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正展示话本时,有个打扮入时的公子阔气地说:“伙计,这两种话本各给我来五本,我拿回去送人。”
一下就花去七两银子,还送了两种美人画笺,加上十本话本,这价钱平时或许只够买两幅画。
阿正高兴地应下,给公子包好十本话本与二十张美人笺,注意另外两种画笺不送,其中一种是李铭登记诗句送许学政的贤师讲学图。
那公子把没送的两种画笺也买了些,有的钱不够就只买美人笺,还有几个同窗凑钱把话本和画笺都买下。
最先出去的人引来外面人关注,有人问美人笺是否与门口画卷美人一致。
那买了十本话本的公子最早出来,得意地站着炫耀,说美人笺和门口画卷美人一模一样,话本里美人图更好,还大方打开一本话本展示美人图,却又小气地只让众人看一眼就合上,还说下月有新话本和对应美人笺,到时候再来,随后喜滋滋地走了。
众人虽只看一眼,但也觉得美人笺和门口画卷美人图差不离。
那些大书屋,即便推出类似的画像,也难以保证每张都完全一致,毕竟就算同一个人写相同的字,也做不到每个字都毫无差别。
然而这里的美人图,却做到了每张几乎都一模一样!还没能进入店内的人们,此刻心里的期待感愈发强烈了。
一批客人出来的差不多了,店家便又放进去一批,在店外目睹这般热闹场景的李铭,面带笑容地对张安然说:“看样子这生意还挺不错的。”
“咱们绕到后面进去,到内室里瞧瞧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张安然回应道。
其实在最初得知李铭这个新技术的时候,张安然就已经大致猜到它会很受欢迎,所以此刻眼前的盛况她并不感到意外,她一直坚信,李铭搞出来的这个新鲜玩意儿,肯定能赚不少钱。
随后,两人从人群后方绕过,来到后门,接着走进了内室。
只见店里,齐三郎正飞速地拨弄着算盘,忙着收钱找零。
期间,不断传来众人各种各样的赞美声,听到这些,李铭心中那块一直压着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在他看来,只要生意好就行,毕竟这家书屋是他分期付款买下来的,每个月都得支付一笔购买店铺的费用,要是赚的钱不多,别说养活他们两个人了,估计连还钱都成问题。而且当初付首付的钱,还向张老头借了不少呢。
李铭满脸喜悦地对张安然说道:“照目前来看,这一个月内应该就能先把爷爷的钱还清了。”
“过几天咱们回村,这两天还得麻烦你再画两份新的美人图出来,等我们回来后,就能第一时间推出新的话本子了!”
李铭在院试中拔得头筹,成为案首,按照惯例,他定是要回村里祭祖,向祖先告知这份荣耀。
祭祖完毕,紧接着就该筹备他与张安然的婚礼事宜了。
两人相处至今,感情愈发深厚,亲密无间,此时举办婚礼,完成正式仪式,可谓是水到渠成。
等这些大事都操办妥当,李铭便能安心回到府城,进入府学深造。
而且,如今书屋的生意异常火爆,远超预期,这让他彻底没了钱财方面的烦恼,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李铭心情舒畅,张安然也由衷地高兴,这段时间李铭承受的压力,她都默默看在眼里。张安然觉得自己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还尽全力帮了李铭不少忙。
然而,很多事情终究只能李铭自己扛,张安然就算有再大的本事,有些地方也爱莫能助,毕竟技术类的事务,还有李铭读书的关键环节,她都无法代劳。
张安然宽慰道:“爷爷的钱不用着急还,他老人家藏着不少积蓄呢,不差那几十两。”
“如今书屋生意这么好,更该把钱留着完善经营,扩大规模。”张安然这番话入情入理,倒显得李铭有些急于求成了。
李铭连连点头称是:“你说得对,书屋生意红火,爷爷的钱迟早能还上,晚个一两个月无妨。”
李铭心里已经开始规划书屋的未来,想着等从村里回来,一定要买个书童,店里也得再招两个伙计,给印刷师傅打下手,还要增加其他店员。
而且随着业务拓展,生产数量必须增加,各种成本也会相应上升,等资金更充裕些,他还打算扩大书屋规模,甚至开个分店,把生意做到其他地方去。
虽说开分店的计划还有些遥远,但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么一盘算,处处都需要花钱,看来赚得越多,要支出的也就越多,除非经营模式完全成熟,不然营收越高,成本也会越高。
不过,就目前的销售情况而言,李铭已经十分满意了。
李铭还想到张安然作为书屋御用画师,为书屋立下汗马功劳,便说:“对了,你这个画师功劳不小,我得给你开一份工钱。”
书屋的经营,除了技术和经营方案需要费心思,其余大多事务都是张安然在打理。
张安然浅笑嫣然,问道:“给我开工钱?那夫君打算给多少?太便宜的可请不动我。”
李铭犯了难,思索片刻后说:“看来工钱是给不起了,只能把书屋的营收都交给娘子,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只盼娘子每月给我一百文钱零花,让我在下学回家路上能给你买点甜点。”
张安然被李铭的话逗得眉眼弯弯,笑道:“行,每月给你一百文,剩下的钱我收着。”
外面的书屋生意热火朝天,两人在内室却仿佛置身一方温馨小天地。
到了中午,书屋里的人群虽没有早上那般拥挤,但仍有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
帮忙的人只能分批去后面吃饭,李铭让人从附近酒楼打包了不少好菜当作工作餐,让大家吃饱喝足后再干活。
齐三郎向李铭汇报早上的营收情况:“话本子库存不多了,这两日工坊还得继续生产,美人笺库存也所剩无几,过两天也得再生产一批。”
陆山和陆河兄弟最近一直加班加点干活,即便李铭给他们的奖励不少,可再多的钱也架不住身体疲惫,最近他们每天上工都带着明显的倦态。
李铭听后点头说道:“我让他们找两个学徒来帮忙,这两天你也留意物色一下,要是有合适的,就留下来,给他们开些工钱。”齐三郎应下,他一上午吆喝下来,嗓子都哑了。
李铭又关心地说:“你嗓子不舒服,明天要是有需要吆喝的活儿,分一些给别人,再让人去买些润喉的草药回来煮着喝。”
齐三郎乐呵呵地回应:“多谢东家体谅,我知道了。”
说完,他拿出小本本,舔了一下笔头,记录下李铭的话,李铭探头看了一眼,见虽然齐三郎用手拿着本子,但字迹还算清晰。
齐三郎年纪虽小,模样看着也稚嫩,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李铭发现他学习能力很强,头脑灵活,领悟能力也极佳,自己说的大部分事情,他都能一点就通,复杂些的稍作解释也能明白。
上一次让李铭如此感慨的,正是张安然,安排妥店里诸事,李铭与张安然才踏上归家之路,打算抓紧处理手头事务。张安然手中尚有两张美人图待完善,李铭也还有两本话本子未完成。
回到家中,一片寂静,张老头的身影不见踪迹,不过,张老头素爱四处溜达,不在家本是常事,李铭并未在意。
小两口走进书房,各自占据一张书桌,便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