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的厨子带着食材过来,一番忙碌后做好饭菜,此时张家的堂屋里已挤满了人。
众人热热闹闹地享用了这场吃喝盛宴,待书屋打烊,齐三郎才回到此处,还好能融入其中。
紫菱贴心地给齐三郎单独拿了热好的饭菜,齐三郎满心欢喜,乐呵呵地向紫菱道谢:“谢谢紫菱姐姐。”
正在吃饭的那些读书人,一瞧见齐三郎,都不禁有些惊愕。
“小齐掌柜?”
齐三郎一边吃着饭菜,一边和众人打着招呼。
温枣轻声感叹:“我总算明白,李铭是怎么和安明书屋扯上关系的了。”
“原来小李掌柜是他的邻居,怪不得每次安明书屋出新款,他总能最先拿到手。”
“是啊,李铭之前从来没跟我们透露过这事。”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又按捺不住好奇,纷纷朝齐三郎打听:“小李掌柜,你们下一次要出的话本子,会讲什么样的故事?又会描绘什么样的美人?”
齐三郎笑呵呵地回答,却是一问三不知:“我也不知道啊,得等东家那边通知。”
“关于我东家的身份,我还真不太清楚,我只是个签了活契的小掌柜,哪敢随便去打听这种事呢?”
“那美人图是出自哪个大家之手呀?我也没打听到准确消息。”
众人一直热闹到快宵禁时才散去。
李铭得了圣旨褒奖,按说还得回去祭祖,把这件好事告知祖宗。
可如今都十一月份了,离过年就剩一个月时间,李铭寻思着专门跑一趟太麻烦,不如等过年回去再说。
等收拾桌椅的时候,齐三郎嘴里含着紫菱给他的糖块,向李铭汇报今日书屋的情况。
“番外送出了三百多份,那几件同款披风也都卖完了。”
“有不少没买到的人在询问什么时候能上新款式。”
齐三郎说着,眉头微微皱起,有些担忧。
“而且有些人还说,回去后要自己找布庄或者裁缝做同款衣物,估计没几天,咱们府城的布庄就会出现同款了。”
出现同款这事,李铭之前倒是想过的。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批成衣的销售情况出奇地好。
根据齐三郎的说法,他刚介绍完没多久,那几件同款披风就被抢购一空。
其他布庄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肯定会加紧推出类似款式。
李铭之前已经设计了几款美人图。
如果这些同款如此受欢迎,那么之前那些美人图上的同款也很可能会被其他人仿制出来,现在自己的成衣店还没有开业,之前设计的图样都被别人拿去用了。
如果后续销售情况继续向好,恐怕还会被更多人跟风抄袭。
李铭沉吟道:“没想到真的能卖得这么好……”
之前开书屋时,由于资金和人手有限,李铭并没有过多考虑长远问题,如今才过了两个多月,书屋的生意就已经非常红火,这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在这个年代,知识产权的概念还不存在。
美人图因为技术门槛较高,其他书屋即使想盗版也无法降低成本。
李铭让张安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三味”商标,打算用在披风上,然而,还没等到他们的成衣店开起来,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同款商品,其他布庄已经开始售卖类似的款式,这让他们有些无奈。
毕竟市场这么大,钱也不可能都让一个人赚了,面对这种情况,李铭只能想办法应对。他和齐三郎商量,现在成衣铺子暂时开不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他们可以调整策略,过年前,他们会先暂停一批新的美人图,把精力集中在制作年节用的喜庆彩图上,等年后,再好好筹备一下,把成衣铺子顺利开起来。
他们还有一个优势,后续每一季的新款,都会比别人提早售卖,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顾客肯定会优先选择他们安明书屋的正品,这样一来,就算别人抄袭,也抄不出什么名堂。
齐三郎听了李铭的想法,十分佩服地说:“东家考虑得真周全。”
他还告诉李铭,今天自己按照东家的意思,跟来买同款披风的人说,这披风的皮料子是出自章家的布庄。
这次的试水成功了,那以后就可以和章家长期合作下去,通过这样的合作,再加上他们的经营策略,未来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安明书屋规模尚小,与章家难以相提并论。
那几件披风虽在安明书屋售卖,可成本着实不低,不过这也不算太大难题。
商人逐利,关键在于让章家明白安明书屋的影响力以及能带来的利益,如此后续谈成本价格时才更有底气。
李铭在售卖同款披风时,顺便为章家布庄的货物打了广告,还表明年前安明书屋不会再出同款,若有人还想要买同款,就只能如客人们自己所说,去找别的布庄制作。
而与安明书屋同款的皮子来自章家布庄,那些没买到同款的人,大概率会优先选择这家的原材料,或者直接去章家布庄定做。
李铭吩咐手下人:“这几天安排人去查看章家布庄那些皮子的销售情况。”
另一边,招待钦差的卢知府也没闲着,他在府中精心准备了精致饭食,还拿出了珍藏的美酒。
府学之中,诸位学官皆被召集而来作陪,同时元家与邓家的老爷也受邀前来。
此外,歌姬舞姬等亦被请来表演助兴。
聂公公居于主位,眼见这般阵仗,心中稍感满意,他深知邓家与宫内邓贵人有着渊源,故而对邓家格外热情。
“咱家出宫之际,邓贵人特意遣人寻咱家,嘱托咱家到了此地后,代她多留意邓老爷与邓夫人。”聂公公缓缓说道。
在众人面前,朝廷钦差提及此事,邓老爷顿觉脸上有光,满面笑容地询问:“不知贵人身体可好?”
聂公公笑着回应:“有邓老爷和邓夫人在宫外悉心打点,贵人一切皆好。”
邓老爷谦逊道:“公公谬赞了,我们实未帮得上贵人什么。”
“还得劳烦公公帮忙带话。”邓老爷接着说道。
“今日仓促,未曾备好,明日我令人准备些许物品,烦请公公带回,权当谢过公公此次帮忙。”
聂公公对邓老爷的懂事颇为满意,遂又笑着与他交谈许久,毕竟此番出来,路途遥远,且天气寒冷。
“不捞点回去,岂不是白跑一趟?”
元老爷和卢知府听了这两人的对话,对视一眼后,便迅速移开了目光。
他们对聂公公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这钦差来了,怎么也得送些东西表示表示,虽说不用像邓家准备得那般丰厚,但终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送东西一事,已然是板上钉钉。
卢知府心想,既然要送,那就干脆借此机会多和聂公公攀谈几句,说不定能从他口中套出些有用的信息,于是,卢知府打定主意,一直找话题和聂公公聊着,只为能多了解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