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局势
书名:云汉记 作者:从前的过去 本章字数:2678字 发布时间:2025-06-16

  大帐内,千盏烛火摇曳,通亮光明,紫檀木案几后,坐着一个身披玄色大氅的女孩。


  那女孩不过十三四岁年纪,却端坐如钟,双眸幽深如潭,一张稚嫩的脸静水无波,不显半分喜怒,让人看不出深浅。


  台上高坐的大小姐不是刘妍瑜又是何人?


  原来是刘妍瑜觉得“主上”这个称呼太扎眼,引人联想浮翩,所以换了个低调点的称呼。


  "小爱,给四位先生看座。"她开口,声音虽软糯,举手投足间却颇具威仪,“诸位受惊了。”


  “不敢不敢。”


  四人着实没想到,这群斗篷人后面的掌控者竟是一个小女娃,这才呆愣住,闻声猛地回过神来,连忙低头不敢再端量,纷纷恭敬行礼。


  四人可不敢因对方年幼而轻举慢待,帐内两侧各有持兵刃侍卫者数人,警视他们四人一举一动。


  那大小姐背后更是有五名英姿威武的女卫,个个目光似鹰瞵鹗视般锐利,让人生畏。


  女孩纤细如玉的指尖轻轻扣击案面,声音不重,却在寂静的大帐内格外清晰,压迫力十足。


  每一声都像是敲在四人心头,让他们不自觉地绷紧了神经。


  刘妍瑜雄视四人,久久不开口,就这么熬着他们。


  这四人也不敢擅自发言,如坐针毡。


  良久,清泠泠地声音才再次在大帐内响起。


  “侍女在外也交代尔等了,我便不再赘述。”


  她的睫毛很长,眨动时像蝴蝶振翅,可眸光却是冷的,冷得像腊月里结冰的湖面。


  “吾问,即答!胆敢敷衍我者,死也!”


  “你们四人轮流作答,”刘妍瑜往左一指,“从你开始。”


  被指的这人名何修远,是个高胖的中年男子,因坐位最左而被选中,第一个被提问。


  刘妍瑜问:“当今天子如何?”


  何修远连忙道:“当今天子勤政爱民、忠厚仁恕、知人善用……”


  刘妍瑜眉头微蹙,立在左侧末尾二十四守护骑士之一——焦月脑海收到指令,即大步跨来,直接给何修远狠狠一巴掌。


  何修远话才说一半,便连人带椅倒翻在地,牙齿飞了两颗,满嘴是血。


  他捂着红肿的腮帮子,一脸疑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被打。


  一旁三人也被这突发事件吓了一大跳,坐立不安。


  “吾……吾何错之有?”面对杀意凛然的焦月,何修远抖如筛糠,颤声喊道。


  刘妍瑜挥手让焦月退去一旁,回道:“你见过天子?”


  何修远目光畏避:“并……并没有。”


  刘妍瑜:“那你怎知天子如何?”


  何修远张了张嘴又闭上,称赞天子不都是用这些词吗?


  难道还能骂天子昏庸无道不成?


  “不想开口,便不必再开口了。”


  刘妍瑜见何修远欲说不说的墨叽模样,心中不悦。


  何修远眼皮突突直跳,慌忙开口,“天、天子应当如此……传闻如此……”


  何修远结结巴巴回道。


  刘妍瑜闻言冷哼一声,“我讨厌废话,你说的也不是我想要听的。”


  何修远冷汗涔涔。


  刘妍瑜睥睨下方四人,“我想要听一些有用的东西,你们都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回答才是。”


  这时,旁边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站起,向刘妍瑜打躬作揖,声音低沉浑厚,如钟如鼓。


  “大小姐,此问不如由在下代为答复。”


  此人名高虹旸,鼻直口方,浓眉大眼,棱角分明,留有髭须,看起来稳重刚毅,颇有气概。


  “在下曾为郡府议曹史,虽因丁忧闲置家中四年,但有亲友京中为官,官职虽小,消息却是最灵通,我等时常书信来往,故朝堂之事吾也略知大概,大小姐可容我细说?”


  高虹旸不愧是混过官场的,最会察言观色,已经猜出刘妍瑜真正想要听的内容。


  “允!”


