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鸢城往事》(43)
书名:困鸢 作者:淑公子 本章字数:2914字 发布时间:2025-06-06

43

姚桂兰生日之后,没几天,于凤丽突然来找曹秀英,说她娘家妈生病了,她要回去照顾一段时间,姚桂兰就只能由曹秀英和王保华来照顾,可是王保华诊所又忙,说白了,也就是只能靠曹秀英来照顾了。

可是曹秀英也很忙啊,又要上班又要学习,无奈,只能临时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婆婆。

保姆上岗的第一天,就爆出来一个大问题。

那天早上,曹秀英刚到单位,就接到保姆电话,问她姚桂兰每天都要吃的药,一次吃几片。

曹秀英懵了,于凤丽没跟她说婆婆每天得吃药啊,于是就随口问了保姆一句:“什么药啊?”

保姆说:“这药瓶上写的是安眠片。”

曹秀英一愣,安眠片?这药可不能乱吃。

于是曹秀英打电话问于凤丽:“咱妈平时吃什么药啊?”

于凤丽支支吾吾的说:“药?咱妈身体挺好啊,不需要吃药吧?”

曹秀英问:“你确定她不吃药,对吧?”

于凤丽敷衍道:“不吃药,不吃药,我这正忙着呢,挂了啊。”

曹秀英觉得蹊跷,就专门去婆婆家看了一下情况,保姆说老太太吃完饭后,自己从抽屉里拿出一瓶安 眠药,非要吃。

曹秀英就对姚桂兰说:“妈,你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才能吃这个药,白天不需要吃的。”

姚桂兰一听急了,说:“不行,要吃,不吃就会挨打。”

曹秀英一惊,问道:“谁打你了?”

姚桂兰马上露出惊恐的眼神,四处张望,然后说:“小于啊,她说我要是不吃药,就打死我。”

曹秀英听到这里,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她对保姆说安眠 药先不要给老太太吃了,只照顾好一日三餐就行。

曹秀英拿着安眠 药来到大姑姐的诊所,劈头盖脸就问:“于凤丽天天给咱妈吃安眠 药,你知道不?”

王保华看了一眼药瓶,平静的回答:“我知道啊,这药就是从我这里拿的。”

曹秀英又问:“为什么白天也得吃?”

王保华耐烦的说:“让她多睡觉呗,多睡觉对身体好。”

曹秀英说:“你们这样做,恐怕不是为了老太太着想吧?”

王保华突然提高嗓门吼道:“对对对,你说的对,我们是有私心的!她一个老年痴呆患者,整天跑出去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让出去就在家发疯,谁受得了啊?别说是于凤丽,就是我这亲闺女也受不了,与其让她走丢了,死在外面,还不如在家安安稳稳睡觉,这样大家都舒坦。”

王保华的一番话,竟然噎住了曹秀英,这两年,她没怎么插手婆婆的事,站在旁观者角度看,给老人吃安眠药,强制她睡觉,是不对的,但是对于王保华和于凤丽来说,如果不这样做,她们是没有那么大精力一天24小时盯着一个老人的。

倘若老人头脑清醒,生活能自理,照顾起来自然不难。可是,像姚桂兰这种情况,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其实,若不是念公公和王保军的好,曹秀英压根就不想管姚桂兰的事,毕竟当初这个厉害婆婆没少给她小鞋穿。

于凤丽虽然一直没有工作,她的日常花销全靠丈夫的抚恤金和婆婆的退休金,但是她也有正常的社交啊,不可能天天靠在家里看着姚桂兰,更不可能走到哪里都带着姚桂兰。

若是雇一个长期保姆,又得花不少钱,对于视钱如命的于凤丽来说,这笔钱能省则省。

其实,给老太太吃安眠药这事还是王保华提议的,要不然的话,于凤丽三天两头把老太太送到诊所去,这谁受得了?

曹秀英不敢再去追究这件事,她担心万一把于凤丽惹毛了,把照顾老太太的担子推到自己这边,那可怎么办?

