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邓家知晓消息时,方管事已然受完刑被关进大牢。
方管事的全家老小都赶来哭诉,求邓老爷救人。
邓老爷听闻事情经过后,颇为惊讶:“咱家的佃农,竟把庄子管事送进大牢了?”
方管事与邓老爷有亲戚关系,这无异于直接让邓老爷颜面扫地。
“县尊大人不知他是我方府的人?”
“老爷,自然知晓。”来人苦着脸回道,“可县尊大人丝毫不留情面,还因方管事藐视公堂先罚了他一次。”
邓家在府城是颇有脸面的家族,按说知县,定会给邓老爷几分面子,以往方府的人若有事,知县肯定会先询问邓老爷的意思,此次却一反常态,公事公办,直接处置了方管事。
那下人又道:“不过审完案后,我好似瞧见卢师爷从县衙后面走出来。”
“莫非方管事这般被处置,是府尊大人的意思?”
“卢师爷?”邓老爷一怔。
卢师爷现身,大概率代表的是卢知府,看来他那不成器的外甥,真的惹上了不该惹的麻烦?
“方管事对付的那家人,究竟是什么背景?”
鉴于是卢知府的意思,邓老爷自然不敢贸然干预,他需要先摸清对方的底细,必要时,作为主家的他可能还得亲自出面,带着礼物去赔礼道歉。
下人如实回答:“不过是一户农家,租了我们邓家不少田地,不过那户人家的儿子去年考上了秀才。”
“秀才?那位秀才公叫什么名字?”
“老爷,那位秀才名叫鲁晨,平时都在书院里读书。”
“鲁晨?”
邓老爷听到这个名字,立刻想起了一些事情,这不正是他之前为女儿挑选的那位读书人吗?
自从那边拒绝了结亲的提议后,他便暂时把这件事搁置了,没想到手下的人竟然会对那家人做出这样的事情。
邓老爷感到十分无奈,这样一来,卢师爷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那名叫鲁晨的农家子弟,乃是去年府试的案首,这案首之名可是府尊大人亲自点定的,他既然上了公堂,这其中涉及的可就是府尊大人的面子了,所以啊,卢师爷肯定是要出面去瞧瞧究竟是个什么情况的。
不过呢,就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除了他是府试案首这一身份,也没听说这人还有什么别的特殊背景。
在一旁,方管事的父母见邓老爷正陷入思考,便又苦苦地求了一遍,希望邓老爷能帮忙救救他们的儿子。
“这才挨了六十大板,要是再在那大牢里待上一年,人哪还能有命啊,肯定是活不成了。”方管事的母亲哭诉道。
“是啊,老爷,你就行行好,帮我们救救人吧。把人救出来,好好调养调养,他已经知道错了。”方管事的父亲也在一旁附和着,满脸的哀求。
邓老爷被他们这么一哭一求,心里顿时烦躁起来,没好气地说道:“行了行了,我自会思量该怎么做。”
本来呢,邓老爷想着,如果方管事得罪的是那种来头很大的人物,他这个做老爷的恐怕也得亲自上门,备上厚礼,好好赔罪道歉一番。
但鲁晨虽说是府试案首,可经过先前一番打听,他跟知府之间其实也没什么别的特别关系。
就比如当初邓老爷打算为自己女儿挑选夫婿的时候,就已经把这情况摸得清清楚楚的了。
所以啊,自己这个做老爷的,亲自去找鲁家那个秀才公好好说一说,给他点面子,估计他也不会再想着追究方管事的事情了。
鲁家人若不追究,他只需跟县太爷知会一声,便能把人解救出来,他的外甥邓老爷是知晓的,这外甥对他自己这个舅舅极为孝顺,可对外人就另当别论,。等外甥出来后,他定要好好劝诫一番,行事不可太过乖张,免得不知何时又冒犯了不该得罪之人。
随后,他吩咐下人去打听鲁相公回府城的时间。过年时忙于应酬,郊外他是没空去了。眼下临近书院开学,他打算让人问问鲁相公何时归来,自己再抽空请他到茶楼叙叙,届时聊上几句。
原本张安然想着若能赶上,就回府城凑凑热闹,年初十后,他们便踏上归程。此次回去,或许未来数年甚至十余年都难得再回老家了。
八月有秋闱,若李铭高中,旋即就得动身前往京城参加次年二月的春闱。
若错过此次机会,便需在京城再等三年,这期间,只要前往京城参加春闱,无论结果如何,大概率都难以归来。毕竟古代交通不便,且路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若春闱顺利通过,新科进士在上任前,一般会有两三个月的探亲假,但若是被分配到外地任职,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任职地点较近的,或许还能抽空回家祭祖,而任职地点偏远的,时间上肯定不足以回家后再前往地方上任,所以通常都得即刻赴任。
一旦上任,就得在地方待满九年,在这九年里,除非家中有丧事,否则只能等到任职期满、人事变动时,才有机会获得探亲假。
不过,若科举成绩极为优异,能够留京进入翰林院,那么便可利用这两三个月的假期回乡祭祖,之后再回京上任。
李三等人对这其中的细节并不十分了解,只听李铭大致讲了讲后续考试的流程,得知李铭可能未来几年都无法回家,所以在李铭出门时,他们既满怀期待又难掩不舍。
“家里的事你就别操心了,等你中了举人,进京赶考的时候,务必和同窗们一同出发,可别独自行动。”
“要是手头紧或者遇上啥难事需要帮忙,就及时写信回来,你放心,我让你的哥哥弟弟们亲自去给你操办。”
李三和李七这两个大男人,全然不顾旁人觉得是否婆婆妈妈,拉着李铭,反复叮嘱着。
李铭认真地听着,还安抚他们说,赶考路上会和大家一起走,不会出啥岔子。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即便满心不舍,也只能让李铭踏上行程。
张安然坐在车上,掀开车帘,望着外面不断后退的风景。
李三他们依旧站在原地,只是随着马车前行,身影愈发渺小。
张安然放下车帘,看向李铭的侧脸。
“要是舍不得,乡试之前,还有时间回村里一趟。”
李铭笑着说:“时间太紧了,就算了吧。”
“说不定我乡试都没中,还得再等三年才考虑回村的事呢。”
张安然笑着伸出指尖,轻轻点了点李铭的嘴唇。
“祝你一路顺风,大吉大利。”
李铭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滑稽,若此次不中,再等三年,那煎熬还得延续。
“当断则断。”他自语道,“还是得加把劲,一次成功才好。”
读书考试,本就是件苦差事,但李铭也不敢断言自己必定能中。
张安然沉思片刻,提议:“回去后,我让人提前探听下这次秋闱的主考官是谁,这样夫君你考试时,也能心里有底。”
这种事对她而言,并不难办,到时找主考官要几篇他近期的文章给李铭参考,考试时便能迎合主考官的口味了。
李铭想到张安然背后有高老头支撑,打听这点消息应该没问题,他笑道:“那就有劳娘子帮我走一下后门了。”
张安然愣了愣,摸了摸鼻子,尴尬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