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岩道:“你想想看啊,万一哪一天匈奴跟你们大虞又打起来了,你们大虞完全可以跟波斯结成同盟啊,你们两国东西夹击,我们匈奴岂不是亡国灭种了?”孤山道:“怎么会?你太异想天开了。”澜岩道:“就算不会,真到了那一天,波斯至少不会帮匈奴,这对我们匈奴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损失了。”
孤山道:“你们就不能跟波斯好好相处吗?”澜岩道:“我们想啊,但是做不到啊,你们大虞不是有个词叫远交近攻吗?古往今来哪个国家能逃脱这种宿命?匈奴离波斯太近了,免不了有各种利益纠葛,所以相处不好,而大虞离波斯很远,所以你们才能保持友好啊。”孤山道:“远交近攻,这就是你们匈奴跟大虞也处不来的原因?”
澜岩道:“对。”孤山道:“可就算两国东西夹击,就凭你们匈奴的实力,也完全可以应对啊。”澜岩道:“你太高看匈奴了,我们匈奴骑兵虽然厉害,但人口少,耗不起的。”孤山道:“好吧,可你们这样去设想我们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有点太异想天开了,事实不一定会走到那一步。”
澜岩道:“至少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仅这一点这就足以让我们匈奴寝食难安了,所以对于我们匈奴来说,最好的局面就是让大虞跟波斯保持敌对状态,其实不光是对你们两国而言,对天底下所有的国家而言都是这样,只有天底下所有的国家都在相互攻伐,我们匈奴才能在夹缝当中生存下去,否则的话,最先灭亡的一定是匈奴,唉,老天爷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把天底下最贫瘠、最恶劣、最苦寒的土地给了匈奴?”
孤山一脸无奈,不住地摇头叹息。过了片刻,孤山道:“这么说的话,你意欲除掉波斯王子和公主的目的就不言自明了。”澜岩道:“对,这样做一定可以破坏你们两国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已经努力了两次了,但都没有成功。”孤山道:“我知道在本小说第六章中你们曾截杀波斯使团,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澜岩道:“还有本小说第三十章和第三十一章,我们也曾努力了一次。”孤山道:“能详细说说吗?”
澜岩道:“本小说第六章中,我们派了一支骑兵队伍前去截杀,几乎已经成功了,已经杀掉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但就在最后时刻你们大虞的援兵到了,将剩下的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救走了。我们到现在都在纳闷,你们的援兵是如何得到消息的?行动为什么如此迅速。”
孤山道:“呵呵,我们大虞的骑兵跑的是比老鹰还快的,不要用你们匈奴骑兵来对比。”澜岩道:“呵呵。”孤山道:“对了,当时的情形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澜岩道:“当时我是左大将莫知陶屠身边的亲兵。”孤山道:“哦,那支骑兵队伍是莫知陶屠带的?”澜岩道:“对。”
孤山道:“哦。不管怎么说,你们已经杀掉了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也算是阴谋得逞了。”澜岩道:“不,这种事成功了一半是最可怕的,还不如不做,现在我们匈奴也是骑虎难下。”孤山道:“我一直奇怪,波斯死了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波斯国王怎么就没反应?”
澜岩道:“大虞和波斯远隔万里,通讯不便,若要传递消息必须经过楼兰,而楼兰与我们匈奴交好。实际上自从波斯王子和公主在大虞读书之后,他们时常会给他们的父王写信,我们匈奴派了一队人马常驻楼兰都城,只要看到波斯信使就会趁其不备将信件替换掉,也就是说,波斯国王根本看不到这些信件,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伪造一封书信送到大虞,算是回信,信中都是些勉励之语,无甚要紧,同时旁敲侧击的说一些大虞的坏话,以期多少能让还活着的王子和公主厌恶大虞,总而言之,在大虞的波斯王子和公主收到的信其实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内容。另外,你们大虞朝廷派出的信使所携带的信件也都被我们替换掉了。”
孤山道:“哦,如此一来你们就可以隐瞒掉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被杀的消息了。”澜岩道:“嗯,还不止于此,我们找了一个楼兰官员写了一封信,诈称是该官员出使大虞时亲眼看到波斯使团被大虞官员杀害,随信附上波斯王子、公主以及其他一些使团成员的衣物,让信使一并送到波斯,据说波斯国王看到信后悲痛欲绝。”
孤山震惊道:“什么?!”澜岩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杀掉身在大虞的王子和公主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孤山道:“你们好卑鄙。”澜岩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孤山道:“你们如此处心积虑,太卑鄙了,让我难以置信。”澜岩道:“为了大匈奴数万万的百姓能够活下去,这么做很值得。”(此处两人对话内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