就是认识几个字,能看懂路牌,别进错厕所,不被骗就行。”

“陈校长,我就希望每次测验考试都能及格,免得被爸爸妈妈打骂。”

“陈校长,我打算初中毕业就回家耕田种地,或者外出打工赚钱娶老婆。”

“陈校长,我长大后想当保安员。只要长得高大健壮就行,学那么多知识干嘛?当保安员也不丢人,能为业主保平安呢!”

“陈校长,我觉得清洁工也是很好的职业,能自食其力,为大家营造舒适环境。为啥非得读名牌大学?要是人人都想干体面高薪的工作,那些脏活累活谁来做?到时候不就到处是垃圾了吗?您觉得清洁工需要学很多知识吗?”

……

孩子们如白纸般天真无邪的回答,既让人哭笑不得,又引人深思。

诚然,目标有大小之分,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然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与民族的未来。

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与主人翁,若在年少时便目光短浅、志向低下、不思进取,那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又何谈希望?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总理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孔子亦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毛主席更是豪情万丈:“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目标、理想与志向,决定着人生的广度、高度、厚度与深度。

人才,关乎祖国与民族的未来。若无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材,又怎能建设强大的祖国?

那么,导致孩子们缺乏远大理想与目标的根源究竟何在?答案其实不难找寻,正是封闭的环境,致使孩子们如同井底之蛙,视野受限。

此地四面环山,学生们只见山林,鲜少接触外界。

除交通不便外,信息也极度闭塞。电视信号、手机信号、网络信号时常中断,加之经济条件有限,所使用的电脑、手机皆是老旧淘汰之物。

在如此封闭的环境中生活,无法及时获取外界信息,孩子们思想保守、胸无大志,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就在所难免。

为解决信息闭塞的问题,我凭借过去担任校长积累的人脉资源,尽管人走茶凉,但我凭借厚着脸皮、死缠烂打以及倾诉难处的办法,四处奔走呼吁,终于为学校建成了一间新的图书室与一间电脑室。

借助这些新设备,我在全校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孩子们每日前往阅览室阅读课外书籍,并定期举办读书分享活动,如讲故事、写读后感、制作手抄报、评选书香达人及书香班级等。

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中华历史,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进而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与人生理想。

我认真组织孩子们学习电脑知识,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

同时,通过互联网,让孩子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科学技术,从而树立为振兴祖国、发展科技而努力学习的目标。

除引入图书和电脑设备,我还积极开源节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制定了以 “立鸿鹄志,做有为人” 为主题的文化建设方案。

在班级及学校显眼位置设置名人名家宣传栏,以中华历史名人的名言及事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同时,大力开展好人好事评比活动,深入挖掘校内好学上进、尊师守纪、成绩突出学生的各类事迹,通过海报形式进行表彰,弘扬正气,树立学习榜样。

除了借助文字、图片、书籍、视频、班会、讲座等方式进行思想引导,我还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此地虽地处山区,群山环绕、翠竹成林,没有外界的一马平川、交通便捷、高楼林立与科技发达,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大山的雄伟壮阔、沉稳磅礴,是外界孩子难以领略的。登上高山,俯瞰群山,感受 “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同时眺望喷薄而出的朝阳,那份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

为让孩子们感悟大山的品格,每个学期开学第一课,我都会组织全校孩子进行登山体验。

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我组织全校老师精心筹备。反复规划登山路线与地点,用刀斧开辟出上山通道,清除沿途的障碍与危险。

在登山前几天,学校专门召开动员大会,提醒孩子们做好物资与心理准备。

山里的孩子本就对登山习以为常,起初对老师的安全提醒不以为意:爬山有啥危险?小菜一碟,哪用得着这么多规矩?

但经老师耐心劝说、反复举例提醒后,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要敬畏大山、敬畏大自然,于是便认真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登山前准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小学校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