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于扬那边几乎是快要完成了。
于扬看着还未开始动手的王甜娇,眼里流露出轻视她的情绪。
王甜娇捏着下巴,思考着。
目前能识别毒性的方法中,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修者的灵力。
可摆在她眼前的难题是,她不能注入自身的灵力。
一旦使用,她的那个秘密就会泄露出去。
王甜娇沉浸在思考中。
她盯着绿草,一定有其他的方法,再想想,一定有什么地方她还没有想到。
王甜娇仔细观察着,突然注意到空无一物的叶片底部。
其余的叶片表面都被一层白色粉末覆盖住,而只有那里,因为在角落,没有被白色药物干扰。
王甜娇高兴地笑了,她找到突破口了。
她拿出储物袋,从里面取出一根银针,先是用银针扎了一下沾着白色药物的叶片,而后又用另外一根银针扎一下没有白色药物的叶片。
她观察两根银针的变化。
然后又取出两根银针重复上面的步骤。
她将四根银针依着制作顺序摆成一排,分别贴上标签为甲乙丙丁,然后将甲乙分成一组,丙丁分成一组。
王甜娇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包药粉,往其中一组银针中倒入药粉。
随后她用纸片沾取了一些叶片上的白色粉末倒入标号为丙丁的银针上。
让它们静置几分钟,王甜娇拿出纸笔记录着银针的情况。
于扬观察着王甜娇那边的情况,见她用着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不三不四的方法,心中嘲笑对方。
她看清楚王甜娇的操作后,更加确信对方身上没什么本事,心中越发瞧不起王甜娇。
不过,她眯起眼睛,盯着王甜娇变快的速度,她有了一丝威胁。
于扬加快手中的动作。
她要完全胜过王甜娇。
两人在台上全力比拼着,下面的人像看好戏一样,看着两人的比拼。
李乐琪握着拳头看着王甜娇。
耳环女几人则暗中为于扬加油打气。
于扬做好笔记,得出结论时,挥笔写下,然后快速地按下旁边的铃铛。
下一刻,王甜娇也按下了她那处的铃铛。
两人转头相视,又同时调头。
为避免旁人干扰,结果是要写在本子上的。
两人将各自的本子交给夫子。
因为于扬率先完成,所以夫子先看的她的结论。
夫子看着上面的内容,欣然地点头,“不错。”
“观察仔细,论证充足,结果正确。”
他满意地看着于扬,赞美道:“不错,不愧是丹药门的优等生。”
“谢夫子夸奖。”她得意地看向王甜娇,“夫子,还有王师姐呢,她的结果也出来了。”
夫子有些怀疑地看向王甜娇,他刚才也看了她的操作,太过不寻常,也非他所讲授的内容,他不是很相信她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他早已在心中下定了结论,她肯定会输。
夫子不上心地看着她写下的结论。
他本来散漫地摸着他的胡子,在看到她的内容时,他停下了动作,神情变得专注起来。
夫子先是摇摇头,后又不太相信地仔细看起她的步骤来,最后神色复杂地捋着胡须。
他不发一言,就那样看着王甜娇的本子,他的样子看着不是很急着公布结果,可台下打算看王甜娇乐子的人却等得着急了。
“夫子,她的结果如何?你快公布啊,别吊我们的胃口了。”耳环女在台下催促着夫子。
“她的结果也是正确的。”夫子从本子上移开视线,激动着看着王甜娇,询问她,“孩子,你,是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见夫子如此态度,于扬不可置信地看向王甜娇,她脱口而出,“不可能。”,声音虽少,但也足够震惊。
底下人脸上惊讶,更多地是不相信。
“夫子,你看错了吧。”
“我质疑,夫子,她肯定作弊了。”
台下一男子站了出来,“请问夫子,她的步骤与夫子所讲的内容没有一处相同,我等甚至闻所未闻,更不用说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我怀疑王甜娇作弊。”
“对,她肯定作弊了,说不定就是抄袭于扬的。”
“你胡说。”李乐琪站了起来,“我师妹只比于扬晚一步,哪里来的时间抄袭于扬的。”
她对着夫子说:“再者,我师妹若使用了偷窥术,夫子定当能查出来,当场就会指出我师妹,怎么能容许她去偷窥别人的答案。”
李乐琪言之凿凿,她甚至搬出了夫子作为见证人,堵得那些人面色变红,与她争吵了起来。
夫子抬抬手,“大家稍安勿躁,她的结果确实是正确的,这是她的笔记,大家看了便知道了。”
人们围观上来,从夫子手中接过她的本子,并且将她的答案与于扬的一一对比。
步骤不一样,但结果却一致。
而且王甜娇比于扬的结果更好一些,她在结尾处写着,此草的毒性在中等偏下,另外她还附上一条建议。
‘此种类型草株适宜生活在酸性土壤中,该盆土质偏碱性,需更换。’
他们面面相觑,于扬也看了王甜娇写的内容,看后她的脸色黑了一大片。
王甜娇比她的还要全,于扬不甘心地看向王甜娇。
李乐琪挤进人群,看到王甜娇的字迹,不禁自豪地挺起胸膛,看向被啪啪打脸的其余人,弯起嘴角。
夫子走到王甜娇身边,“孩子,你告诉老夫,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出来的?”
随着夫子的开口,其余人看向两人这边。
顶着众人试探的目光,王甜娇向夫子颔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回夫子,我用了对照与对比的方法,两两相较,再反推就得出来了,而且过程我都一一详细记录在纸上,夫子若觉得地方不妥,学生都会为夫子一一解答。”
夫子点点头,了然明悟,“是了,只有你说得那种方法才能在不依靠灵力的情况下判断出它的毒性。”
“但这种方法老夫并未讲过,你是如何得知的。”
“这种方法我是在一本《佰草集》中看到的,位置在书中第三卷第六十五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