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历经重重艰难险阻,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取教师岗位,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在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我踌躇满志、信心满怀,仿佛已然化身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满心期待着孩子们能视我如亲姐姐,与我和谐共处、快乐学习、一同成长。
然而,事与愿违,残酷的现实如同一盆冷水,猝不及防地迎面泼来,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大失所望。他们不仅没有像我期望的那般,将我当作亲近的大姐姐,甚至连起码的教师尊重都未曾给予。班中的部分男同学时常搞恶作剧,肆意捣乱课堂秩序,对我如春风化雨般的循循善诱置若罔闻,毫无反应。当我终于失去耐心,如同一头发怒的狮子般对他们大声咆哮时,他们却把我当成了一个跳梁小丑,依旧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面对这群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学生,我感觉自己已黔驴技穷,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原来我根本就不具备当老师的能力,倘若继续下去,无疑是在误人子弟。
自此,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每次踏入班级都战战兢兢,仿佛置身于深渊边缘,如履薄冰。我不敢直视孩子们的眼睛,总觉得他们的目光中饱含着讽刺:“那个没用的老师来了。” 我虽不断在心底暗暗鼓励自己要振作起来,可一旦走进教室,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无论如何也挺直不了胸膛。学生们似乎也看穿了我外强中干的本质,变得愈发肆无忌惮,我彻底失去了对班级的掌控权,整个班级如同一盘散沙,混乱不堪。
面对这无法收拾的残局,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我痛恨自己的软弱无能,痛恨自己的尸位素餐,良心遭受着极大的谴责,仿佛已然看到家长们指着我的脊梁骨破口大骂。这一系列的自责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感觉自己已然濒临崩溃的悬崖边缘。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最终还是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当我将辞职信递到张校长的办公桌上时,张校长满脸震惊。他问道:“陈老师,你才工作一个多月,为何这么快就决定辞职?是不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我神情沮丧地回答道:“张校长,我并未找到其他工作,之所以辞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实在不想误人子弟。” 张校长一脸疑惑地问道:“你工作时间如此短暂,怎么这么快就断定自己不适合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我泪流满面,将自己管理班级的种种困境、教育学生失败的经历,如同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儿地倾诉了出来,最后还自责地说道:“这完全是我个人能力的问题,与学生毫无关系。”
张校长听后,长舒了一口气,微笑着说道:“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是这点小事。你所经历的这种情况,每个新老师都会遇到。不仅是新老师,即便教了二三十年的老教师,也会在不同程度上碰到不听话的学生。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假以时日,自然会游刃有余。” 可我依旧自责地回应道:“张校长,我始终觉得这是能力问题,无论我怎么努力,恐怕都当不好老师。” 张校长见我态度如此坚决,思索片刻后说道:“陈老师,你好不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考取教师编制,就这么轻易放弃实在太可惜了。而且,遇到困难就轻易退缩,对你今后的成长也极为不利。这样吧,我安排教导处的黄副校长帮你一段时间。你的辞职信我暂时不上报,等你再工作一段时间后,咱们再做决定。” 紧接着,张校长又对我进行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为我详细分析了辞职的种种弊端。其实,张校长所说的大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始终无法释怀,依旧将所有责任归咎于自己。
第二天,教导处的黄副校长把我请到了办公室。黄副校长年约五十,慈眉善目,举止温文尔雅,颇具学者风范。他以长辈般亲切的口吻说道:“陈老师,论年龄,我都可以当你的父亲了。今天,咱们就像父女之间敞开心扉聊聊天,可好?” 黄副校长的话如同一缕春风,轻柔地吹进我的心田,让我倍感温暖。他接着说道:“你辞职的原因我已经了解清楚了。我想你也明白做出这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我最近写了几篇文章,想请你帮忙提提意见,同时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黄副校长可是我校赫赫有名的作家,已经出版过好几本著作,他这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予我启示。告别黄校长后,我回到宿舍,独自阅读起他发给我的作品。
