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冒险的计策
书名:豫章世子会搞钱 作者:车兵君 本章字数:2452字 发布时间:2025-07-06



  毛德祖策马回应后,见王镇恶、檀道济等将往帐中走去,他虽不明所以,但众人面色沉重,且今日攻势受挫,料想多半不是喜事。
  
  两名甲士拉起帷幔,毛德祖缓步入内,只见皮甲满是尘土的裨将支支吾吾地述说道:“姚璞与姚河在河曲设伏,徐将军奔走,右翼大溃,冲散中军大阵,慌乱时徐将军坠马,被秦军所杀。”
  
  众将听闻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难以接受,如此轻易就败了,还如此凑巧让徐猗之重蹈徐逵之老路,莫非这振威将军号带有不详?玄学之说不胫而走,令众人寒凛。
  
  裨将言后,帐中静寂无声。无人敢触动刘裕那根沉落两年的心弦,一向敢言的刘义符也微微挺直了身子。
  
  稍顷,问话声打破寒意。“死伤几何?”
  
  裨将低头估算后说道:“朱将军撤至芮城后收拢溃军,城中约有两万人。”
  
  一战死六千,即便其中有辅兵、杂役充数,那也是活生生的人,攻城两日,双方死伤不过三千之,。六千在纸张上或许只是数字,若以偃师为例,一县千余户,五千口人上下,死六千人,相当于将县城屠戮殆尽。
  
  成王败寇,战死沙场与屠戮手无寸铁的百姓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刘裕缄默片刻,待平复胸腔气血后,便令裨将陈述战况前后经过。
  
  “朱将军几番号令,却止不住溃兵,他本想渡河南下,但薛帛领着麾下部曲千人错开徐将军的人马,东奔芮城,朱将军便随同……”
  
  听罢,徐猗之背上的大锅总算可以卸下了,若当真往南奔逃,死伤不知凡几,还好薛帛有“急智”,才不至于局面太过难堪。
  
  姚和都二人在蒲坂埋伏的兵马必然不多,多了便会被守军察觉,即便如此,在有骑兵的情况下,四散而逃的步卒也只能等死。
  
  这本就是佯攻之策,朱超石所辖并非精锐之军,抵不住溃势倒也合乎情理,只是消息来得突然,北伐至今从未有此败绩,算是开了个坏头。
  
  河东一战失利,却使潼关守军士气回升,局势再度陷入僵持。
  
  众将无暇哀悼徐猗之,迅速商讨善后策略。
  
  “主公,我曾与敬士攻占蒲坂,愿领兵北上支援朱将军。”檀道济率先请命。
  
  接着,刘荣祖、胡藩也纷纷请求出战。
  
  大败之后的军队暂不宜用,若要继续攻打蒲坂,需另派新军前往,否则,若尹昭与姚和都等出征河东,一旦主军被牵制,危急时再应对,恐难控制局面。
  
  此时,沉默已久的刘义符开口:“蒲坂秦军刚获胜,此刻攻城必败无疑,重蹈覆,。我认为应让朱将军驻守芮城,败军虽士气低落,但守城尚可,而河东秦军自保有余,不敢轻易反攻……诸位将军若欲渡河,不如进攻平阳。”
  
  众将对刘义符似有若无的提议态度各异,前日议事时,他欲令朱超石转攻平阳,已遭半数人反对,最终刘裕采取了折中方案。
  
  当前局势显而易见,从某种角度看,若早采纳刘义符的策略,或许不会遭遇此次失利。
  
  王仲德此刻也不再劝阻,平阳城不过数千守军,加上匈奴堡的八千人,派遣一位将领率领五千人马渡河,再携芮城的五千辅兵,攻下平阳绰绰有余。
  
  更何况,薛辩至今仍在族中观望,再加上“本地人”薛帛,攻打一座郡城并非难事。
  
  原本就有意此策的檀道济听后立即附和:“世子所言极是,秦军刚获胜,蒲坂防守坚固……”
  
  反对的声音愈发微弱,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附和声,连最初摇摆不定的毛德祖、谢晦等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如今攻克蒲坂不太现实,派一支偏师收复平阳郡倒是可行,辎重已运至河北郡,与其让两万士兵守城,不如进军平阳,更能发挥他们的作用。
  
  或许是因为刘义符对平阳志在必得,帐内气氛逐渐变得热烈,不再像之前那样冷冽刺骨。
  
  善后事宜安排妥当后,刘裕询问毛德祖:“两军隔河相望,捷报已传至潼关,依你之见,攻破潼关需多少时间?”
  
