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建三年,北方累月未雨,骄阳似火,显大旱之兆。
彼时,各地官员皆为此事忧心如焚,唯恐处置失当,致使灾情加剧,而遭朝廷贬谪。
天方破晓,杨县令即已离榻。
此时晨日已无往昔之清凉,闷得让人心生烦躁。
杨县令独于院庭之内,遥望天边半隐半退之残月与渐趋红烈之旭阳,一脸忧心忡忡。
此日之烈,肆虐大地已逾两月,未见丝毫衰减之势。然城中水库储水日渐减少,各村井泉亦陆续干涸,河水水位骤降,几近见底……
杨县令喟然长叹,照此情形,旬日之内,天若仍不降甘霖,恐饮水无着,稼穑旱毙,百姓亦将生变。
如今朝堂局势不稳,诸派龃龉,矛盾激化。鲜卑掠境;东北边军更是造了反,各地灾祸频仍。
国家实乃内忧外患交迫也!
大旱灾起,介时朝堂恐无暇顾及此一方百姓之生死,更遑论遣人来赈济灾荒。
杨县令望着月消日升,口中喃喃自语:“此世道,恐将大乱矣。”
天下将来乱不乱,他现在也管不着,身为一县之主,当为治下百姓尽责。他不能是州郡里第一个出现问题的县令,否则他就得第一个人头落地。
是日,杨县令仍依例巡视粮仓、水库诸处,谨防有失。
待听罢来人所禀近日阴阳家司士“寻水挖井”之进展后,旋即乘马车往建于昆河岸边之数处蓄水营地,督众人速行取水、净水、存水诸事。继而载水,顶着炎炎灼日驱车往附近村落及几处挖井之地巡察。
如此一番下来,已然日落西山。
此一日忙碌行程,令杨县令疲惫不堪。正辞谢村民,欲返回县城之际。
暮色冥冥之天际,忽有一道紫色流光划过,坠入山中。
“神迹!神迹啊!”
“仙人神通!”
“天降祥瑞!吾等庄稼有救矣……”
惊愕瞬息,村民欢呼之声轰然炸响,一扫多日愁闷。
自认此等异象乃天神仙迹,激动非常,纷纷跪拜一片,赞颂仙神,祈怜降雨。
于数百村民声声喧嚷祈祷之下,上苍竟果应百姓之愿。
落下数道雷电“隆隆”作响,震耳欲聋,百里可见。
村民此刻愈发狂热欣喜,奋力磕头,拜谢满天仙神,赞颂之声响成一片。
杨县令此时亦惊喜交加,欢腾亢奋,高呼:“天降祥瑞,霆霓霍闪,今夜必有甘露恩泽!”
他目光灼灼望着紫光坠落之地,那山距此不远,仅数里之遥。
趁天色尚未全暗,他命众人备下火把,于村中挑选数百青壮,一同前往祥瑞降临之地探寻究竟。
众人眼神炽热,浩浩荡荡,紧随一马当先的县令大人启程而去。
“阿爷!阿爷!都打雷了,怎么还不下雨啊?”十岁稚童扯着老汉的裤子急不可耐地问道。
被旱情折腾的可不止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人,谁都逃不掉被天灾鞭打的命运。
刘老汉羡慕地看着村中青年们远去,自己只不过年长他们二十多岁,怎地就不能一同去了?
他抬头望天,目光直直盯着云层之上时不时闪现的电光,与所有人都一样,期盼渴望着大雨来临。
“臭兔崽子,别拉了!”
刘老汉觉裤头有下松之势,终回过神来,拨开大孙子那黑黄小手,怒声道。
“雷公正蓄势憋波大的呢,还不赶快回去帮你奶,把能接水的物件都弄出来。”
在天色完全暗沉之际,众人怀揣着兴奋与激动来到山中,一个个举着火把仔细寻找“祥瑞”。
“有光!”
“有东西!”
“大人快来看!”
“仙宝!仙宝啊!”
忽焉,前方有人相继大呼。听到喊声,一群人蜂拥而去,杨县令亦闻声赶来,拨开众人至前。
只见前方怪石嶙峋处,一颗浑圆的巨石散发莹莹紫辉,神秘玄幻,让人移不开眼睛。
就在众人心醉魂迷之际,熟不知危险已降临。
“轰隆!”
一道粗大的紫雷从滚滚乌云中落下,狠狠劈在石蛋之上,电光四射,顿时将还未反应过来的众人电得灰飞烟灭。
还不算完,上天如发怒般劈下一道道雷霆。
山石崩裂,大地焦烂,惊天动地,狂风骤起,大雨于此时倾盆而下,雷雨交加,恍如神罚灭世。
唯石蛋在雷霆万钧之下静静矗立着,不动分毫。
在北方百姓为这场突如其来地救命大雨狂欢时,一场千年难遇的大灾难却盯上了颖川郡——地龙翻身了!
大地沉裂,山体崩解,房屋皆毁,上一秒还在欢天喜地的人们,下一秒惊恐地就被名为地震的灾祸瞬间吞噬。
而造成这一切悲惨苦难的源地这里——
随着数百道雷霆化成的巨芒金蛇最后劈击石蛋,在这山崩地裂、雷电交加之中,紫光灿灿的石蛋竟如花苞般绽放了。
一朵紫气氤氲地石莲在雷劫洗礼之下,于天地之间绽放了!
静谧躺在石莲中心的女孩在此刻也苏醒了。
就在她睁开双眼刹那,天地色变!
雷神停止了咆哮,电芒消退。
大地也停止了翻转,重新沉眠。
除了风雨无力尖啸,世间似乎在此时停止了灾难,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