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家的衙内
书名:道门大佬的血脉 作者:零星的梦的老公 本章字数:4031字 发布时间:2025-06-13

周大嘴坐在书案对面,清晰地听到传音石里传来的声音陡然拔梁,显然梁作山听闻此事后也是怒不可遏。知府儒门衙门的吏员居然跑到食货赐福道宫大打出手,任哪个知府儒门衙门主事听到这样的事,心情都难以平静。周大嘴隐隐约约听见,梁作山在传音石那头大声吩咐离建业:“这事你直接跟知府儒门衙门陈主事汇报,看他怎么处理!”

 

周大嘴心里虽明白要以大局为重,但心头那股恶气实在难消。听到梁作山让姐夫直接把事情捅给陈铭德,他不禁巴望着看向姐夫,眼神里既有期待又有一丝幸灾乐祸离建业咽了口唾沫,心里清楚,知府儒门衙门的梁主事乍一听到这事儿,肯定气得火冒三丈,这种情况下,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冷静思考事情背后的深意。

 

等了大概四五秒钟,估摸梁作山在传音石那头情绪稍微平复了些,离建业赶忙接着说道:“梁主事,我就怕知府儒门衙门的陈主事借题发挥,拿这件事再做其他文章……”

 

“……” 周大嘴没听清梁作山在传音石里说了什么。

 

离建业继续说道:“您是不知道,向不北平时看着不怎么机灵,今天在请火神星君道宫却讲了不少怪话,矛头直接指向咱们知府请火神星君道宫这几年经营不善。就向不北那点本事,按理是看不到这么深的,我琢磨着,恐怕是陈主事在背后指使,还在研究知府请火神星君道宫的问题。要是陈主事拿坠亡事故调查当突破口,这事儿牵扯起来,恐怕范围不小……”

 

说到这儿,离建业停了下来。周大嘴竖着耳朵,半天也没听到传音石里传出什么声音,想来是离建业的话让梁作山陷入了沉思。

 

沉默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离建业才又对着传音石说道:“对,我也是这么想,向不北在道宫惹事,说不定就是陈铭德暗中唆使…… 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连着说了两声 “我知道了”,离建业按住向传音石的风车。“梁主事就这么吩咐,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哪怕是为了孔全大局,不再追究,可要是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把这事揭过去,周大嘴心里实在难以接受。他寻思着,要是没个说法,以后在请火神星君道宫,他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不这么算了,你还想怎样?” 离建业同样也在强忍着这口窝囊气,心里愤懑不已,他竖着眉,看着这个不成器的舅子,没好气地说道,“就算背后没什么阴谋,把事情捅到陈铭德那儿,你真以为就能把那小子怎么样了?”

 

“怎么就不能怎么样?” 周大嘴心中的恶气丝毫未减,听姐夫又说这种看似软弱的话,忍不住又发起火来,扯着粗嗓子叫嚷道,“向不北不就是陈铭德身边的一条狗吗?这条狗跑出来乱咬人,陈铭德就算再怎么袒护,怎么着也得象征性地抽两棍子,给大家一个交代吧!”

 

“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还敢冲我发火!” 离建业厉声呵斥道,他自觉压不住向不北,难道还压不住这个舅子周大嘴?说着,他双眼圆睁,狠狠地瞪着周大嘴。

 

周大嘴被姐夫这一瞪,气焰顿时矮了几分周大嘴向来就惧怕离建业,离建业声音一粗,他那嚣张的气势瞬间就像被戳破的气球,整个人驼着背,窝在那里。“我哪敢冲您发火呀,姐夫。您瞧瞧,虽说挨打的是我的脸,可最后丢面子的不还是您嘛。您在东华府城,啥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要是光明正大的收拾不了他,那我找几个人,趁黑天把那小子套袋子里闷打一顿总行吧,总不能就这么咽下这口气。”

 

