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府的管家受老爷嘱托,亲自去送银子。经过一番打听,得知李铭仍在府城,住在一处寻常民宅里。
管家带着银两上路,途中路过一座挤满人的书屋,他好奇地探出头去张望,瞧见门口挂着幅硕大的美人图,不禁心里一动,想着等回来时定要去看看。
马车夫扬鞭催马,高声吆喝,总算穿过那熙熙攘攘之处。
不多时,马车在一处普通民房前停下。
管家下车,上前敲门,随后安静地等在门外。
房门很快打开,李铭出现在门口,看着眼前陌生的面孔,眼中满是疑惑:“请问你找哪位?”他刚从书屋归来,正与张安然在书房忙碌。
管家见眼前年轻人眉目清朗,透着股儒雅气质,心中认定这正是自家老爷要找之人,于是微笑道:“在下是许府管家,不知阁下可是姓李铭?”
李铭微微点头:“正是在下。”
随即将管家请进家门。
“不知许管家此番前来,所为何事?”李铭一边引着管家往里走,一边问道。
管家跟在后面,缓缓说道:“我家老爷差我来给李公子送些物件。”
两人进屋,此时张安然还在书房忙着,张老头未在家中,齐伯一家也去书屋帮忙了,屋里静谧无声。
李铭请管家落座后,便忙活起来,要给他沏茶。
只是李铭平日少饮茶,家中也未备茶叶,好在张老头有,他便从张老头的茶台上取了茶叶。
管家环顾四周,见这屋子虽整洁,但一个秀才上门,竟要自己动手沏茶招待客人,可见家境着实一般,难怪老爷吩咐带钱过来资助,这般家境,想要在科举之路上顺遂,确实艰难。
管家接过李铭递来的茶水,笑着道谢,然后掀起茶碗盖,轻轻撇去浮沫,啜饮一口,这一口下去,满嘴茶香氤氲,管家猛地瞪大双眼:“这……这茶叶……”
“莫不是明前茶?”管家心中诧异,自家老爷身为提学官,主管一方科举,权势颇重,所到之处备受追捧,家中珍宝无数,自己作为许府管事,尝过不少好茶,可李铭这茶,却让他惊叹不已,那明前茶芽头细嫩,毫毛毕现,汤色澄澈明亮,分明是茶中珍品。
李铭泡茶手法却极为粗陋,只是简单地用开水冲泡,毫无章法,即便如此,这茶水仍让管家唇齿留香,他不禁讶异地看向李铭:“李公子家中这茶叶,当真不凡。”
李铭笑道:“我素日不常喝茶,也辨不出优劣,管家若是喜欢可以送管家一些。”
管家听他这般说,猜想这茶或许是别人送与李铭的好东西,只是李铭家境贫寒,不识此茶珍贵,但自己此番是来送钱的,若帮自家大人收礼,定然不妥,要是被老爷知晓,少不得一顿责罚。
管家摆摆手道:“倒也不必。”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造型精美的木匣子,放在李铭面前。
“这是我家老爷赠予李公子的礼物,以庆贺公子此次院试夺得案首,老爷十分赏识公子的才华,赞公子文章写得妙极。”
“老爷还说,希望公子明年乡试竭尽全力,争取联捷。”
许学政身为提督学政,竟给一个小小秀才送来贺礼,这的确罕见。
李铭又惊又喜,赶忙起身道谢:“多谢学政大人厚爱。”
管家笑容和蔼:“我家老爷还言道,若公子明年高中举人,说不定明年年底便能奔赴京城,到时候说不定能见面。”
毕竟中举之后,最多庆祝一二个月,就要启程赴京。
李铭郑重回应:“学生明年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学政大人期望。”
礼送完后,差不多就该走了。
不过许管家倒是挺喜欢李铭家里的茶叶,于是又给自己续了一杯茶,只是他看着李铭那沏茶的手法,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觉得这么好的茶叶被这样随意对待,实在是太可惜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可当茶喝到嘴里,那股清香在舌尖散开,许管家又觉得这一遭倒也没白来,茶水渐渐见底,许管家知道自己也该离开了,他缓缓放下茶杯,正准备起身告辞。
就在这时,外面那扇没上锁的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一道熟悉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没锁门?这是在堂屋里坐着呢?”原来是张老头。
张老头一大早就去找许学政了,回来的路上还特意拐到去买了一只李记的烧鹅。
回到家发现大门没反锁,心里琢磨着家里肯定来了客人,便喜滋滋地一边往里走,一边大声喊着:“我买了李记的烧鹅,今晚加餐喽。”
进屋后,他的目光正好和许管家对上了,两人早上才在张府见过面呢,那张裱好的画笺就是许管家让人送进去的,没想到这才下午,两人又碰面了。
许管家心里清楚,虽然谈话的时候老爷把左右都屏退了,这老头子看起来穿得也挺普通的,但是老爷接待他的时候可是按照贵客的礼仪来的,所以这个张老头肯定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两人大眼瞪小眼地对视了一会儿,张老头笑眯眯地开口问道:“李小子家里来客人啦?”
许管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站起来,恭敬地拱手道:“东西送到了,我也得回去复命了,这就先走了。”
张老头依旧笑眯眯的,没有吭声。
李铭见状,赶忙说道:“我送许管家出门。”
许管家走出门后,和李铭道别,门外齐伯正站在那里,显然是刚从书屋回来的,他朝着许管家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进门把大门关上了。
许管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心里暗自思忖:“这张老头究竟是哪位贵人呢?看他和李公子相处得很熟络的样子,说不定会给一番资助,可要是他真的是贵人,老爷又何必巴巴地跑来资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