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都是人们谋生路上的奔波与迁徙。
从清末开始,山东人,河南人,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移民东北。
那时候,人们携儿带女,推车挑担,从老家一步一步走到关外,走向那个“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天堂。
哪里有山有水,有土地,把担子一放,此地就是家了。
于是,山东屯,刘佳湾,李家窝棚等等,就此诞生。
第一批来的人,站稳脚跟,闯出一条路,再把亲人,朋友接过来。当时的闯关东,成为一种潮流。
古人云: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
望族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我,郭银珍,哪里有家,哪里有父?我只是个寄人篱下之人,我也要闯关东了。只不过,我是建国初期的闯关人。那一年,我九岁。
1959年,一个夏末秋初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娘就把我们叫醒,匆忙吃了点东北,姥姥又开始嘱咐我们:“出门在外,一定要听娘的话,不能乱跑,跑丢了,就找不到娘了……”,我和弟弟频频点头。
看到姥姥泪眼婆娑,或许,我们再也见不到姥姥了,我们紧紧抓住姥姥的手,真不想离开她老人家,我们哭得稀里哗啦。
表哥生意上两个朋友助力,安排了一辆牛车,姥爷与表哥在院里忙乎着。
姥姥听说东北很冷,就把家里的棉花都铺到被褥里,厚厚的两套行李是我们的全部家当。再加上舅姥爷的东西,都放在车上。由表哥送我们到濮阳,从濮阳坐汽车再到郑州坐火车。
到郑州已经夕阳西下,我们走得腿软,走不动了,娘给我们买了一碗胡辣汤,要了一碗热水,就着吃了点杂面馍,黑天的时候,才上去火车。
舅姥爷帮助我们找好坐位,又给我们讲了很多火车上的事,我们傻傻地什么也知道,那些未知的事太多了,声音太杂,有些话,我们也听不清,听不懂。只顾傻傻地点头。
隔着过道的一个座位,是舅姥爷的座位,还有一个小桌,能放东西。我们三个人在这边的长椅子上,只是旁边的那个座位是别人的 ,我们就抱着弟弟挤着坐。
火车在“隆隆”声中奔跑,车里的人挨挨挤挤,我们被晃得迷迷糊糊,昏昏欲睡。
恍惚间,我觉得弟弟“嗖”的一声,从车窗飞了出去。我惊呼:“小弟,小弟……”,我着急地大声喊着,也“嗖”的一声,跟了出去。
此时,只听得耳边风“呼呼”地刮着,我张眼望去,外面一片光明。我在寻找弟弟的身影。
“嘿嘿,嘿嘿,”“真好,我会飞了……”小弟在自言自语,我看到他像一只小鸟,扇动着翅膀,飘飘悠悠,忽上忽下,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
我也扇动着翅膀飞,努力飞得更高。飞起来的感觉真好,飘飘欲仙,自由自在。一座座山脉被我们甩在身后,一棵棵树尖儿被我们踩在脚下。一片片草原,大地,被匆匆掠过。那翻滚着的绿色波涛,像无边无际的海洋。
在空中飘啊飘,轻盈的身体,在空中穿梭,我们飞了很长时间,看到的世界更稀奇,更广阔,更吸引着。
弟平时不爱说话,此时此刻,话很长。“姐,你看,那像一条带子,长长的,是什么啊?”
