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有个漂亮的院子,曾经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然而,最近因装修,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更换下来的废旧杂物,原本的美观不再,显得杂乱无章。
为了让院子重拾往日容颜,我决定对杂物进行全面清理,没想到,这一决定竟引发了与父母的一场 “大战”。
我深知父母向来有把旧物当宝贝的癖好,于是,这天中午,趁着父母在房间午休,我悄悄请来了两名搬运工,打算对院子里的杂物来个斩草除根。
搬运工仔细观察了院子里的杂物后,提出需要五百元的搬运费,我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同时再三叮嘱他们,搬运时务必轻手轻脚,千万不要弄出太大声响,以免吵醒父母,节外生枝。
搬运工们会意地点点头,开始小心翼翼地整理打包杂物,像对待易碎的珍宝一般,一件件轻手轻脚地搬到车上。尽管他们已如做贼般小心谨慎,可还是不小心把母亲惊醒了。
母亲刚走出房门,目光瞬间定在正被搬运工抬起的木沙发上,脸色骤变,像触电般瞬间冲上前,双手像老鹰护雏般伸开拦住,大声喊道:“你们不能搬走,我还有用呢!”
搬运工无奈,只好放下木沙发,转头望向我,等待指示。我有些不耐烦地对母亲说:“妈,这沙发都破得不成样子了,留着它还有什么用?我是打算把院子里的杂物都清理掉,您就别拦着了。”
母亲一听我要把杂物全部清理,像被针扎了似的尖叫起来:“他爸,你快出来,咱儿子要把杂物全搬走啦!”
老爸听到呼喊,像弹簧一样从床上弹起,风风火火地冲出房门。他焦急地对我说:“儿子,这木沙发我还打算留着当柴烧呢,你可不能搬走。”
我不满地回应道:“爸,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谁还烧木头啊?”
父亲却蛮横地说道:“我不管,反正这沙发不能搬。”
无奈之下,我只好让搬运工放下木沙发,去搬那一堆废旧的热水器、抽油烟机和煤气炉。
谁知父亲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用身体护住这些杂物,怒气冲冲地对我说:“不能搬,这些东西可值钱呢!”
我有些急躁地驳斥道:“这些破玩意儿能值几个钱?堆在这儿多影响美观啊!”
父亲见我这样说,一边让母亲看着,一边自己动手,吃力地把这些废电器往旧屋里搬。
我实在没办法,只好吩咐搬运工去清理那一堆用破塑料纸薄膜盖着、堆成小山状的树叶。我心里暗自思忖:树叶总该没问题吧?
可没想到,母亲却厉声制止道:“不能搬,这些树叶我还留着烧水洗澡用呢!”
我一听,顿时怒火中烧,忍不住咆哮起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让,难道非得把院子变成垃圾场你们才满意吗?搬,你们给我搬!”
“我看你们谁敢搬?” 父母异口同声地喝道。
搬运工们看看我,又看看我父母,一脸无奈,不知该听谁的,只好当起和事佬,微笑着劝道:“大家少安毋躁,你们商量好了我们再搬!”
看着父母那视死如归、坚决守护旧物的样子,我最终像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地败下阵来。
我带着一丝哀求的语气说道:“你们就不能让我清理点东西吗?”
父亲和母亲商量了一会儿,才勉强 “开恩”,同意我搬走一些实在毫无用处的东西。
看着搬运工开着空荡荡的车子渐行渐远,我的心仿佛被一把锐利的刀狠狠剜了一下,那五百块搬运费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
其实,我能理解父母的心理。过去那段一穷二白的日子,让他们养成了终生节俭的习惯。
他们年轻时,正值物质严重匮乏、社会动荡不安,经历过大战乱、大饥荒,能活到现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着实不易,可以说,他们是穷怕了。
虽然现在生活富足了,但那些艰苦岁月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抚今追昔,居安思危,因此格外舍不得丢掉那些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这句话正是他们老一辈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常常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幸福,却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勤俭节约,丢失了老一辈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东西,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珍惜和拥有。
面对有旧物癖好的老人,我们不妨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因为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件件旧物,更是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和深深的生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