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黄榜之上,共有三百三十人上榜,那长长的榜单在众人目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榜首之名,赫然写着“李铭”二字,极为引人瞩目。
隆庆帝展开榜单,目光瞬间便被这榜首之名吸引。他微微沉吟,轻声念道:“李铭……”心中却觉得这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可一时又想不起具体缘由。
站在身旁的王公公眼尖,察觉到陛下的疑惑,赶忙小声提醒道:“陛下,户部如今采用的新式记账法,便是此子所创,当时是高大人派人将这记账法送到朝廷来的。”
隆庆帝听闻,微微点头,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些往事。
年高拱尚在家中时,突然呈上一封奏疏,里面还附了一份详细的新式记账法,户部的官员们看过之后,皆惊叹不已,直呼此乃奇思妙想,仿佛为繁琐的账目之事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隆庆帝当时便意识到这份记账法的价值,当机立断,批准在全大明范围内推广使用,为了表彰这一创举,他还特意下了一封圣旨,对创造此记账法之人予以赞誉,那时的李铭,还只是个小小的秀才。
为了让高拱能早日回到朝中辅佐,隆庆帝更是下足了奖赏,诚意满满。
而如今,事实证明隆庆帝的眼光没错,高拱今年回到朝中,全力辅佐他,那曾经的秀才李铭,也在会试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成了会元,这一切,都让隆庆帝深感欣慰,觉得自己的决策和期待都没有落空。
李铭获得皇帝赞赏后,成绩斐然,堪称天子门生。
隆庆帝龙颜大悦,询问:“这李铭乡试成绩如何?”
王公公恭敬回禀:“陛下,苏会元乡试时便是当地解元。”
“之后得高大人青眼,收为徒弟。”
“解元、会元……”隆庆帝看向高仪和陈于陛,似要他们证实一下。
陈于陛略显尴尬地站出来:“陛下,此子乃臣取中,为确保科举公平,取中时未拆弥封,不知他是高大人徒弟。”
说起此事,陈于陛仍觉窘迫,但木已成舟,只能向陛下解释。
隆庆帝得知是陈于陛取中,脸色方缓。
陈于陛属于徐阶一党,所以作弊这种事跟他压根没关系,高仪也不存在作弊的可能,如此看来,这成绩是可信的
“好!”隆庆帝龙颜大悦,直接下令:“既然会试黄榜已经出来,那就直接张榜公布吧!”
发榜这天,李铭早早就起来了,这几天两人闹得厉害,李铭不想吵醒张安然,打算去找同窗一起看成绩,他穿衣服的时候,张安然眯着眼从床上爬了起来,说道:“夫君,我也起来和你一起去等放榜。”
李铭看了看外面,天还黑着,估计还不到卯时,因为今天会试放榜,城内宵禁会比平时提前解除,他们住得离贡院近,此时静下心来,已经能听到外面陆续有人经过说话的声音。
放榜定在辰时,若要等到那刻,至少还得熬上两三个小时,不少人怕错过消息,宁愿早点去贡院外守着,也不愿在客栈里干着急等捷报上门。
张安然简单说了两句,困意消散,精神了不少。
“咱们也早点去吧,反正都是等,在哪等不是等。”
可这一打起精神,心里就莫名紧张起来。
李铭本没打算这么早出门,不过看张安然都起身了,也就没反对。
两人梳洗完毕,穿戴整齐,用过早饭后,外面的天还透着寒意,李铭细心地给张安然戴上披风的兜帽,仔细系好系带。
就这样,两人趁着天色微微亮,一同出门赶往贡院,准备在外蹲守放榜。
等到了贡院,天色也彻底大亮了,这时候,距离辰时放榜,至少还有一个多时辰。
贡院外已然围满了来看成绩的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紧张,那股紧张劲儿,肉眼都能瞧得真切。
李铭望着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无奈地摇摇头:“这么多人,咱们根本挤不进去了。”
张安然个子不高,被人群挡在前面,就算踮起脚尖,也瞅不见最里面的情况 。
本次考试吸引了四千余人,众人纷纷聚向此处,且皆想往里挤,那拥挤的状况可想而知。
李铭本还想找自己的同窗,可在这情形下,估计也难以如愿。
李铭四处张望一番后,拉着张安然来到一处靠墙的角落,打算在这里一同等待。
此地距离张挂黄榜之处较远,所以人不算多。
两人站着,李铭还能勉强看到前方,而张安然却怎么看都看不到了。
她有些无奈地说道:“看不到,我来了似乎也没什么用。”而且李铭还得分心照顾她,没办法往前挤。
李铭倒是无所谓,说道:“没关系,我们就在这儿等着。”
“等发榜后,看完榜单的人就会陆续散去,到时候我们再上前去查看。”
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两人便在此处耐心等待着放榜。
人多的地方本应暖和些,可此刻大家的心思都在放榜这件事上,哪还顾得上冷与暖。
就这么在不知滋味中站了一个多时辰,贡院的大门终于从里面打开了。
“门开了!”