  毛德祖毫无保留地道:“一名守卒,能抵十名攻卒,每日厮杀下去,半月后……”
  
  谢晦问:“可否用火攻?”
  
  “要用火药?”
  
  “可行?”谢晦看向刘义符。
  
  却月一战,火药有成效,但也误伤不少士卒,那因爆裂损坏的楼船停靠在洛阳,修补后用于漕运。
  
  如今的火药是半成品,隐患大、量不足,杀伤性仅能破甲,要像炸药那样爆破城门城墙,是白日梦。
  
  对魏军有效,惊马与火势功不可没,用于攻城则相差甚远。
  
  “破门无用,火攻无需火药。”刘义符正色解释。
  
  “主公。”王镇恶出列作揖。
  
  刘裕观察着他的举止,随即问道:“镇恶有何计策?”
  
  “我近日常到岸边观察水情,水流平缓,若率水师西进,沿渭水航行,可绕过关城,直捣长安!”
  
  众将闻言一愣。
  
  虽然领水师入渭河看似简单,但这与刘义符、沈田子孤军深入、冒险行事有何区别?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刘裕缓缓站起,嘈杂声顿时止息。
  
  “胜算如何?”
  
  “七成。”
  
  “需要多少战船和士卒?”
  
  “五十艘蒙冲小舰,两千精兵。”
  
  天刚破晓,晨光透过黑色牛皮,洒在狭窄的甲板上。
  
  随着士卒们陆续登船,轻巧狭长的蒙冲微微晃动,激起了岸前的浪花。
  
  王镇恶打量着停靠在岸边的一艘艘船只,神情略显动容。
  
  数日前,他仅向刘裕请求五十艘蒙冲,而后者却从洛阳乃至豫州征调筹集,竟凑足了七十余艘。
  
  许多蒙冲原本无法使用,大多破旧不堪,然而刘裕能为他寻得七十艘可用之船,实可谓尽心尽力。
  
  一艘蒙冲,若甲板与两舷站满,约能载四五十人,舰船大小不同,大的能载六七十人,小的则载二三十人,再加上可支撑四五日的粮草辎重,足以装载三千配备刀戈弩盾的甲士。
  
  八百白直武士死伤近半,刘裕虽未将仅存的五百白直队交由王镇恶统帅,但所选士卒皆是北府兵精锐,加上百余名私兵,可谓是孤注一掷。
  
  若王镇恶此行战死或被擒,这三千精兵损失殆尽,其后果比河曲之败更为严重。
  
  养这三千甲士,足以组建三万常规军。
  
  当然刘裕最不舍的是王镇恶这位难得的帅才。因此,王镇恶所需之物,他竭力寻来,无论是舰船、兵士还是将领,都让其挑选,他本想让刘荣祖、胡藩一同随王镇恶西进,但王镇恶只选择了毛德祖。
  
  二人磨合一年多,相互间脾性与想法常常无需言语便能领会,在危急时刻应能有所作为。相比之下,刘义符要豁达得多,虽也有些忧虑,但并不多。
  
  刘义符本打算告诫几句,但想到事情并非绝对,最终没说出来,于是与刘裕等人一同到岸边送行。
  
  以水师进军,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将三千多人的性命作为赌注,如果王镇恶能直捣黄龙,攻克长安,那么潼关、蒲坂就会不攻自破。
  
  秦军主力驻扎在潼关、定城、蒲坂三地,姚泓征集的数万民军如同贼寇一般,虽然双方兵力看似相差悬殊,但若战术运用得当,以一当十也不是不可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豫章世子会搞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