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哥哥初三辍学后,妈妈便开始四处给他打听和访问未来媳妇的人选了。
妈妈最先考虑的是二姨家的表姐,因为与哥哥年岁一样,两家人相距不过一二十公里,又是亲上加亲,二姨大概率也不会拒绝的。
妈妈托小姨作为中间人把意思传达给了二姨。二姨给的回复是:“这件事大人做不了主,要看年轻人的意思。”
妈妈觉得表姐虽然在外打工,家里人总可以联系得上她的吧。从小都认识的人,多多少少也了解我哥,问个意见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二姨坚持要等过年她回来了才能给答复。
妈妈已经明白二姨的意思,不满的说到:“又不是非她不可。”
我初中的同桌余之前见过我哥,结论是“你哥长得可比你清秀多了。”
有那么一段时间经常周天我要回城上学的时候爸妈都忙着吵架,根本没人理会给我生活费的事。
我经常白天跟着余去她家蹭饭吃,晚上又跟着她回去一起偷偷的熬夜看电视,第二天又同迟到同被罚。
两人的友谊就在这样的同频消磨的中增进了不少。
后来她听我说我妈到处给我哥挑媳妇,她就念叨着想给我当嫂子。
我莞尔一笑,并不当真。
但是她总是说总是说,我在周末回家的时候把这个消息透给了我妈。
尽管妈妈也觉得不太可能,不愿意放过一丝可能的她仍坚持让我邀请余来家里做客。
哥哥把梯子搬来搭在门口的葡萄架上,“我们农村里没啥好玩的,你跟妹妹摘葡萄吃吧!”
“你看绿叶间颗颗紫色的葡萄,可爱吧,这是我们招待你的最高礼遇了。”我上前补充道。
“这楼梯稳不稳啊?”余摇了摇楼梯。
“放心吧,我固定好了的。”哥哥边说边又上前检查了一下。转身看到余盯着他笑咪了眼,有些不好意思走开了。
余还是不敢上去,我蹲在葡萄架上把摘到的葡萄递给她放进篮子里。
“你说你哥喜不喜欢我?”
“你真的喜欢他吗?”
“喜欢啊,他长得挺帅的,你不觉得吗?”
“那你不读书了?”
“你觉得我能考上高中吗?不读书了反正迟早要嫁人的。现在先物色好人选想嫁的时候,哈哈,你懂的。”
“反正你自己要考虑好哦。”
“你难道不喜欢我给你当嫂子吗?”
“没有啊,你能当我嫂子我开心还来不及呢,不过太遥远了吧!”
“不遥远。下次你带他去找我玩,你没忘记我家的地址吧?”
“你爸妈知道也没关系吗?”
“我爸妈才没这么封建呢!”
妈妈悄悄问我余对哥哥的印象,我如实转告。
在准备回学校的时候妈妈给余准备了一个大红包。在我们搭车回城的路边,余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妈妈给她的这份厚礼,妈妈劝了几次便不再勉强。
哥哥站在一旁什么话也没说,余看了他一眼,我们两便上车回学校了。
第二个周末回家时妈妈责怪我道:“你不是说她乐意的吗?”
我满脸无辜,我没撒谎啊。
“这么小个人就贼精贼精的。是你说她乐意的,不然我还看不上呢!”
我愣在原地。
妈妈不知道的是哥哥后来进城的时候真的去找余了。
妈妈又开始转移目标,白家阿姨对妈妈很是热情,多次邀请她去家里玩。
她家有三个女儿呢。
可是妈妈却没有看上白阿姨的大女儿,而是看上了她家的三女儿——当三女儿背着一大箩筐草回到家的时候不由的吸引了妈妈的眼睛。
“老三劳动力了得。”
白阿姨说见状赶紧说:“正常情况肯定是从大到小,要是妹妹都有了婆家,姐姐还没有,怕人家笑话。不过既然你喜欢我家老三那就是你们的缘分。”
“我们娶回去不是供着的,你晓得,要干活的,直说我看得上她这劳动力。”
“都是农村的,这个道理懂的,老三劳力也是有的。只是有一点要向你说清楚,小时候被烫了脖子上的还有一块疤,你们若嫌弃就提早不讲这话了。”
“刚才好像没看见啊。”
“穿衣服的时候领口不要太敞了,把头发披着基本看不到。”
“疤大不大?”
“巴掌那么长一点,不大。”
妈妈回到家把这个情况告诉爸爸后,爸爸强烈反对。“劳力再好也不行!亲朋右舍的讲着好听吗!”
妈妈埋怨说既然我挑的你都看不上,那干脆你帮他找吧。
没想到爸爸真的就找了一家人,离我家才十来公里,这样的距离是爸妈都很乐意的,最关键的是听说她的属相与哥哥很合呢。
等到爸爸把情况讲了个七七八八的时候,妈妈才说:“还以为你说的是谁,她家女儿小了点。”
“有多小,不会长了吗?”
