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也就是金蝉子的第十世,前面九世是真正地为灵山奉献了一切,这第十世是明摆着就是要补偿他的,先享受人生的荣华富贵,再看破红尘,出家成为得道高僧,以极高的身份再去西天取经成佛,该是多么完美!
不知道是观音对金蝉有多大的仇,还是以为金蝉受了九辈子苦被吃了那么多次是因为喜欢受虐,嫌前面虐得太单调了,特意安排他第十世体验一下凡人的凄惨生活啊?
其实他俩是没什么仇怨,要说有可能有冲突那也是以后的事,在金蝉成佛之前两人的根本利益应该是一致的。观音也没必要给唐僧穿小鞋,她之所以这样安排,纯粹就是因为她觉得这样更煽情:一个从小失去父母,差点被淹死,年幼时受尽白眼的小沙弥,因为笃信佛法,积德行善,最终大仇得报,父亲重生,一家人过上幸福团圆的日子。
逆袭的主角总是更容易让人共情。观音觉得这样更励志,更有利于佛法在东土的传播。
但是,这也就纯粹是她想的,而实际的结果跟她想像的差别好像很大……首先取经的主角唐僧就不乐意了,我特么地素了九辈子了,每一世还都是死得特别惨的那种,好不容易到了要解脱的时候,心想怎么也能轻松享受一下生活,没想到被观音给安排得比前九世还惨!
所以唐僧心里是极为不满的,加上前面九世受的苦,一点没有补偿,还被赶鸭子上架,自然对取经之事不积极了,甚至还很不愿意,只是他这一世的凡人之身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用他自己的话: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
你听听!你听听!这话里的怨气得多重啊!这是跟他的亲传弟子才说的实话。也就是说,他取经完全是为了唐王,而不是自己喜欢西天的所谓真经。他自己就是从那里出来的,经历了这么多轮回,观音在这一世又给他安排成这样,更是当头一棒,让他对西天已经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
所以观音这里犯的错误看起来小,其实是挺大的。取经队伍的带头人都对取经没有多少积极性,又怎么可能带好队伍!而且取经队伍中最主要的内部矛盾就是这个时候埋下的。
取经队伍中的主要矛盾,不是唐僧和孙悟空对杀生不杀生的不同看法,那只是表象,真正的矛盾在于想不想去西天取经。金蝉子被打击的完全不想去了,但是不得不去,而孙悟空则是不去取经不行,没有别的出路了。所以他俩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唐僧想悠着点儿,孙悟空恨不得马上就到西天,积极过了头,唐僧当然要打压一下他了。特别是猴子不留口德,经常直接说出了和尚心底的真实想法,你说和尚能不恼怒吗?紧箍咒不给猴子来几遍,念头不能通达!
唐僧从一开始心中就不爽,对取经的事有抵触情绪。名义上他是取经的带头人,实际上又完全没有一点自主权。要不要去取经他没有发言权,什么时候取经他也没有发言权,什么准备都没有就被唐王给催着上路了,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唐王举办的水陆道场唐僧开讲,等到正会那天观音现身,唐僧无奈只能接下去西天取经的差事,而唐王是一天都等不及,第二天一早就以当天是出行的吉日为由让唐僧上路了。连个准备行李安排后事的时间都没有。
换谁谁心里能舒服?虽说出家人好像应该没什么后顾之忧,但是人家陈玄奘不是普通的出家人啊。虽说他已经是和尚了,但是他名义上的生父还活得好好的呢,不管人家家里有什么隐私问题,父子关系是个什么实际情况,但你李世民居然提都没提让人家父子告别一下,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且玄奘也是大唐僧门的高僧大德,领袖式的人物,地位甚高,待遇优渥,不比朝廷的大官差,你李世民一句话,就让他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这怎么能接受得了?
说得好听,又是拜把子又是敬酒的,奉承的话说了一箩筐,你倒是来点儿实惠的啊。只给个要饭的碗,一匹马,两个随从能干啥?这两个随从恐怕也不是服侍玄奘的,而唐王派去监视着,别让他中途跑了的吧?
所以说,喝酒拜把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话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谁信谁倒霉,特别是隋唐时期的结拜兄弟那全是用来坑的。信得越真,伤得越深,瓦岗寨一炉香的结拜兄弟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这李世民都当上皇帝了还用这招哄着人家替他去卖命,他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杀了一大堆,还会真在乎一个随口结拜的御弟?
御弟只是给别人看的,表示大唐很重视这次取经活动,路上的其它小国不要轻举妄动;也有拴住玄奘的心的意思:能取经回来,就是御弟,还有原来的名誉地位一个不少,如果不回来,那就只有一个“御弟”的名头了。反正财产什么玄奘一点儿也别想带走!就是那么一个金饭碗,看他端不端得住了。
唐僧看这架势也觉得前途渺茫,西天那么远,路上危险重重,就凭他一个凡人加上两个同样是凡人的随从,想顺利到达西天那是做梦呢吧?他都弄不明白唐王是怎么想的了,要是真想取经,多派护卫,多带马匹金银不行吗?这小气巴拉的……
所以唐僧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回不来的心里准备了。在他心里是哪里能安全多停一段时间就多停些日子,至于取经,急不得。
在大唐境内没法子偷懒,唐王的人一直盯着呢,很快就到了边境。然后两个随从就被干掉了。这时候的唐僧害怕归害怕,但也暗暗欣喜,心说这下子终于能自由安排行程了。自己一个人想走到什么时候就走到什么时候。
不是贫僧不想取经,实在是能力有限啊。
谁知道观音早就把前途给他安排妥当。甚至那两个随从被吃也可能是早就定好了的,让两个凡人随从跟着到了西天可怎么安排?真以为罗汉菩萨的职位是大白菜呢。
死了两个凡人随从,多了三个妖怪徒弟,没有一个省心的,还没有一个长相能看的,也亏他是金蝉转世,不然先被几个徒弟给吓死了。
最气人的是大徒弟,总是明着暗着讽刺他不想去取经。像在观音他们四个装成母女来试探他们的时候,遇到白骨精的时候,女儿国的时候,无底洞的时候……反正猴子时不时地刺他。
虽说他也确实不想去,想拖延时间,但是这话能明说的吗?猴子看不顺眼他也是因为他骗猴子套上了紧箍,可是他不这样干,猴子更是无法无天了。
所以,猴子忍不住的时候就骂几句唐僧,唐僧忍不住的时候就念几句咒!
来啊!相互伤害啊!看看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