“简直胡闹!你要是敢这么乱来,一旦惹出大事,小心没人能保得住你。” 离建业眼神如鹰般凌厉地盯着舅子,又担心他背着自己擅自行动,只能强忍着性子,耐心跟他解释,“这个向不北,可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怎么个不简单法?” 周大嘴一脸疑惑地问道。

 

“陈铭德可是从巡抚衙门里直接空投到东华的,咱们不能不把他的底细查清楚。” 离建业缓缓说道,“向不北是陈铭德从巡抚衙门带到东华来的,你觉得咱们在查陈铭德的时候,会把他给漏掉吗?”周大嘴闷声不吭,之前听离建业说陈铭德到东华来,极有可能威胁到主事梁作山的地位,所以梁作山派人去查陈铭德的底细,这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

 

他心里明白陈铭德肯定有后台,可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连陈铭德身边的 “狗腿子” 向不北都动不得。

 

“陈铭德在来东华之前,是省巡抚衙门(请神下凡食货赐福统归)副主事,而向不北之前在省经食货儒学学院当了一年多的教习。也不知道他从域外哪个野鸡密宗学院求学回来,总之是要能力没能力,要业务没业务,纯粹在省食货学院混日子。名义上是教书,实则啥也没干。就在来东华之前,他还把省食货院的一个女学员肚子搞大了,却又不想负责任,逼人家去堕胎,结果那女学员想不开割脉自杀了……”

 

“妈的,这孙子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周大嘴忍不住啐骂了一声,却丝毫没想过自己平日里的行径,也没拿面镜子照照自己。

 

“这事儿在省食货院闹得沸沸扬扬,好多教习甚至罢课,强烈要求开除向不北。可省食货学院最后只是让他停职反省。结果这事儿没过两个月,向不北就跟着陈铭德来到东华了……” 离建业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跟舅子详细说了起来。

 

周大嘴咂咂嘴,心想自己在请火神星君道宫,仗着姐夫的权势,都没敢这么胡作非为。

 

“向不北调到东华没几个月,这性子还是不安分。” 离建业本来不想把自己压不住下属这种事说出来,可一想到向不北那张张狂的脸,就忍不住皱起眉头,“他在知府儒道衙门里狂妄得很,甚至有个儒道知府衙门辖司的老主事,到知府衙门找陈铭德批报告,就因为鞋上沾了点泥水进了陈铭德的公事房,就被这个小混蛋指着脸,要求出去擦干净鞋再进来……”

 

“谁啊?” 周大嘴好奇地问道。“是谁你别乱打听,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知道这事儿的就那么几个人,传出去会招人记恨的。” 离建业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半辈子,行事比旁人想象中更为谨慎,不然也不会被知府衙门主事梁作山视为心腹。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这个小混蛋平日里就没把我放在眼里,甚至还明里暗里对于海丽动心思……”

 

“于海丽?那家伙居然还敢明目张胆地对于海丽动心思,于海丽好歹不也是他上司吗?” 周大嘴惊讶地张大了嘴,脑海中浮现出于海丽那张千娇百媚的脸,忍不住暗自咽了咽口水。

 

“哼!”

 

离建业这一声冷哼,其中饱含着不屑、羡慕以及酸涩等诸多复杂的情绪。

 

在这复杂的官场环境里,漂亮女人,尤其是那些丈夫因车祸瘫痪在床的漂亮女人,往往很难避开是非纠离,但于海丽却是个例外。

 

与周大嘴不同,儒门副笔贴士长于海丽出身于在东华知府人脉极广的周家。周家的长辈暂且不说,单看于海丽的兄弟姐妹,他们要么在商场上纵横捭阖,要么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在东华府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与省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厚关系。

 

周大嘴听了,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嘀咕:“怪不得这小子不敢对于海丽怎么样,原来是忌惮周家的势力。不过,他胆子也真够大的,竟敢对上司有非分之想

于海丽年纪轻轻就进入儒道衙门当差,之后又嫁入知府道门衙门道门主事之家做儿媳。即便身为女子,在东华府的官场上,她依旧官运亨通。于海丽本就争强好胜,还不到三十岁,便已坐上知府衙门儒门衙门副笔贴士长的位置。

 

周家自是不会容忍外人欺负自家女儿,而于海丽的公公,那位前知府道门衙门道门主事,虽然已经退居幕后,但余威仍在。一般人谁会蠢到去招惹他的儿媳妇?