看到婆婆如今的可怜模样,很难与之前那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联系在一起。

相比起来,曹秀英母亲的老年生活就幸福多了,身体还算可以,子女也都孝顺。

两位老人的不同境遇,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养儿防老”的说法并不可靠。

中国人非常注重孝道,在古代甚至有举孝廉的制度,只要非常孝顺,就有可能被举荐为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儿女为了面子,会有“愚孝”“伪孝”现象,而作为儿女并不知自,总觉得为父母做的够多了。

王保华和于凤丽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伪孝”,她们已经将老人视为累赘,为老人做某些事,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已。

而曹秀英对婆婆的“孝”里面,既有“愚”又有“伪”。

不分具体情况而去指责别人对婆婆不好,这是“愚”。

明明不喜欢婆婆,但怕被街坊诟病,强迫自己去照顾婆婆,这是“伪”。

虽然,曹秀英知道作为一个儿媳妇,应该真心实意对待婆婆,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知行合一”的境界终究是太高了,曹秀英这样的普通人还达不到那个境界。

曹秀英不止一次的想,如果自己的母亲出现像婆婆这样的问题,她会怎么做?也许会辞职,在家专心伺候老人吧?

但是面对婆婆,曹秀英就做不出辞职这样的决定,没有血缘关系作为内驱力,有些事情是下不了决心的。

那段时间,曹秀英就暂时搬到婆婆家住着,虽然有保姆打理一切,但是曹秀英还是会抽空给婆婆做一些可口的饭菜。

曹秀英不让婆婆白天吃安眠药,只在晚上看她难以入睡的时候,给她吃一片。

调理了一段时间,婆婆的气色好多了,人也精神了。

姚桂兰也没有完全糊涂,谁对她好,她心里很明白,所以有时候,她会呆呆望着曹秀英,突然就泪流满面,也许她想起了过往的种种,心里充满了内疚。

也有街坊四邻出谋划策,建议把姚桂兰送到敬老院,于凤丽是不可能同意的,她原本就是借着照顾婆婆的名义,光明正大住在婆婆家,如果把婆婆送到敬老院,她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赖在婆婆的房子里?

对于凤丽来说,婆婆虽然是个累赘,但更是她的财神,所以她不会轻易放手的。

也就是说,曹秀英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于凤丽才不可能将婆婆推给曹秀英呢。

过了将近一个月,曹秀英接到于凤丽的消息,说她娘家妈去世了,这几天正在料理后事。

曹秀英当然明白于凤丽通知她的目的,无非是人情往来嘛。但是,于凤丽娘家在外省,曹秀英还要照顾婆婆,不可能亲自赶过去,就跟大姑姐商量着给她转点钱过去。

于是,曹秀英要来于凤丽的银行账号,跟大姑姐每人转了五百块钱。

后来,于凤丽回来了,曹秀英感觉她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吧唧的。心想,可能是她母亲的过世给她打击不小,曹秀英不免有些同情于凤丽了。

于凤丽呆坐着,突然问曹秀英:“大嫂,你弟妹对你妈好吗?”

曹秀英说:“挺好啊,我弟妹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媳妇,我可是自愧不如啊。”

于凤丽说:“我觉得你做的比我好,是不是我对自己的婆婆不好,所以就报应到我亲妈身上了?”

于凤丽对曹秀英讲了她回家这段时间跟弟妹之间的各种冲突。

于凤丽说,自己婚后这些年很少回娘家,每次跟家里联系,母亲总说自己过得很好。偶尔回娘家也就待几天,并不知道弟妹对待母亲如何。

这次母亲病重,她回家待的时间比较久,发现弟妹对母亲并不好,就算母亲已经病的做不了饭了,她弟妹也不管。

于凤丽弟弟常年在外打工,估计也不了解家里的真实情况。

很多事情还是村里的老人跟于凤丽说的,说她母亲的日子如何艰难,说她弟妹如何打骂她母亲等等,听得于凤丽咬牙切齿。

于凤丽跟弟妹大吵了一架,可占了下风,她弟妹直接骂:“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赶紧滚吧!这里没有你的家!”

于凤丽在回来的路上就突然想到了“报应”一说,她开始怀疑母亲所遭受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招来的报应。

曹秀英以为,于凤丽经此一事,会有所改变,不再虐待姚桂兰。

后来证明,于凤丽对待姚桂兰的态度的确有所改观,尽心多了。

可俗话说“本性难移”,一个刻薄的人,再怎么改,也不可能脱胎换骨,于凤丽对待别人的态度还是那样傲慢。

于凤丽对待曹秀英,会假装热情,这一点,曹秀英能感觉出来的。

曹秀英笑自己天真,有那么一刻,她竟然真的以为于凤丽会变成一个善良的人。(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困鸢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