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常山的赵家却是迎来的转折,多年的行善积德并没有给赵家带来好运,整个赵家阴云密布。赵云的父亲赵典如今重伤躺在床上,不能行,受如此之重的伤,还是因为董卓。董卓在迁都长安时,把洛阳给烧了,而赵典是为数不多为了汉室反抗并抵抗的,自然遭到了董卓军的绞杀,幸得部下极力救下,才不至于身死。
赵云走来,来到一间屋外,屋外正有一人把守。
“大哥,父亲如何了?”赵云问道。
“大夫刚刚离去,命是保住了,不过......恐怕以后都得在床上渡过余生了。”
赵云面露悲色。
“可知父亲唤我来所为何事?”
“父亲没说,进去吧。”
赵云推动屋门,身入其内,然后带上大门。
“父亲,儿子来了。”
“过来吧。”赵典的声音非常虚弱。
赵云来到床边,不知如何开口。
“云儿,父亲叫你来,是有一事相商。”
“父亲且说,儿子必会办到。”
“哎......此举也是无奈,只是苦了云儿了。”
“父亲......”
“我赵家几代在朝为将,忠于汉室,没想到到了我这一代,遭此祸事。如今天下将乱,家中如无震慑四方之人,恐怕于这乱世之中,我赵家危矣。而我赵家年轻一代中,你其他兄弟皆不能在这乱世有一番作为,甚至,可能出去就会命丧荒野,而唯独云儿,武艺超群,定能有一番作为,如此,可保我赵家无虞。只是,父亲很是担心,担心你这性格,于这乱世,并非好事啊。”
赵云思索着赵典的话,明白了他的意思以及他的担忧。
“父亲切莫担心,儿子有自保能力。”
“云儿莫怪父亲的私心。”
“不会的。”
“父亲思索,如今天下能号召对抗董卓的,唯有河北的袁绍了,此番他联络十六路诸侯,就打的董卓迁都。父亲方才让你大哥起草了一份推荐信,你拿上书信去投袁绍,我与他还有点交情,想来不会为难与你。”
赵云看向案台,有一份刚刚写好的书信,于是拿过来看了一眼,收了起来。
“云儿,看看还有什么人,什么事,要见要办的,这几日去办了吧,如今天下将乱,想来各方都是用人之际,易早不易迟。”
“好。”
赵云走出房间,说心里一点都不难受吧,肯定是假的,不过自己的这一身武艺,要是困于常山,多年之后肯定也会悔恨。一边思考,一边就来到了童渊的住所,非常熟络的推门进去。
“师傅。”赵云喊道。
“今日看你兴致不高,何事困扰?”童渊问道。
“徒儿今日是来辞别的。”
“哦?你要远行。”
“不是,我要去参军。”
听到这个消息,童渊有些小小的失落,如同一个暮年的老人听到自己的子女要离开很久的感觉,但又想到赵云不应该待在常山埋没自己的才华,又有些欣喜。
“可有所归?”
“河北袁绍。”
“袁绍......旁系出身却名望实力远超嫡系袁术,此人定有过人之处,确也是不可多得的去处,以你的实力,想来迟早会被重用。”
“只是师傅......我走之后,鲜少再有人来看望你,照顾你了。”
“傻孩子,师傅也是练武之人,身体壮实的很,莫要担心,外面的世界才是你应该去的地方。不过师傅担心,以你的心性,于这乱世,非好事啊,师傅也不劝说其他,行事对的起本心便好。”
“多谢师傅提点,只是这一走,不知何时再能回来相见。”
童渊欣慰的笑了,同时也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你等我一下。”
童渊说完去了内屋,找到了那柄长枪,练枪之人爱枪,说实话,还真有些舍不得给赵云。
“这把枪,你拿去吧,算是师傅给你的礼物。”童渊把枪递了过去。
这枪通体银白,还给人一种错觉,觉得握着它就能屹立战场,以一己之力,便能无敌。
“师傅,多谢。”赵云郑重的行礼。
“说起来还真是惭愧,连这离别的礼物都不是师傅自己的,这是越公子让我转交与你,在你离开常山的时候。”
“越公子?是大哥哥。师傅可知他去了哪里?”
“不知道,不过以越公子的能力,迟早也会闻名于天下,只要你也闯出名堂,你俩还会有再见的时候。”
赵云点了点头,继而问道:“此枪可有名字?”
“自然是有的,但那是它前主人的名字,你用就不适合了,你给他命名吧。”
在西楚霸王的手中,才能称之为霸王枪,在赵云手中,肯定会少了那份霸道。
赵云看着手中的银枪,心中顿时有了一个名字。
“龙胆亮银枪。”
好名字,童渊心中感慨,特别是龙胆二字,异常契合赵云。
赵云也没了其他要办的事情,拜别童渊之后,骑上马就此踏上了一段传奇之旅。童渊望着远去的赵云,回想起的,是自己的过往,曾几何时,亦是那么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亦是踏出了走向世世的第一步。只是有件事,童渊没对赵云坦白,他自知,所剩时日不多了,不过能想象到自己培养的弟子,以后将是能震慑一方的存在,心中异常的满足了,何必又徒增离别的伤感呢?
白衣素马,银枪青发,前路漫山花。正午烈阳炙天下,少年风华,击水淘沙。
......
出了常山,赵云才知道了这世道的艰辛,或许也是常山的民众被保护的太好了吧。饿殍遍野,而府衙不作为,尽做些敛财的勾当,这些可都是在袁绍的管辖范围内,这也使得赵云对于袁绍的看法有了改变。
不过,这确实也不能全怪袁绍,汉室的官员,从上而下都烂透了,官场早已和金钱挂钩了,买卖官职那都是公开的了,贪腐现象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说,整个东汉末年,就没有一个官员不受贿的,区别只是有些会办点实事罢了。
而最能准确评价当世的还得是后世,为何后世没有把这些归罪与他们的黄帝呢,因为确实他们自身都难保,即便是有心也无力。而那些有这个拨正能力的,还会出现是官就是贪官,随便拎出就是大贪的,后世也定会把当权者打到耻辱柱上,还是钉上去就拔不出来的那种,会受后世万万人唾弃。
这一路,赵云行的很慢很慢,身上所携带的财物基本上也要散尽了。这日路过磐河,突闻喊杀声,赵云急忙驱马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