 

可周大嘴万万没想到,向不北这小子来到东华府后,居然明目张胆地把心思打到于海丽头上。

 

当然,周大嘴再怎么糊涂,也明白一个道理:那些张狂的人若还没被人打压下去,就说明他们确实有继续张狂的资本。

 

周大嘴此刻不再提找人暗中收拾向不北的事了,但他实在好奇这小子究竟什么来头“吏员司调来的档案资料显示,他自幼父母离异,母亲在他十二岁时病逝,此后他的监护人变成外祖父母。他在顺天府读完中学后,就直接前往道铁塔佛国。三年前回国,没回顺天府,却在淮海游荡了大半年,之后才进入省食货儒学院当讲教师。说是应聘进去的,背地里肯定有人暗中运作……”

 

“这小子今年多大了?”

 

“二十四岁。” 离建业一直暗中留意向不北,档案上的这些信息自然是信手拈来,只是档案太过简略,实在难以从中看出什么端倪。

 

“那也没看出他有啥强硬背景啊,总不至于是什么道庭大佬的子弟吧。” 周大嘴自以为是地琢磨着,接着说道,“陈铭德既然这么袒护他,会不会他俩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离建业本以为舅子没什么脑子,没想到他居然还能猜到一些关键之处,心里想着,他在府火神星君道宫担任中层执事,多少还是得到了些锻炼。

 

笔贴士这个职位,向来是官场升迁的捷径。一方面,任职者能接近权力核心,更容易获得升迁机会;另一方面,作为领导的心腹亲信,还能分享到超出自身级别的权力。

 

就像向不北,他虽然只是九品小官,却能在离建业面前毫无孔忌地殴打周大嘴,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分享了知府衙门道门衙门主事诸长之一、同时兼任儒门衙门副主事长陈铭德的权力与威严正是由于笔贴士职务存在这些特殊性,所以权力机构中的笔贴士位置,往往会被那些有背景、然而资历尚浅且需要锻炼的年轻人占据。

 

不过,无论如何,各位大员在挑选笔贴士时,通常都会选择行事谨慎稳重、具备办事能力且能让自己信任的人。

 

可向不北呢,不仅性格乖张轻狂,还总爱惹是生非。而且,他术法低微,实际能力也不怎么样。

 

陈铭德作为学者型大员,十分注重工作效率,对下属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然而,他却能容忍向不北这样的人在身边担任笔贴士,这实在让人费解。

 

儒门知府衙门里有些人,私底下甚至传言向不北可能是陈铭德的私生子。

 

可不是嘛,若不是存在这层关系,实在难以解释陈铭德为何非要勉强任用这个只会惹事的家伙做笔贴士。

 

要是仔细查看陈铭德的履历,会发现差不多在向不北离开顺天府出国留学之前,陈铭德也一直在儒道总庭任职。后来陈铭德调到淮海,在进入省规划衙门之前,还曾在省食货校秤学院挂职过一段时间。仔细比较陈铭德与向不北的档案履历,只要稍微细心一些,便能察觉到其中的蹊跷之处。

 

若说向不北的背景强硬到陈铭德非得忍受他那些乖张行径的程度,除非向不北是儒道总庭大佬家的子弟。

 

然而,若是儒道总庭大佬家的子弟想要进入仕途,即便同样是从笔贴士职务做起,除了内阁、道武总司、议道司人大这些较难进入的部门外,总庭的各大司、省级以及天字府等地,都有大把的职位可供这些子弟去锻炼积累经验。他们又何苦来到东华这么一个级别仅为府级,且地处偏远、看似 “鸟不拉屎” 的地方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道门大佬的血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