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那新皇帝天真幼稚,不计前嫌。那东方宇文那个老狐狸呢?他会不阻拦闺女吗?
那就说明东方宇文那老狐狸不仅知道这事儿,并且也没阻拦。同时,她还隐约预感到,新皇帝给她送贺礼的事儿不简单。没准儿就有什么阴谋。
只不过她为了避免心上人和阿母担心就没说什么。只是,暗中安排了几个亲信骨干立即赶回京城了解情况。特别是要了解,新皇帝给她送贺礼的真实原因,以及那个东方宇文现在的情况。
同样让她很难以置信的是,东瀛的新王怎么会跨越近万里的距离来到翰北关给她李儒芳送贺礼?
就算他是出访大函帝国的时候,赶上了,就从京城翻山越岭的赶来。可他为什么要长途跋涉的来给她李儒芳送贺礼?难不成他还挂念着她?如若真是那样,那也该让他死心了。
只是,他为什么这么快就来访问帝国了?难不成是因为和亲的事儿?
就在李儒芳百思不得其解时,东瀛的新任国王,就已经开始了前来翰北关祝贺的西行之旅。
当然,京城的皇宫里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不过,他们开始的只是阴谋。
早在前朝圣上东方毓凰,也就是李儒芳退出皇宫,返回翰北关时,那东方宇文就被他女儿,也就是当今的圣上从天牢里接了出来。
早都对前朝圣上恨的牙根儿痒痒的东方宇文,岂能善罢甘休?其实,前朝圣上还没禅位时,就有心腹大臣劝谏过要把那东方宇文给处置了,要不然留着终归是个祸害。
前朝圣上自然明白这些。不过,她考虑到,要是在她禅位前处置了东方宇文,那必然会拉仇恨。
除非她斩草除根,将东方宇文那一家,甚至他们的九族都诛杀了。否则,只要东方宇文还有后人,甚至有亲戚,都有可能会替他们报仇。
只是,她作为东方宇文九族之内的亲戚,那真要诛杀,岂不是连她也要诛杀?
另外,她要是将即将继位的大函储君杀掉。那岂不失信于天下?
再说,她禅位后,必然会得到新皇帝的疯狂报复。那样,对她,对家人乃至整个帝国都是很不利的。没准儿还会引发新的内战。
那可是她,以及家人,帝国臣民们所不愿看到的。只是,她不处置那东方宇文,就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后患。不过,李儒芳并不惧怕东方宇文那自负,又刚愎自用的祸害。
就算他亲自动手玩阴的,她也有能力进行应对。就像她从京城来翰北关的这一路所遇到的各种暗杀等,都在她的精妙布置下沉着应对了。
至于,那东方宇文怂恿他女儿,也就是当今皇上利用权势玩阴的,她李儒芳也坚信在,她的精心布置下,在她的心上人李儒虎,以及众亲信的全面保护下,相信他们也有能力沉着应对。
前一世的谚语说的好,多行不义必自毙,欲让他们灭亡,就先让他们疯狂。那就让他们闹腾去。等到他们的累累罪行暴露于天下时,就是东方宇文他们那一行人灭亡的时候。
就算那东方宇文利用女儿的权玩阳谋,李儒芳也相信她的旧部大臣,特别是对她忠心耿耿的那些大臣们都会极力阻止。事实也证明了她李儒芳的自信。
那这次,新皇帝破天荒的派人来给她李儒芳送贺礼,很可能就是那祸害东方宇文怂恿她女儿,当今圣上玩的阴谋。
行,既然他们都在玩阴的,那她李儒芳也就不用顾及那么多了。很快,她派往京城的亲信骨干就都传回了信息,果然如她李儒芳所料。
那东方宇文不仅出狱,官复原职,并且还在京城大肆拉拢收买人心。当然,他也不会放过,打击排除异己的机会。因此,现在的京城,早都被东方宇文那些人给搞的人心惶惶、民怨沸腾。
那她李儒芳的亲信,想查清东方宇文那一伙人的恶行,还是轻而易举的。并且还查清了,东方宇文不仅怂恿女儿抓住她李儒芳举行婚礼大典的机会,进行报复。
并且还制定了,要趁机将她李儒芳,以及她的心上人李儒虎,家人阿母、舅舅等一众前来参加婚礼的亲信骨干等都用那御赐的美酒,其实就是毒酒将李儒芳和她的家人们一网打尽。
一向处事不惊的李儒芳,看到亲信从京城传来的密报,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她倒不是害怕,而是被东方宇文那些人的恶毒和疯狂,以及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给惊着了。
不过,到底是做过圣上,见过世面的人,这些震惊在她李儒芳身上,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重新恢复了沉着冷静后,就边暗自斥责着东方宇文,将和他不共戴天,边赶快去安排应对东方宇文的谋杀。
随着新任东瀛王和来道贺的众文武大臣的到来,被收养后改名李儒芳的前朝圣上东方毓凰和李儒虎的婚礼大典如期进行。
尽管举行婚礼的地方在比较荒凉的大草原。但这毕竟是前朝圣上,当今共认的天下共主和前朝国舅爷,当今威震西北的大统帅之子的婚礼。
并且还有众多的将帅,前朝的大臣,当今的要员、将帅,以及翰北关附近的达官贵人等都或坐着轿子,或坐着马车,或骑着战马纷纷从四面八方齐聚翰北关。
本来满是沧桑的巍峨翰北关,现在也由之前的灰姑娘被打扮成满是喜庆的花姑娘。
太阳刚升到头顶,来祝贺的人们就在布置一新的翰北关和营帐前,在鼓乐喧天的喜庆氛围中,在人们的载歌载舞中开始了她李儒芳和李儒虎的婚礼。
经过繁琐的婚俗礼仪之后,才到了喝喜酒的阶段。只见李儒芳朝亲信微不可查的使了个眼色,而她的亲信也微不可查的点头后就转身离开。
很快,新皇帝赏赐的宫廷御酒和李儒芳和丈夫准备的当地好酒就纷纷被搬了出来。
身着喜庆婚服,打扮的惊艳娇美的李儒芳走向众人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