  高位上传来女孩不喜不怒的声音。


  高虹旸深吸一口气,不是他想要出风头,他相术精通,观人的本事可谓一流。


  这位大小姐行事霸道,不喜弯弯绕绕,为人冷酷、有权威,奉行“无用死,有益活”。


  为了自己与家人能活命,他得展现自己的价值。


  “当今天子名王广,为先帝嫡次子。”


  “天子暗弱,皇权式微,朝堂由五院六部所制,然各家各派政见不和已久,冲突不断,党争尤烈。


  自先帝以降,大灾屡作,赋税一年不如一年。今上践祚,国库已然空虚,始有官员俸禄欠发之状。


  其年,黄河大改道,淹田无数;并州爆发蝗灾;徐州遭台风大暴雨侵袭,稻麦作物皆毁,自此天下乏粮。


  元建一年始,朝堂乏力,难筹军饷以馈边军。


  以户部尚书房东梁为首的大臣们奏请向百姓增税,尤其益、交两州加重税。


  农、墨两家坚辞反对,曰:‘豪商世家多钱粮,天下百姓何其苦也!’


  然农、墨两家反对无果,各州各郡开始加税、增税,暴征暴敛,百姓哀声怨道。


  大司农习高明、工部尚书齐远亚愤而挂印辞官,率农、墨千余子弟怏怏离京。


  秋分,益、交州大丰收,却被朝堂洗劫一空,百姓家中存粮也不放过,民愤汹汹。


  农、墨两家怒斥朝廷无道,在巴郡起义,两州百姓积极响应,声势浩大,天子不得不下罪己诏。


  至此,益、交两州之税由农、墨两家代收。


  十一月,匈奴兴兵二十万犯北境,来势凶猛,边军苦守三日,粮草告罄,且无援军,遂弃关而逃。


  匈奴大军径取河套,兵叩杀虎口关。”


  “话说这先太子名王矩,忽染恶疾,命悬一线,是以无缘帝位,受封弘农王。


  其后,由医家圣手薛百草以开刀之术疗治弘农王,王遂转危为安。


  彼时,弘农王于府中静养,闻北方战事危急,即召五院六部官员至府中议事。


  之后又亲赴益州,与农、墨两家代表洽商;连转江南,获各世家大族之支持。”


  元建二年伊始,弘农王携百万辎重粮草抵于战线,军心大振。


  二月,弘农王统兵反攻,斩敌数万。


  五月,新军于武进大破匈奴,斩秙勒大汗,收复失地。


  六月,弘农王凯旋回朝,整饬朝堂,着手治理天下灾患,处置得宜,人心渐安。


  天下皆颂弘农王贤德,天子欲禅位于王,王辞而不受。


  元建三年,天下已在弘农王的修治下显太平,然天不遂人愿,弘农王宫中猝死,天下哗然!


  坊间皆道:‘天子害之!’


  阴阳家呼:‘紫薇黯淡!’


  二月,南方洪灾;三月,东方瘟疫横行;四月,高句丽起兵攻辽东;五月,东北边军叛之……


  自弘农王薨逝,天下不稳,复陷动荡。


  名家曰:‘假龙在位,故天下乱!’


  欲废帝,拥立弘农王长子王权。”


  五院六部对此意见相左,各家各派内部分歧严重,支持者与反对者水火不容,朝堂局势混沌难明。”


  高虹旸言毕。


  刘妍瑜听得惬心,面容和煦,道:“汝当为吾师!”


  高虹旸曰:“天下局势,非片言只语可尽其详。大小姐若有不明之处,皆可问在下,在下必言之!”


  刘妍瑜含笑点头,“高先生请坐。”对小爱吩咐道:“去盛碗八宝甜酒给高先生。”


  “多谢大小姐!”高虹旸称谢,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看来是过关了。


  刘妍瑜收敛微笑,对着高虹旸右手旁的那名青年说道:“你就说说那‘五院六部’吧。”


  “诺!”


  这青年名王之赫,神仪明秀,朗目疏眉,面如冠玉,一身白袍,看起来温文尔雅。


  他心思细腻,早已观察到这些人斗篷、靴子材质非中原所有。


  这群人来路不明,被擒到此处,生死未卜,所幸高家主已为他们指出了明路:展现价值。


  王之赫虽然很想把自己的本事一一道来,以求活路,但现在可不是好时机。


  要是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以这位大小姐专权行事的性格,自己怕是要遭殃。


  各种思绪不过一念之间,王之赫定了定心神,表现出温文致礼的模样,声如琅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云汉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