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终于来到目的地
我们一路向东,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找到了目的地—黑龙江省,寿山公社尚义六队。
当地人称之为“后腰岭子”,大家更习惯叫“尚义六队”,这是行政称呼。舅姥爷就住在这里。
舅姥爷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已成家另过,他的儿子季宝亮跟两位老人一起过。季宝亮是生产队的会计。人很聪明。
季宝亮找了两个人,把生产队的储存劳动工具库,靠窗边,收拾出一块地方,用几块大木板搭了一个床铺,安排我们暂住在此。
进来一看,这里堆了很多劳动工具,也堆着很多大木板,闻着一股土味儿,一股木头香味儿。这里就是我们的临时住处了。
到达尚义六队,已是下午,第一顿饭,是在舅姥爷家吃的。香喷喷的黄面馍,大碴子粥,窝瓜炖土豆,大葱蘸大酱,摆了一桌子。
看舅姥爷一家人吃得香,舅奶奶一个劲儿地劝:“吃啊,别光看着,多吃点,一路上饿了吧?”我们也学着他们的吃法,开始吃起饭菜来。大葱蘸酱,真能很香。
吃过饭的那天晚上,我们就住在了生产队的劳动工具库。
大木板床,又厚又宽,又结实,搭的床铺比在姥姥家住的床都大,收拾收拾,很快,我们就入睡了。
大概是后半夜,我们睡得正香,被一阵“吱吱”声惊醒。屋里很黑,我紧紧地靠在娘身边,坐起来听一会儿,娘说:“是老鼠”,我被吓得战战兢兢,小弟胆大,他拿起一根木棍,一顿抽打,“啪啪啪”,又一顿“吱吱”声,过了一会儿,消停了。娘说:夜里,这是它们活动的地方,让咱们给占了,委屈老鼠了”。我们接着睡。
第二天早上,日上三竿,我们还睡意朦胧,太累了,只想睡觉,却被来看望的老乡叫醒了。
一大早,舅姥爷和老伴为我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馍,一小盆顿时菜,还有婶婶,姨姨,伯伯们,他们也都是跟着舅姥爷过来的人。他们知道我们没有锅灶,送来的都是加工过的熟食,大煎饼,大碴子粥,咸菜,酱,等,够我们吃好几天了。
其中一位婶婶说:“你姥爷还给我家小孩儿看过病呢,老先生很好,我们都记着呢,有什么事,说话啊”。又说:“我们都是跟季大爷过来的,来的时候,也住在这里了”。
娘一直点头致谢。我也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好心人,看到他们的毫不吝啬,看到他们的一片热情,不知道说什么好。
过了几天,季宝亮叔叔,让我们以记账的方式,向生产队借了一些粮食度日,说跟郑队长说了的,郑队长批准。
我们母子三人,虽然,命很苦,却常常遇贵人。
初来乍到,虽人生地不熟,短短几天,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人间还有如此般温暖与真情,
娘说:“这些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恩人,我们都要记在心里,永远不要忘记”。
亲爱的陌生人,我们一家三口,对于您的帮助,感激不尽,感激您的善良与慷慨,我将这份恩德记录在文字里,珍藏在心里,一生铭记。衷心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来到这里已经三,四天了,虚弱的身体,得到了修养,渐渐感觉身体有了力气。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好奇周围的环境。
我和弟弟要出去看看,娘说:“不许远走,山里有狼,让狼叼去了,就完了”。“嗯,知道了”。我和弟弟一口应承。
这里是一个三面环山,北面开口的大山沟。南边高,北面低,站在村子高处,可窥探村子全貌,山村大概有几十户人家,稀稀落落比较分散。房顶上盖的都是茅草,只是房子有新旧大小之分。
环视一周,放眼望去,雄伟高大的山脉,连绵起伏,灰蒙蒙一片,东面的山势则缓一些,而且附近有一座小山,像一条鲤鱼趴在那里。
后来听说:往东方圆百里没有人家,是林海雪原之乡,是张广才之岭,是牡丹江方向。这里属于原始森林,里面不乏狼虫虎豹。
与弟弟转了一圈,感觉真得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弟弟说:“咱们老家,就那几棵树 一把榆钱,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再看看这里……”弟弟指着村边的一层层草,一片片树,被层层植被覆盖着,喜欢得不得了。
此山村,被掩映在大海一样的绿波中,茅草房,蓝天,白云,山野花,树枝上挂着的野山果,还有小溪水,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站在原地,深深地呼吸一口空气心清气爽。
抬头仰望,一棵棵大树昂扬向上,挺拔的大树上,枝叶晃动,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弟弟喜欢大树,他是爬树能手。
这里有薅不完的草,捡不完的柴,挖不完的山野菜,摘不完的山野果。此地是富裕之地。
老人言:草衣木食。有植物的地方,人,就好生存。感觉,我们饿不死了。
弟弟总想着去林边看看,我知道他想找什么,我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林木,那枝上挂着的晶莹剔透的各色果子引人,我们轻轻地摘几把装篼里,还在张望,那边的几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凑了过来,他们指手画脚地嘲笑我们。说:“看他剃的头,像个二愣子……”然后,就指着我们笑。弟弟吓得躲我身后,捡了几个干树枝也扔了。
不一会儿,一个男孩儿,用木棍挑着一个什么东西甩过来,把我们吓得转身就跑,他们在后面哈哈大笑:“两个胆小鬼吓跑了,”他们又把那东西挑起来,追我们,说:“这是一条死蛇,被我们打死了,你们怕什么?”我们不理他们,一口气跑回家,他们跟到家。
我们把摘的野果掏出来,娘喊他们:“小朋友,你们帮我们认识一下这些果子,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黑色的是葡萄,带毛刺的是榛子,也能吃,得咋开,吃里面的仁,粉红色的是野鸡豆子,有毒,不能吃……”
娘夸他们你们这么小,真行,真能干。他们很高兴,其中大个一点的男孩子说:“等明天领你们去山上摘元枣子,可甜了,又软软的,好吃着呢”。又说:“抓住它们的秧子,就能爬上去,山上有很多好吃的呢”。
我们听得目不转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