“事情一定下来我们就要娶过门的。”
“她妈同意了,我家什么时候想娶都行。”
我妈点头之后邹丽就被邹妈骗回来了,她本是在省城亲戚家打工。催了几次不见女儿动身回家,邹妈便骗她说自己生病了,家里没有人手,让她回来帮一段时间的忙,等自己身体好了再让她出去。
第一次见到邹丽时,我对这个大眼睛的女孩不算讨厌。
她一见我就冲我笑,脸上肉肉的像个小孩。果然,听闻她比我还小一岁呢。
我上高中后的那个暑假她就在我家帮忙,因为整天在地里干活我的脖子,手臂,脸都被晒得黝黑黝黑的,可她还是白白的。
每次从地理干完活回来我两可以把盆里的大分量面条吃个精光,然后妈妈就会夸我两不错,“吃得下才有力气。”
只是哥哥表现的不太好,不是去地里干活的时候不愿意与邹丽同行,还当面骂她,说自己根本不喜欢她,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耐在这里不走。
我是知道原因的,但是毕业后我与余联系不多,不知道他两现在是什么状况。加上余是县城的,她家的条件比我家好太多。
邹丽总是很淡定,没有哭,没有闹,还继续在地里帮忙干活,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妈妈以家里没有多余的床为借口,晚上把邹丽安排跟哥哥一张床。她也没有拒绝,自己一个人就去床上睡了。
最终哥哥忍不住还是向妈妈表达了自己的意思:“现在不想结婚,等再过两年。”
“人都睡你床上了,你说你不想结婚!”
“我又没把他怎样?我挨都没有挨过她。”
“娘欠儿一个媳妇,儿欠娘一盒棺木,结不结婚这事是我说了算的。”
“我不喜欢她。”
“那你喜欢谁?你说啊,你喜欢谁?”
哥哥不语。
“不管你喜欢谁你要说出来,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经过父母你两能成得了。你说出来,要是合适我们就出面请媒人去她家里提亲。”
“但我们现在还不想结婚。”
“那到底是谁嘛?”
“你见过的,余,之前来过家里。”
“她?人不是已经拒绝了吗?”
“没有,她也不想那么早结婚,她亲口跟我说的。”
“你们两在耍朋友?为什么要背着我?”
“她说想先谈谈恋爱多了解了解,建立点感情基础,现在还小。”
“赶紧跟她分了。”
“为啥?”
“你看她细胳膊细腿的,不是干活的料,城丽姑娘养得娇气,你养不起她。”
“也可以做点别的,又不是非要在农村种地。”
“不种地干嘛?不种地吃什么?”
“她家做买卖的,不用种地。”
“上次来家里我给红包不收,转身又和你眉来眼去的。做买卖的,你更精不过她。”
哥哥垂头不语。
最后妈妈使出杀手锏,“你要不跟邹丽结婚,那就车也不要跑了,你看你啥也没有谁还会要你。”
那年过年的时候二姨带着表姐到我们家做客,可是爸妈却决口不再提开亲的事,二姨也不好主动提出来说。
邹丽来家里玩过(干活)好几次以后,妈妈开始对她有了不同的意见。
在准备给邹丽家送第二次礼品的时候,这一不同意见达到了顶端。
妈妈坚持第二次礼物不送了,“之前送去的礼物就当丢了,这个姑娘不行,好多地方都不行。”她是对爸爸这么说的。
但是显然没有用,爸妈两人争执不下,后来竟演变成了拳脚相加。两人打了一架后妈妈生气的跑到大姨妈家去了。
然后爸爸把礼品准备好,当天如期让我送去邹丽家。
我是个没主见的人,也不知道该站在那一边,母亲不在家我只能听爸爸的了。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妈妈在这个家绝对权威的裂痕。
这都是夏天里的事了。
哥哥在冬天结婚的时候我并没有参加,爸妈没有让我请假参加,我甚至都不确切知道是哪一天。
既使我曾经表达过邹丽年纪太小的意见,也不至于不让我参加婚礼吧,难不成我还会去婚闹吗?妈妈不是说了这些事与我无关吗?
回去后见到他们结婚当天拍的照片,老实说还是很般配的。
听妈妈说结婚当天邹丽并不是从自己娘家出门迎到我家的,因为邹丽家后来也反对这桩婚事,至于原因我不清楚。
妈妈不知道被爸爸怎么劝服的,把六千块彩礼钱送去了邹妈家,给邹丽买了耳环首饰,还有好多新衣服,邹丽就听从了她的意见同意如期结婚了。
邹丽的婶娘送了她几床被子,在和娘家闹翻的那天她就带着来我家了,结婚的当天在城里化了妆拍了两张照片就直接迎接到我家。
来吃酒席的一个亲戚趴在妈妈的耳朵边上悄悄的说道:“这个不是邹家那个疯子女儿吗?”
妈妈愕然,心里在滴血,但也只假装没听到连忙转身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