我顺着弟的手指看去,说:“我也看到了,他特别显眼,是什么呢?”我没有答案。
“姐,再仔细看看,它像一条路,路怎么还修到山顶上了呢吗”
往东面飞的方向,山,特别多,重峦叠嶂,连绵起伏,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我还在想弟弟的问题,忽然就想起来了,“可能是我在小人书上看到的长城……”
一股气流在身边慢过,丝丝缕缕,时而轻柔,时而狂躁,它翻动着树叶,也卷动着白云。
“孩子,你们说对了,它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啊!是我们的国家的象征,它可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万里长城?这么长啊?”“是的,银珍,新生。”“咦,你是谁啊?怎么知道我们的名字?”“我是你们的风婆婆啊,在陪着你们一起飞啊!”她呵呵地笑着说。”风婆婆,陪着我们飞,”我们惊讶,也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风婆婆”。
“孩子,长城,是铁灰色,铜灰色,表达的意思是,铜墙铁壁,是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长城,有很多故事,等你们长大了 ,去了解吧。”“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去长城看看”。小弟说。
我们边飞边说,高兴极了,欢快的笑声在空中回荡,忽然听到:“孩子,飞吧,飞起来是幸运的,飞起来,才能看到远处的光明”一种声音传播着磅礴的自然力量。我们四周看看,并没有看到有谁。风婆婆说:“这是大山的声音。”我们睁大眼睛,顿时怔住。
自然界神秘的力量,总能在不经意间为我们带来惊喜。似乎知道我们的心事,又像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辈跟在身边。
我们继续飞,不知道飞了多长时间,小弟又有新发现:“姐,你看,在长城上,有几层房子,上面还有字,是什么”?“天下第一关”我随口念出了那几个字。
风婆婆听了呵呵地笑着说:“这是山海关,是河北秦皇岛地界了,也是关里关外的分界线,飞过这里,你们就出关了,孩子。
“出关了,就是关外了吗?“,“是的,你们来到关东了”。风婆婆说。
我们兴奋极了,更加奋力飞行。不知不觉中又飞出老远的路。
飞行中,俯瞰大地,一眼千里,美景如画,尤其是地面的水,江河湖海,明亮如镜。
草地牛羊小,江河亮晶晶
道路如羊肠,山顶雾蒙蒙
正被美景陶醉,突然感到一股寒气袭来。打了个喷嚏。风婆婆说:“来到长白山了,”“风婆婆,您看山顶上有一个明亮的大镜子,有点刺眼”,小弟惊呼。
“这是吉林地界来”“哦”“你们看到的那块大镜子,就是长白山天池,是龙的眼睛”“啊??”我们又被风婆婆的话吓了一跳。
“长白山,山上石头众多,气温低,这里长年积雪不化,远远望去,,总是白色,所以叫长白山。“嗯”
“土,为龙肉,石为龙骨,这里景色秀丽,山势蜿蜒曲折,如神龙游走,那天池,是龙眼,连绵起伏的山脉,就是龙身。这是一条龙脉啊!”
我们专心听,听得入神。
风婆婆讲得精彩,深奥,我们似懂非懂,但是,我们知道风婆婆是姥姥一样的人,她希望我们好,我哭着喊着:“姥姥,姥姥”没有回答。
我们继续飞,从长白山天池下来,就有一条小河相伴。
小弟说:“这条小河,好像在跟着我们耶,”风婆婆哈哈笑:“你们是同一条路,这条小河从天池下来,中途汇聚很多小河,水,越来越宽,越来越深,现在已经流淌到黑龙江地界了,叫松花江。”“松花江?”
“黑龙江,在祖国的东北处,这块土地是一个大宝藏啊!”风婆婆说。
哇!这里已经是黑龙江了!终于找到你——黑龙江!
我们看到两岸植物茂盛,树上的叶子五彩斑斓,真如仙境传说。
我们激动地高声喊:黑龙江,我—们—来—了!!
我们的喊声穿过松花江,穿过我们要找的地方
此时,风婆婆带着微笑问我们:“孩子,知道你们是谁吗?”我们睁大眼睛怔怔地看着风婆婆,不知道怎么回答。
她柔和地说:“你们忘记了新生的植物园,那两棵无名的小花草了吗?后来开了两朵小黄花,你们是蒲公英的孩子啊!”
“啊?”“啊?风婆婆……”
一股气流从身边慢过,“风婆婆,风婆婆……”我们大声喊,可是风婆婆不见了。
我们怅然凝望,风婆婆不见了踪影。但是,风婆婆的话仍在耳边:你们是蒲公英的孩子……
“银珍,新生,到地方了,下车”,这是母亲的呼唤。
声明:原创作品,版权只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盗用。
2025年4月6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