人群瞬间骚动,喧哗声四起。李铭与张安然身处外围,却也清晰捕捉到了那些话语。
张安然喉头滚动,轻声询问李铭:“夫君,你此番应能上榜吧?”
李铭面露难色,心中并无把握。“我此次尝试了不同文风,结果或许不尽如人意。”他坦诚道。
张安然沉吟片刻,随后紧紧握住李铭的手,目光坚定:“不论上榜与否,夫君在我心中,永远是最有才华的!”李铭被她的话语逗笑,伸手轻轻替她整理兜帽。
此时,贡院大门敞开,十几名军士鱼贯而出,迅速维持起秩序,榜单周围的人群被有序地向后驱离,为礼部官员腾出空间。只见他们捧着榜单,缓缓步入众人视线。
“榜单来了!”随着一声高呼,榜单被稳稳张贴,人群如同潮水般涌向榜单下方,原本李铭所处的位置虽能瞥见榜单,此刻却被挤得严严实实,视线全无。
片刻之后,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了!我中了!我的名字在上面!”那人激动万分,竟欲冲进圈内,将榜单撕下带走。
身旁负责维持秩序的军士赶忙上前拦住他,礼貌地喊道:“金科进士请回,等捷报传来即可。”
“想必捷报已送到贵人府中了。”
此人满脸通红地从人群里挤出来,脚步虚浮得几乎辨不清方向。
寒窗苦读十几年,今日总算尘埃落定,有了个好结果,有人找到自己名字后,场面愈发激动。
很快,又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张安然焦急地问:“夫君,你看到了吗?”
刚开始李铭确实不紧张,可被众人这么一烘托气氛,他也有些期待了。
拉着张安然在外面换了个站位,想找个能看到榜单的地方。
刚走了几步,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更响亮的声音。
“这次会试的第一名,是南直隶解元李铭!他是会元!”
李铭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
参加这场考试的人,几乎都知道他是高拱的徒弟。
这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众人又躁动起来。
“李铭!会元是李铭!”
这声音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从里面传出来,不多时便传到了最外面的李铭和张安然耳中。
“我没听错吧?”李铭轻声嘟囔了一句,声音虽小,却难掩心中的诧异。
张安然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表达,半晌才挤出一个字:“没……”
过了好一会儿,张安然才缓过神来,微微颤抖着声音说道:“夫君你……你是此次会试的会元啊……”
李铭原本以为,自己这次放飞自我,尝试换了一种文风,阅卷官们可能会接受不了,毕竟,在这个时代,传统的文风已经根深蒂固,想要突破并非易事。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创新的文风竟然正好戳中了这个年代那些渴望在文学上更进一步的文人心思,看来,有时候打破常规,反而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一名……”李铭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不由自主地朝着榜单的位置看去。
此时,周围的人群挨挨挤挤,喧闹不已。不过,人群中的一阵骚动过后,李铭面前原本被挡住的地方竟神奇地出现了一个空档。
借着这个空档,李铭又能清晰地看到榜单上面的位置了,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榜单中央最上面的位置,那里的名字看起来字体更大,更加醒目。
而那个名字,正是自己——李铭。
“我居然是会元……”李铭难以置信地轻声说道,仿佛还在梦中一般。
高老头即便身为他的老师,在这种情形下也绝无可能帮他作弊,所以此次会元之名,毫无水分可言,难不成……自己拿的竟是连中三元的大男主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