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从人群里钻了出来,满脸惊愕地问道:“李铭,你成家了?”
此人正是李铭的小叔李七,只见他额头布满汗珠,裤脚高高挽起,草鞋上沾满泥巴,显然是刚从田里劳作回来,本想在门槛处喝点水歇一歇,听闻李铭坐着马车归来,水都顾不上喝,碗随手扔在门口,就急匆匆赶了过来,谁料刚到附近,就听到李铭亲口说出自己第四次科举落榜的消息,李七顿时感觉一口气憋在胸口,还没缓过神,又被李铭接下来的话说懵了。
李铭深知,婶婶因他多次落榜还执着科举烧钱而没少抱怨,但小叔待他着实不错,每次都不顾婶婶哭闹,偷偷塞钱给他读书。
李铭回应道:“嗯,小叔,婚书已在府衙领好,只是还未拜堂,特意回来听听您和大伯的想法。”
李铭此前数次落榜归来,皆是垂头丧气,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露面,然而此次,他却站在家门口,情绪颇为稳定地向大家解释着情况,不知是他已然习惯了落榜的结果,还是因刚娶妻的喜悦冲淡了失落。
李七在最初的惊讶过后,忍不住仔细端详起李铭的娘子。
初见之下,只觉这姑娘容貌出众,他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如此标致的人儿,再瞧她的穿着打扮,李七暗自松了口气,好在只是比自家人稍好一些,看来并非出自大富大贵之家,毕竟自家侄子虽说此次科举又失利了,但好歹是个读书人,平心而论,娶城里普通家庭的姑娘,也不算高攀,如今两人已领了婚书,想必女方家庭也是认可的。
想到这里,李七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好。”
“你这小子,娶妻这么大的事,都不跟我和他大伯说一声。”李七接着道,“不过这也是桩喜事,这几天咱们得合计合计,办个酒席,好好热闹热闹。”
李七不再提及科举落榜之事,让李铭带着娘子先进屋,又招呼门外围观的众人散去,想着侄子即将办喜事,李七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意。
村里其他人听到李铭的话,都大为震惊。
“阿七,这真是你家侄子的媳妇?”有人问道。
“这姑娘长得这么漂亮,还是府城人,怎么会看上你家侄子呢?”的确,张安然虽穿着朴素,可她是府城人氏,模样又似天仙下凡,而李铭,科举费用都要他人资助,还落榜了四次,是个穷困潦倒之人,这姑娘究竟看中他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他的模样?
听到众人这般议论,李七有些不悦。
“话可不能这么说。”他反驳道,“这姑娘长得好看,可我家侄子也有优势,他是个读书人,身材高大挺拔,长相俊朗,这样的好姑娘,配我家侄子也不为过吧。”
吵闹了半天,确定这件事是真的后,村里人也逐渐散去。
李七也回到屋里找自己的妻子刘氏。
刘氏微微皱眉,满脸疑惑地问道:“你家侄子又落榜了,怎么这次你看上去还挺高兴的?”
李七脸上洋溢着笑容,乐呵呵地说:“因为还有个好消息,誉仔和一个小姑娘在府衙领了婚书,咱这几天得帮他把拜堂酒席办起来。”
刘氏一听,着实吃了一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婚书?李铭那婚事,之前不是说好了,要是这次再落榜,这门亲事就作罢吗?”
要知道,李铭原本有桩娃娃亲,对方早就有意退婚,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借口来退回先前这边送过去的纳彩礼,于是,他们便不断提高彩礼的要求,想让李铭这边知难而退。
这次去考府试前,那家人终于按捺不住了,说李铭老是考不上功名,白白耽误了他们家姑娘的青春,这次要是还考不上,那彩礼就不退了,就当是给他们家姑娘的赔偿。
听到这儿,刘氏下意识地就往不好的地方想。
说起这事,李七也是满心的不痛快,那家人就是瞧准了侄子孤苦无依,仗着势大,要不是有他们这些亲戚在后面撑着,怕是还要把退婚的责任都推到李铭身上。
“哼,别提那家子。”李七接着说,“誉仔的娘子可是府城人氏。”
“那叶家可比不上!”刘氏却冷笑一声,“叶家都看不上你侄子,人家府城的姑娘能看得上?该不会是被人骗婚了吧?”
李七一听就急了,板起脸说道:“你这做婶婶的,怎么说这种话?人家姑娘长得可漂亮了,能骗誉仔什么?”
李七实在不想和刘氏再多说,反正她的话听着就不顺耳。
“算了,反正婚书都领了,咱们家和大哥家里都出点钱,把这酒席热热闹闹地办了。”
又是钱!刘氏把头一扭,直截了当地说:“没钱!”
“去年的收成全换成银子给他赶考了,结果又落榜了,现在哪还有银子给他办酒席?”
李七也知道这事确实棘手,态度软了下来,好心劝道:“也不用太多,最多今年过年我不做新衣服就行了,誉仔家里就他一个人,成亲这么大的喜事,咱们做叔伯的,哪能不管呢?”
刘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反正我是没钱了,别说今年过年的新衣服,往后几年的新衣服,你都早早搭进去了,真要钱,你找你大哥要去!”
读书本就是个烧钱的事儿,李铭家里就他一根独苗,地里的活全靠亲戚朋友帮忙,这些年,大家不仅白干活,还贴了不少钱进去,可这功名就像个遥不可及的梦,始终没能考上。
如今成亲办酒席,还得自家掏钱,刘氏越想越气,直接和李七吵了起来,最后让李七去找他大哥想办法,毕竟这侄子做什么事,两兄弟一直都支持。
李七被刘氏连连拒绝,也只能先作罢,想着去找大哥商量商量,毕竟嫂子比刘氏明事理,应该会同意这事。
刘氏见李七出门,自己也跟着气呼呼地出了门,想找几个关系好的妇人唠唠八卦,平复一下心情。
路过村长的家,得知村长家的媳妇正在家里和村长媳妇聊天,刘氏便径直走了过去。
村里唯一一栋青砖大瓦房,那就是村长苏大富家。
到了门口,刘氏没急着进去,站在门外喊了几声。
她这人虽然性子泼辣,但心里清楚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得罪不起,村长家在村里最有钱,全村人对他们都很客气。
刘氏刚站定,就看见村长苏大富的老婆陈氏正巧从里面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来唠嗑的婶子。
“这是要去哪?”刘氏看她们要出门,好奇地问,不知为何,她感觉今天陈氏看自己的眼神,比平时热情了许多。
陈氏笑着回答:“听说誉仔带着娘子回来了,他家好久没人住,我想着去帮忙收拾收拾。春梅她们来我家闲聊,说没事干,也要一起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