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三时。
黑色奔驰G63碾过农园碎石路时,车头镀铬格栅在微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车身漆面几乎与阴云融为一体,唯有尾灯的细长线条在阳光穿透时微微发亮,轮胎卷起的灰土在午后阳光下形成一道浑浊的帷幕。
司机动作利落,左手稳握方向盘,右手悄然搭在中控台下的防弹玻璃上。他提前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20公里,绕过药田残骸时,后视镜里每一处反光都被他调整到最佳角度。
车身在距离药田界碑三米处精准刹停,副驾车门率先推开,司机率先下车,脚步无声地绕至后方,他侧身替后座人打开车门的动作干净利落,指尖触碰门把手的力道轻得几乎听不见金属碰撞声。
刘潇跨出后座时,古龙水混着皮革香被热浪冲散,他的深灰色西装剪裁得体,袖扣是低调的铂金无纹设计,领带夹上嵌着一枚微型企业徽章。
从车内走出后,刘潇摘下墨镜的动作放缓半拍,那刻意整理衣领的动作带着一种从容的仪式感,仿佛每一步都经过精密计算。
“安全。”司机低语。
刘潇点头,目光扫过药田方向。
远处青维药检中心的检测仪器正嗡嗡作响,空气中飘着消毒水与焦土混合的气味,看起来,今天也正是药田惯例检查的时间节点。
"万分抱歉。"梓馨走近时踢开脚边滚落的碎石,露出底下新铺的混凝土桩基,"农园的路况配不上百万豪车。"
"具有投资潜力。"刘潇从西服内袋抽出手帕轻捂口鼻,"就像梓馨女士坚持保留这片废土的执着。"
梓馨暂且无言,只是领着刘潇和司机两人来到药田荒地边缘,黑色高跟鞋踩在碎裂的长春花茎秆上,发出细微的断裂声。
刘潇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打火机,目光落在她身后:“梓小姐,我听说这里即将成为新的生态修复示范区?”
“如果诺和制药愿意承担赔偿责任,我们完全可以修复这片药田。”梓馨向前一步,声音平稳。
刘潇的笑意未变,却微微偏头,“梓小姐误会了,我这次来也正是想澄清,诺和制药与药田毁灭毫无关联。”
就在此时,青维药检中心的检测员开始采集样本。张教授缓步走近,银边眼镜后的眼神平静如水。
刘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两人四目相对的瞬间,张教授微微颔首,嘴角浮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但刘潇迅速移开视线,转头看向梓馨:“张教授也是农园的常客吧?他似乎对本草堂药田很感兴趣。”
梓馨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眉头微皱:“张教授,您认识刘总?”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只是学术界的同行,有过几面之缘而已。”
“好吧。”梓馨走到众人中间,目光深处正透着阳光反射而出的高光,“既然大家都认识,那么就更好说胡话了。”
梓馨站在临时搭建的检测帐篷前,身后是王晓霏推来的金属箱——箱内装着从废弃工厂采集的镰刀菌变种样本。
“张教授。”梓馨的声音穿透暖风,“这是我们在市郊废弃工厂提取的孢子样本,经过基因比对,与摧毁药田的真菌完全一致。”
王晓霏打开检测报告,屏幕上跳动着红色数据流:孢子形态、DNA序列、代谢产物……每一项都完美吻合。
张教授靠在检测站旁,手指轻轻敲击栏杆,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数据可以伪造,就像你们之前的诬告一样,记得吧?”
徐曼妮突然开口,声音清冷如刀:“张教授,或许您该看看这份‘伪造’的证据。”
她从帆布包中抽出一叠纸片,摊在检测台边缘。
纸页上墨迹斑驳,却能清晰辨认出镰刀菌孢子扩散模型的字迹。
“这是您亲手写的笔记。”徐雪从张教授身后走出,她快速站到姐姐身旁,语气平静,“我在垃圾箱里找到的碎片,拼接后与镰刀菌变种的数据完全一致,用贝叶斯算法逆推的污染扩散模型,与药田实际感染范围误差不超过0.3平方米。”
张教授的脸色终于变了,他盯着那些字迹,喉结微微滚动,呼吸变得急促。他的手指在栏杆上收紧,却仍咬牙道:“网上公开的学术资料而已,你们不能证明这是我写的。”
“哦?”徐曼妮冷笑,“您不记得自己用什么笔写的吗?这页纸上的墨迹特征、笔画的顿挫……和您使用的钢笔和字迹一模一样。”
张教授的瞳孔骤然收缩,额角渗出冷汗。他猛地转头看向刘潇,嘴唇微张,却未发出声音。
“我只是引用了网上的研究数据。”张教授突然提高声调,目光扫过众人,“你们能证明这些数据是我原创的吗?”
空气骤然凝固。
梓馨向前一步,声音尖锐:“张教授,您说数据是网上的,网址呢?出处呢?”
张教授的手指在栏杆上收紧,指节泛白,却仍咬牙道:“我记不清了...那又如何?科学界的数据共享从未停止。”
他的声音开始发颤,额头的冷汗滑进衣领,却仍死死盯着刘潇的方向。
刘潇始终站在一旁,双手插在西装口袋中,目光游离于张教授与徐曼妮之间,他的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打火机,神情平静得近乎冷漠。
奇怪的是,刘潇身旁一直沉默的司机兼保镖,此刻却有些异样。
他的太阳穴青筋微凸,呼吸急促,右手死死掐住裤缝,仿佛在压抑某种情绪,却始终不敢直视张教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