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京盯着考卷上最后一道论述题,笔尖在纸面上方悬停。题目要求分析《时间声学基础》第三章的量子谐振原理,但他的思绪却被另一件事占据——试卷右上角那个不起眼的奶酪酥饼简笔画。
他确定自己没有画过这个图案。然而笔触的弧度、收尾时那个习惯性的小勾,都和他平时随手画的完全一致。更诡异的是,这个图案是用一种特殊的蓝墨水画的,正是他最喜欢用的那种早已停产的墨水牌子。
“还有十五分钟。”
阿尔卡特教授的声音从讲台传来。她今天把灰发扎成了严谨的发髻,蓝色挑染几乎看不见。周望京抬头时,正好对上她若有所思的目光。
他低头继续答题,却发现自己的手不受控制地写下一串完全陌生的公式。这些公式他肯定没学过——笔迹是他的,知识却不是。汗水顺着太阳穴滑下,滴在考卷上晕开一小片蓝色的水渍。
“时间到。”
周望京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在试卷末尾签上名字。就在他交卷的瞬间,阿尔卡特教授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她的手指冰凉得不似活人。
“周同学,”她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考场瞬间安静,“能解释一下你袖口里的东西吗?”
周望京茫然低头,看见自己右袖口不知何时露出一小截纸条边缘。阿尔卡特教授轻轻一抽,一张写满公式的纸条被完整地拉了出来。
“这不是我的!”周望京脱口而出。整个教室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在他身上,灼热得几乎要在他的皮肤上烧出洞来。
阿尔卡特教授举起纸条对着光看了看:“有趣的是,这上面的笔迹和你的考卷完全一致。”她转向其他学生,“其他人可以离开了。周同学,请跟我去教务处。”
周望京的胃部绞紧。他机械地收拾文具,注意到前排的陆子明投来一个复杂的眼神,而教室后门的苏雨则死死盯着阿尔卡特教授手中的纸条。
走廊上,阿尔卡特教授的步伐快得惊人。周望京小跑着才能跟上,他的喉咙发干:“教授,我真的不知道那张纸条是怎么...”
“安静。”阿尔卡特教授突然拐进一条他从没注意过的狭窄走廊。墙上的煤气灯忽明忽暗,照出她侧脸锋利的轮廓。“看清楚了。”
她停下脚步,将那张纸条举到周望京眼前。在煤气灯的照射下,纸条边缘浮现出一圈淡蓝色的荧光——1947的字样。
“这是...”
“时间在跟你开玩笑,周同学。”阿尔卡特教授的声音突然变得年轻了许多,“或者说,有人在利用时间耍花招。”
她将纸条对折两次,塞进周望京胸前的口袋:“去找你的甜品社朋友。告诉他们你看到了‘蓝墨水’。”
说完这句话,她转身走进拐角处的阴影里。周望京追过去时,走廊尽头只有一扇紧闭的窗户,窗外是达芬学院著名的钟楼——钟面显示的时间是三点零七分,和他宿舍门牌号相同。
“周望京!”
苏雨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她气喘吁吁地跑来,逆时针走的手表在昏暗走廊里闪着诡异的绿光。
“阿尔卡特教授呢?”她抓住周望京的手臂,力道大得惊人。
“她...消失了。”周望京掏出那张纸条,“她说了些奇怪的话,关于蓝墨水和1947年...”
苏雨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猛地拉起周望京的手:“我们得回去。”
“回哪?”
“考场。现在。”苏雨按下手表侧面的按钮,表盘上的数字开始飞速倒退,“抓紧我,不要松手。”
一种强烈的眩晕感袭来。周望京感觉自己的内脏被拧成了一团,眼前闪过无数碎片般的画面——燃烧的壁炉、雪中的校园、一个弹钢琴的背影...当视野重新清晰时,他震惊地发现自己又站在了考场门口,手里拿着刚领到的考卷。
“这是...什么情况?”周望京的声音发颤。考场里的学生正陆续入座,一切都回到了考试刚开始的状态。
苏雨在他耳边低语:“你被陷害了。有人在你的袖口藏了纸条,那是1947年的一场考试作弊案的证物。”她的呼吸喷在他耳畔,带着一丝薄荷的清凉,“现在你有两个小时找出真相,否则历史会重演——当年那个被冤枉的学生最后从钟楼跳了下去。”
周望京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低头看自己的考卷,右上角那个奶酪酥饼的涂鸦赫然在目。
“我该怎么做?”
