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一直没做声的齐二郎,突然喊定梅县令。
“陛下先前派来的几位公公,现在在何处?”
梅县令脸色又是一僵。
但徐公公和淮南王府明显更不好惹,他只能支支吾吾地说:“下官听闻,他们、他们前不久去了高水湾。”
官船从山阳城的渡口出发,下一站就要经过高邮湾。
这个渡口同样很大,来往船只更多,要架设钞关,这里绝对不会被忽视。
梅县令说完,齐二郎突然低骂了一句。
“他们在疫区待了这般久,就直接走了?”
这不是行走的毒物吗?
梅县令哭丧道:“可下官也不敢拦诸位使臣啊。”
齐二郎看着他,看得梅县令脖子都在冒冷汗,他僵硬地微微动了动,好在发现自己脖子上面还系着脑袋。
齐二郎心中狠狠咒骂几句蠢货。
那些太监都钻钱眼里去了?
为了给当今陛下捞银子讨功劳,居然完全不顾当地百姓安危,明知道自己所处的地方发生了瘟疫,还敢随意到外面去行走。
那梅县令有胆子封锁消息,连官道都封了,怎么不把那几个人也一并锁在里面?
“这几天便有官船到淮安渡口,山阳城内,全是赶考的举人们,若是瘟疫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徐公公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就是一个出来传旨的钦差,怎么就遇上了这种事情。
但这种事情处理好了,他也能立一个大功。
事已至此,梅县令也知道自己是没救了。
但他如果能积极善后,说不定还能保全一下家人。
所以在得到应允后,他赶紧带了药退下。
回去后,召集衙门的人,开始商量处理瘟疫的事情。
同时,又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李铭弄出来的药分发下去。
而山阳城内。
李铭这边炼药的味道颇大,那些来客栈拜访李铭的举子们也闻到了这味道。
不过炼药在后院,隔壁的客栈里面影响倒也没有太大,但李铭住的那间客栈,味道就没这么好闻了。
张安然甚至都不怎么爱下楼。
今日隔壁客栈又要举行一次聚会,还邀请了山阳城有头有脸的人家参加。
王家那边也会派人过来,几个举子便自告奋勇过来邀请李铭, 一进到这边客栈,便闻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
“这味道怎么......”
带头的举人捂着鼻子,手在地下扇了扇。
伙计赶紧走过来,抱歉地说道:“诸位老爷们实在抱歉。”
“咱们解元老爷在小店炼药,味道是重了一些。”
“等这几天打开门窗通风就好了。”
“炼药?”一个举人惊讶地说道:“李解元还会医术呢?”
伙计也不清楚,只觉得这味道实在有点冲,他正讪笑着,李铭手中拿了几瓶药正走出来。
几个举子见到他,忍住这股味道,走到他跟前进行邀请。
然而李铭今日,却直接拒绝了他们的邀请。
“今夜我恐怕不得空,诸位尽兴就好。”
“怎么不得空?就因为要炼你那劳什子药?”带头的举人好笑道:“李解元要吃什么药,直接去药店买便是。”
“咱们是读书人,又不是什么大夫,哪里要亲自去炼什么药?”
李铭回道:“这不是普通的药物,这药有大用。”
这时,他派在渡口等官船的人急急忙忙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老爷,不好了!”
客栈大堂的人,都不约而同把眼睛移向李铭的下人。
“官船到了渡口,并不让人上船下船,反而直接通知了知县,又去医馆找了大夫。”
“说是船上有人感染了瘟疫!”
之前他们到的时候,就听说官船在前面的渡口耽搁了几日,好不容易盼来官船,想不到还带来了这种消息。
在场的人,都是闻“瘟疫”两个字而脸变色。
“瘟疫?这好端端的,怎么会得瘟疫?”
“不,也不是好端端的,淮安府今年春夏受灾,当地流民不少。”
“我们来的时候,县尊大人不是安排了人专门在官道截停流民?”
“所以这瘟疫,必定是那边带来的!”
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场的几个举人很快反应过来,七嘴八舌就联想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
“瘟疫不好治疗,这官船大概短时间内都不能离开此处。”
“再晚一点到了十一、二月份,下起雪来,路可就不好走了。”
“咱们此次会试,极有可能赶不上!”
几人说着说着,都有些着急。
下雪太厉害的话,水陆两路都不好走。
这瘟疫真是早不来, 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才来,要不然提前得到齐二郎的消息,李铭也想不到。
宝应县明明封锁了消息,又把路都封锁住了,怎么还会让人走出来?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有人在后面搞鬼。
齐大郎还在城外隔离,齐二郎去了宝应县探听消息。
身边还算机灵的,就算齐三郎了。
李铭让人把齐三郎喊到跟前,交代他:“三郎,你把这个药喝了,随后带一些药到渡口那边去打听打听。”
“看看官船上都有些什么人,把药都分给他们。”
齐三郎点点头,拿着李铭给他的药一干而净。
随后,从身上摸出一捧张安然赏给他的糖渍干果,嘴上嚼吧嚼吧地,准备带人离开。
见李铭派自己人去渡口打听消息,几个举人连忙劝道:“李兄且慢。”
“如今渡口那边情况不明, 贸然派人前去,恐怕也会感染上瘟疫。”
“为今之计,咱们得先把两家客栈都关上门来,杜绝一切外人进来,保护好吾等,不让朝廷费心照顾我们才好。”
李铭解释道:“不必担心,我让底下的人喝了药。”
“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
“喝药?”
刚刚他们进来的时候,就听说李铭在炼药。
“所以李解元你炼的这些药,对瘟疫有用?”
李铭:“确实有一点用。”
“得了瘟疫大概率能治,没得喝了也能预防。”
要是刚开始制作出来的话,李铭还不敢这么说,但这药已经经过了齐大郎的验证,所以这种时候,李铭肯定是要拿出来给大家使用。
几个举人都想不到,刚刚听伙计说李解元在炼药,结果他来真的?
“这药……真的有用?”
为首的举人犹豫道:“那我们也厚着脸皮,向李解元你讨些药?”
李铭说:“行。”
“正好我昨日炼的今日可以吃了,你们拿到隔壁去,顺便给其他人也服下。”
李铭是解元,说话还是有一点信服力的。
这几个举人本身就对他颇为推崇,因此想着李铭估计是博览群书,连医书也看过不少。
说不定真的会炼药。
不过也有人怀疑。
“李解元一个读书人,真的会医术?还是炼药这种需要精研的手艺。”
“这药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明明是他们主动讨药,现在又担心起来。
“额……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先试试。”
“若是没问题,我们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