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一团糟的取经队伍
书名:六耳 作者:墨青藜 本章字数:2482字 发布时间:2025-06-06

所以说其实还是观音的自以为是给取经大业在一开始埋下了祸根。本来唐僧和猴子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的,虽然猴子一开始嫌唐僧啰嗦,跑到东海喝了杯茶,但是经东海龙王一开导,他就想明白了,很快就转回来要好好地跟唐僧一起完成取经大业。

谁知道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观音就鼓动着唐僧骗孙悟空戴上金箍,只能是说观音出了一个超级烂的主意。本来只是小小的不同意见的碰撞,在最初的磨合期很正常,而且孙悟空已经决定与唐僧好好相处的,但是被唐僧骗着戴上了金箍,这下子性质完全变了。孙悟空有很强烈的被欺骗和背叛的感觉,被他以为的自己人套上了个无法弄掉的圈子,他与唐僧关系就此产生了无法弥合的裂痕。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还沾沾自喜呢,有了紧箍咒,叫你向西你就不也向东,队伍就更好管理了,却想不到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出乎意料的严重。

唐僧和猴子的矛盾最终激化到了队伍分崩离析的地步,还是靠如来硬是用多给一个佛位的条件化解了两人的矛盾,而多给了这么一个佛位又引出了西天内部其他的矛盾,如来真是累啊!那时候如来肯定在想,如果时光能够重来一次,他一定不会再让观音主持取经的事了!这么精明的一个菩萨,怎么就把事情安排得一团糟呢?

取经队伍的人事安排,总共四个名额,两个是内定好的,剩下两个名额硬是能被她安排进了三个,虽然小白龙占得是编外的名额,但最终结果也还不错。

内定好的两个名额还不对付,相互看不上眼。若是另外两个名额观音认真地找了两个真正强力的妖怪,比如黑熊精和红孩儿,加上孙悟空,三个人水平不相上下,就一定会有竞争,唐僧再居中协调,取经队伍打妖怪的效率绝对杠杠的,更不至于出现动辄就得找老大求救的地步。

不是说沙、猪两个就真的很差,其实这两个实力是比孙悟空差了些,但主要问题是这两个根本不可能像孙悟空那样出力,猪八戒只会打顺风仗,沙僧是完全不出力的,就是一个出工出力的孙悟空还跟唐僧不对付。

孙悟空也是被观音给忽悠瘸了。如来答应他一个前程的,结果在五行山五百年了还没有什么动静,所以心里开始发慌,以为如来是在骗他。所以当观音出现在五行山时,他还抱怨如来哄了他,说话不算话。其实若没有如来点头,观音有什么权利将他放出来?本来就是如来要让他跟着唐僧去取经,顺便把身份洗白,以他在天庭的罪名,哪有关押五百年那么轻?没踢倒老君炉的时候按罪该千刀万剐的呢。如来一直关着他就是等给他这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观音把话故意说得模糊,让孙悟空误以为是观音真心同情他,替他说了好话放出来。所以说猴脑还是不太够聪明,想吃猴脑的人要小心了,别补成了傻子。

反而是东海龙王是真心提点他,讲“圯桥进履”的故事暗示他。老龙王讲的“石公”其实不是唐僧,而是如来,因为只有如来才是真正教孙悟空本事,给他前途的那个人。

孙悟空这时候有点反应过来了,但刚一回去就被观音和唐僧合伙骗他带上了紧箍,明白了怎么回事也晚了,被紧箍儿套得死死的,只能忍着怒气干活。所以孙悟空心里一直是对观音很有意见的,宁愿跑遍五湖四海找帮手也不想找观音帮忙根子就在这里。但是受制于观音也不敢反抗,只是找了个机会从观音那里要补偿,观音也是自知理亏,为了不让事情闹大,就给了他三片柳叶,这三片柳叶可不简单,等于观音全力出手帮他的效果,观音就那么一根小树枝,摘三片下来不知道心疼了多少天。

唐僧以为有了紧箍咒就能将孙悟空拿捏得死死的,却不知孙悟空只是为了大局和最终的目标忍气吞声,等到他发现无论怎样忍都没法从唐僧和观音那里得到应得的地位和报酬的时候,他干脆掀了桌子,弄了出真假美猴王的戏来。这场戏确实精彩,把观音也给绕进去了,成了孙悟空不在场的证明,一直到了如来跟前观音还没弄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得了如来的亲口许诺,孙悟空的地位稳固了,腰杆也硬了,唐僧再也不敢给他小鞋穿了,他在观音面前说话也越来越放肆了。

观音差点把事情干砸了,如来也不高兴,只是面上不显,最后准许观音交旨,却没有任何奖赏就表明了如来的心里实在是不满意的。

另外俩徒弟,猪八戒算是足够聪明,他加入取经队伍,其实就是为了吃饱饭,与唐僧、孙悟空那种铁饭碗不一样,他是合同制的。观音跟他说的很清楚,只要跟着唐僧走,就保证他丰衣足食。猪八戒没什么大的追求,说好的取经队伍管饭他干活,吃多少饭就干多少活,看起来挺市侩,其实挺实在。菩萨开出的待遇不高,所以他就专门负责挑担子,哄哄唐僧开心,打打小怪,给孙悟空做个助攻,至于厉害的妖怪和当主力的事,还是留着给大师兄增加功德吧,用不着为了一碗饭拼命。

沙和尚可以说是观音为唐僧招聘徒弟最失败的一个。观音是被沙僧的表现给骗了。那一付凶恶的样子以及能各木叉斗上几十回合的本领好像很能打,又装成很可怜、迷途知返的样子,观音误以为他肯定会为了前途拼命出力,谁知道这能在鹅毛不浮的八百里流沙河里游泳的妖怪,确实名副其实的很会划水。一路上就没干过几件正经事儿。探路化斋没有他,降妖除魔他是陪着唐僧跟在后面喊六六六的那个,就连担子都懒得挑……如来最后评功的时候都找不到说辞,只能含糊地说了句“登山牵马有功”。听听这是什么功?登山的时候牵马,确定不是爬山的时候为了省力气拽着缰绳吗?

观音识人不明,又心存私念,没有严格按照如来的要求行事,让取经大业未能达到完美的预期。因为队伍的战斗力不够,信息情报也没能跟上,使得本应一路辗压的态势变成了多数妥协的结局。

这结局对如来来说是不够满意,不过对三界来说却未免不是件好事。如果都按如来的计划实现了,他在西天的地位稳如泰山,而其他势力的神仙妖怪刚受到天庭和玉帝的打击,那就成了西方教一家独大。玉帝的削减蟠桃的计策岂不成了驱虎吞狼,为他人做嫁人裳了?

……

陆迩在回答玉帝的问题之后不知不觉愣在那里想了那么多,一时间居然忘了自己是在跟玉帝讲话。玉帝也没有催促他,他也感觉到陆迩在考虑的问题很复杂的。

那是一定的,陆迩在跟他建议改变蟠桃的供应方式,这中间牵扯之大,容不得不仔细考虑。就是不实施,就陆迩刚才的话传出去也会让他身陷万劫不复之地吧?

他也想听听陆迩面对这种局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等到陆迩从思考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他才发问:

“陆爱卿可是对如何改变蟠桃宴规矩一事有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六耳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