“正常考试。”苏雨塞给他一支普通的黑色水笔,“但要注意三点:第一,别用蓝墨水;第二,别在试卷上画任何东西;第三...”她犹豫了一下,“别相信任何人的笔迹,包括你自己的。”
考试铃响起。周望京回到座位,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答题。这次,他刻意改变了答题习惯,把字写得比平时工整许多。每写完一题,他都会偷瞄四周——陆子明在第三排转笔,林小满坐在角落快速书写,而苏雨的位置空着。
当写到最后一题时,周望京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监考的阿尔卡特教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陌生的男教师,正低头翻看一本皮质笔记本。
周望京悄悄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的考卷边缘不知何时又出现了那个奶酪酥饼涂鸦——尽管他确定这次绝对没有画过。更可怕的是,涂鸦正在缓慢地“生长”,蓝墨水线条像有生命般在纸面上延伸,逐渐形成1947的数字。
他当机立断,在交卷前撕下了那一角试卷塞进口袋。走出考场时,陆子明从后面追上他。
“刚才怎么回事?”陆子明压低声音,“阿尔卡特教授突然离开,说有人举报考场异常。然后我看到你的试卷...”
“你看到什么了?”周望京警觉地问。
陆子明犹豫了一下:“你的答案...在变化。前一秒还是量子谐振的公式,下一秒就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内容。”他掏出手机,“我偷偷拍了照。”
照片上,周望京的考卷确实写满了工整的答案。但随着他滑动查看不同时间的连拍,那些字迹竟然真的在缓慢变化——最后变成了他完全不认识的复杂公式,署名处甚至自动签上了“Lydia Chen 1947”。
“莉迪亚·陈...”周望京想起甜品社那份名单上被反复划掉的名字,“苏雨的‘祖母’。”
“还有更奇怪的。”陆子明放大照片的一角,“看这个。”
在考卷边缘,除了那个奶酪酥饼涂鸦,还多了一行几乎透明的小字:“图书馆禁 书区 B-1947,记住蓝墨水。”
甜品社活动室里,五人小组围着那张被撕下的考卷残角。林小满用滴管将某种试剂滴在纸面上,蓝色涂鸦立刻变成了深紫色。
“这是1947年特制的墨水,”她推了推护目镜,“含有微量的钋元素,当时用来标记重要文件。”
沈墨翻着她的心理学笔记:“达芬学院1947年确实发生过一起作弊案。一个叫莉迪亚·陈的女生被指控偷考题,后来证明是教授栽赃。”她停顿了一下,“那个教授姓阿尔卡特。”
周望京猛地抬头:“现在的阿尔卡特教授是...”
“他的孙女。”苏雨突然出现在门口,手里捧着一本厚重的古籍,“家族传统——每一代阿尔卡特都会在达芬学院任教时间声学。”
她将古籍放在桌上,翻到夹着丝带的一页。泛黄的纸页上是张老照片:一群学生站在钟楼前,其中那个亚裔女孩的面容和苏雨有八分相似。照片下方用蓝墨水写着“时空味觉研究会,1947.12.24”。
“我们需要去图书馆禁 书区。”苏雨的手指轻抚照片上那个酷似阿尔卡特教授的男人,“那里藏着真相。”
陆子明吹了声口哨:“禁书区需要校长亲笔批条。”
“不必。”孙子楚从书架后转出来,手里晃着一把铜钥匙,“历史系特权。”
深夜的图书馆禁书区比想象中更阴森。高大的橡木书架投下蛛网般的阴影,空气中漂浮着陈旧纸张和皮革装订线的气味。周望京举着手电筒,按照照片背面的编号找到了B区1947架。
“找到了。”林小满抽出一本包着黑色书皮的档案,封面上烫金的“考试异常事件”几个字已经斑驳。
周望京接过档案,刚翻开第一页,一张考卷就滑落出来——和他今天答的那份一模一样,连边缘的奶酪酥饼涂鸦都分毫不差。署名处清晰地写着“莉迪亚·陈”,日期是1947年12月20日。
“这不可能是巧合...”周望京的声音哽在喉咙里。他翻开档案内页,里面详细记载了当年的事件:莉迪亚在期末考试中被发现携带“未来答案”,教授指控她偷题,但调查显示那些答案比正式考题早出现了三天。
档案最后一页贴着一张发黄的剪报,标题是《天才女生离奇坠楼,遗书称“时间错了”》。报道旁边有人用红笔画了个诡异的符号——一个咬着自己尾巴的蛇,形成莫比乌斯环的形状。
“时间闭环。”苏雨轻声说,“莉迪亚发现了达芬学院最大的秘密——某些考试题目会周期性地重复出现,因为它们被刻在了时间的褶皱里。”
就在这时,周望京的手电筒突然照到书架深处的一个金属反光。他弯腰查看,发现那是一个小小的铜制盒子,上面刻着“LC”两个字母。
盒子里是一支蓝墨水的钢笔,笔帽上缠着一张纸条:“当你能读到这行字时,时间已经出错了。——L.C. 1947.12.24”
周望京刚拿起钢笔,整座图书馆突然剧烈震动起来。书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古籍在空中飞舞却不下落,仿佛时间突然静止。在混乱中,他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禁书区尽头——灰发,蓝色挑染,手里拿着一本打开的笔记本。
阿尔卡特教授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找到答案了吗,周同学?时间不多了。”
震动停止时,周望京发现自己独自站在完好无损的禁书区里。B-1947书架上空空如也,只有那支蓝墨水钢笔还攥在他手中。笔身上刻着一行小字:“307号房客,请拯救那个弹贝斯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