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还打算前往朱秀才的学堂,所以暂时没有下车,他掀开车帘,看到李源的脸色好了不少,这才放下心来。
“远哥,要是还不舒服,可就得去看看大夫了。”
李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我没事了,就是坐在车厢里,四周都是车壁,还晃晃悠悠的,有点不太舒服。”
李三等人先下了车,齐二郎先把李铭送到朱秀才的学堂,然后再折返回来给他们装东西。
不得不说,这样安排确实方便了许多,李铭心想,等到了府城,一定要多给齐二郎结些工钱才行。
朱秀才的学堂今日格外热闹,镇上的那些童生和秀才们,听说朱秀才教出了一个在院试中取得案首的学生,都纷纷前来拜访。
这两天朱秀才忙着接待众人,连课都没办法正常上了,只能每天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在学堂自习或者带回家去做。
今日,朱秀才的书房依旧聚满了人,李铭和方远以前上小课坐的位置,也被先来的人占住了,任凭别人怎么说,他们都不肯挪一下。
坐在李铭座位上的童生姓朱,是个中年男子,与朱秀才是同族。
朱童生得意地说:“我也沾沾苏案首的运气,说不定过两年我再去参加一次院试,也能考中呢!”
旁边有人无语地说:“你都十来年没考过了,还想去考啊?”
朱童生却不以为意,说:“我想着明年就来世兄这儿读书,跟着他学一段时间,世兄能教出一个案首,就算我天赋一般,跟着他努力一阵子,说不定真能如愿呢!”
这番话让在场不少人哭笑不得,不过也有一些人似乎有点心动,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能性。
朱秀才坐在主位上,满脸笑容地听着众人说话。别说其他人想沾沾运气,就连他自己都这么想呢!毕竟李铭在院试中能考到第一,这是他从来都没想过的,说不定真的有什么考运存在呢!
李铭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他一出现,朱秀才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眼里满是慈爱,说道:“回来了。”
说着,径直走过去,拉李铭坐到自己旁边的位置,自豪地向众人介绍:“这位就是此次院试的案首,李铭。”
虽说读书人要谦卑,但能教出一个案首,这可是值得吹一辈子的事,朱秀才此刻完全顾不上维持什么人设,满脸都是骄傲。
众人终于见到了真人,纷纷向李铭道贺,还抓着李铭问院试的细节。
李铭如今和朱秀才一样,都是本府生员,但在朱秀才面前,他依旧保持着学生的样子,谦逊地回答着众人的问题,这让朱秀才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可惜方远今日还没回来,不然两个一起通过院试的学生同时出现,那场面肯定更热闹,也更有话题可聊。
今天来拜访的人不少,有人提议让朱秀才做东,到镇上的酒楼开两桌,大家坐下来吃顿饭,为李铭庆贺。
朱秀才自然没问题,不过在答应之前,他还是先问了李铭的意见:“你家里有没有事?要是有事,下次再找时间吃饭也不迟。”
李铭笑着说:“没什么事,不过我有几个亲戚在镇上帮我采买东西,得让人给他们带个话。”
要吃饭的话,就在他们就餐的酒楼另开一桌,让大伯等人吃完再回去挺合适。
朱秀才的同族兄弟朱童生表示:“这不是啥大事,派人去跟亲戚说一声就行。”
李铭便应下了。
酒楼离朱秀才的学堂不远,朱秀才派人订桌并点菜,等准备得差不多了,大家慢慢走过去就行。
安排完这些,朱秀才对李铭说:“你现在也是秀才了,还是个案首,得配个书童伺候着,不然连个跑腿的都没有。”
李铭回应道:“下个月我入泮府学,在这之前会挑一个。”
朱秀才接着传授挑人技巧,说书童性子要老实,别作妖,但不能木讷,得机灵会来事,最好年纪轻些,从小跟着李铭,长大后才能一心,不至于损害他利益,要是同族有不错的子弟,也可带上。
李铭仔细听着,朱秀才反复叮嘱,甚至想亲自去给李铭选,可镇上没牙行,得去县城。
李铭劝住他,说下个月还得去府城,到时候再挑。
朱秀才觉得也对,还说最近自己没空,县尊大人要来学堂视察,他得安排招待事宜。
丘知县此次到当地乡镇巡视学堂,实则是得到了卢知府的授意,卢知府想让他了解下当地乡镇的学风情况。
当丘知县得知这个消息时,一时有些发懵,要知道,按照常理,知县通常不会轻易到乡镇进行视察,不过,或许是因为他们镇上出了个案首,这才引得府台大人有了这样的想法。
既然知县要来,那朱秀才作为镇上有名望的文人之首,自然得带头招待,毕竟李铭是他的学生,这可是一份难得的荣誉,多少人求都求不来。
然而,下个月李铭可能就要前往府学报到,如此一来,届时若不能作陪,多少会有些遗憾。
李铭心里也盼着丘知县能晚些来,最好是等自己去府学读书之后再来,那样的话,他就能避开一些应酬之事,不用在一旁陪着费神。
转眼间,饭点到了,众人一同来到酒楼用餐。李三等人也早早到了,被安排在旁边的一桌。
一下子见到镇里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不免紧张起来,不过,看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铭身上,他们又觉得无比骄傲。
李三小声叮嘱同伴:“等会儿吃饭的时候,都吃慢点,别吧唧嘴。”还嘱咐大家尽量少说话,别给铭儿,几个小的低声应下,等别人招呼后才小心翼翼地坐下。
齐二郎作为一个外来的打工人,反倒比他们自在许多,他坐在位置上,看着李铭在包厢内周旋应对,心里琢磨着:“这种场合,让幺儿来就好了,幺儿脑子灵光,能把姑爷的事儿都记清楚,回去后能跟小姐说得明明白白。”
可惜啊,这次跟过来的是他,不过也好,在村里凑凑这样的热闹,也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