他一共发了两篇文章和一部小说,读完之后,我深受震撼。在《重生》一文中,他讲述了自己因教学失败而患上抑郁症,几次自杀未遂,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药物的辅助以及家人的关爱,战胜抑郁症,获得重生的经历。读完此文,我不禁泪如雨下,想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与黄副校长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第二篇《毕竟是孩子》,文章以充满智慧的语言,向每一位老师阐述了如何面对问题学生,提醒老师们不要过分放大孩子的缺点,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勇于迎接问题学生带来的挑战。读完这篇文章,我犹如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小说《校园风云录》则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详细描绘了师生之间的各种趣闻轶事,让我一下子增长了许多教学阅历。这三篇作品宛如明灯,照亮了我黑暗的心灵,为我减轻了心头的压力,也增强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可是,接下来我该如何收拾这混乱的局面呢?黄副校长再次为我指明了方向。
黄副校长深知,仅仅靠这三篇文章,远远无法治愈我心灵的创伤,唯有帮我重整旗鼓,才能真正树立起我的信心。于是,他亲自来到我的课堂,帮我整顿班风、学风,对学生进行别开生面的思想教育。同时,他还听我上课,手把手地传授我教学方法。此外,他还特意安排了两名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对我耳提面命,悉心传授管理班级的技巧。在黄副校长和各位老师的热心帮助下,班级的班风、学风迅速好转,我与学生之间也重新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也因此重新找回了当好老师的信心。当我从张校长手中拿回辞职信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一种浴火重生的感觉。
如今,我已在教学道路上稳步前行多年,对于教学工作早已得心应手。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从中再次接受心灵的洗礼,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老婆,求你快带着孩子离开!一定要好好把孩子抚养成人,我对不住你们啊!”“老公,要死咱们就一起死,没有了你,我们娘儿仨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意义!”“爸爸!爸爸!” 煤气罐发出丝丝的响声,刺鼻的煤气味在室内弥漫开来,只要我轻轻按下打火机的开关,我们一家人瞬间就会葬身火海。然而,无论我怎样苦苦哀求妻子,她始终不肯带着一双儿女离开。望着妻子那坚决要与我共赴黄泉的模样,以及一对哭得泪人儿似的儿女,我终于还是心软了。我缓缓关闭了煤气阀,扔掉了打火机,抱头痛哭起来。妻子和孩子见状,也飞扑过来,紧紧地搂住我,嚎啕大哭,那哭声仿佛要将整间屋子都震塌。
我原本拥有一个无比幸福的家庭。妻子温柔美丽、贤良淑德,一双儿女乖巧伶俐,十分讨人喜爱。我作为一名货车司机,收入还算可观,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人父慈子孝、妻贤夫顺,生活得其乐融融。可谁能料到,一个月前的一次交通意外,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将我的生活彻底摧毁。
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前往工厂,为客户运输货物。由于驾驶的是重型车,且行驶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所以我格外小心谨慎。然而,意外还是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在一个拐弯处,我一时没能控制好车速和方向盘,货车竟如脱缰的野马般冲出公路,朝着几十米深的山坡猛冲下去。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货车坠入山谷,瞬间四分五裂,货物也散落一地。幸运的是,我只是受了些轻伤,但也被吓得胆战心惊,冷汗直冒。
货车是我耗尽全部积蓄购置的,一家人的生活全指望它。虽然车辆有保险公司赔偿,但与我需要赔偿雇主的近百万货款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一下子背负上了近百万的巨额债务。这场车祸让我瞬间从衣食无忧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家庭经济也一下子陷入了绝境。望着这犹如天文数字般的债务,再看看债主们的步步紧逼,我愁得头发都白了。有朋友给我出主意:“你不如用赔偿款再买一辆货车跑运输,不出几年就能把债务还清。” 这本是我翻身的绝佳机会,可经历了这次死里逃生的交通事故后,我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再也不敢开运输车了。一边是巨额债务,一边是要养活妻儿,一边又是沉重的心理包袱,我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我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人迅速消瘦了一大圈。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安慰我说:“咱们还年轻,一定能东山再起的。我决定出去打工,补贴家用。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了。” 可妻子的关爱并没能驱散我心中的阴霾,我的思想如同钻进了死胡同,怎么也走不出来。想到自己都四十岁了还一事无成,还要让妻儿跟着受苦,我痛恨自己的软弱无能。在绝望之中,我觉得只有死亡才能让我彻底解脱,于是便打开煤气罐,准备自杀。就在这时,妻子恰好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了,及时阻止了我的自杀行为。
妻子擦干眼泪,语气坚定地说:“老公,我绝不允许你再做这种傻事!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失去了还能再赚回来。刚才我已经和娘家商量好了,他们愿意借钱帮我们还债。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人还在,希望就还在。” 望着如此坚强的妻子,我不禁泣不成声。
如今,我已经彻底走出了那段黑暗的日子,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正是妻子、亲人和朋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跨越了死亡的边缘,不再做那些愚蠢的傻事,能够勇敢地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