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这份文章用词精准,时事分析透彻,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隆庆帝看了第一份文章,感觉颇为惊艳,不过这篇文章写的还是朝廷已有的内容,只是帮忙完善了一下,虽然想法不错,但还没达到他的预期。
接着看第二份。
“我朝武力强盛、物资丰富,可恢复海外贸易,以茶叶、瓷器等为主要货物,销往周边国家,换取他们的白银、黄金……”
看到这篇策论,隆庆帝眼睛一亮,他叫来高仪,让他读给其他人听。
“这考生的办法好。”
“让我们国家恢复发展海上贸易,把国内产出的低档茶叶、瓷器和丝绸等销往物资短缺的海外国家,高价换回他们的金银。”
“把这策论读一遍,让几位阁老也听听。”
这篇策论,简直就是教朝廷做生意的指南。
从货物的挑选,到船舶司的设立,再到官船航行的方向以及初步能与之开展贸易的海上小国,均被一一罗列出来。
隆庆帝瞧着这份清单,心中却有些疑虑,那些小国,他着实难以确定是否真实存在,只能勉强认出其中一两个似曾相识的国家名字。
大明并没有完全闭关锁国,隆庆帝继位没多久就解除了海禁,为的就是赚钱,只是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永乐时期的大明,中央朝廷的执行力大幅下降,加上长时间海禁水师荒废,贸易带来的收益一直不如他的预期,对海外国家的了解也不够。
而这篇策论中提到,不仅分析如今朝廷海外贸易的困境和难题,还提出了解决办法,从重新打造战船,组建海军,到远洋贸易的方向。
时机成熟,民间组织和商人们纷纷加入其中,便可正式设立市舶司,开始征收海税,如此一来,朝廷既能掌控贸易大局,又能增加财政收入,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朝廷国库充盈,岂不是指日可待?
隆庆帝看到那份策论时,身体微微一震,整个人瞬间精神抖擞,他让高仪把策论念出来,想听听其他两位阁老的意见。
高仪察觉到皇帝的兴奋,便打开了这份策论。刚一打开,他嘴角就不禁微微上扬。
殿试的答卷是不经过学官誊抄的,所以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就是考生原本的字迹,而高仪手中这份答卷的字迹,正是他之前突然眉目舒展所选中的那份。
卷面十分整洁,字迹端正且颇具风骨,通篇没有一个字是错别字,也没有涂抹的痕迹,只有他主笔留下的一些小红圈,看起来让人心情愉悦。
皇帝和其他人都在等着王阁老读策论,高仪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起来。
开头是一连串的赞美之词,考生在这方面毫不吝啬,句句都赞得恰到好处,这马屁不仅拍得响亮,还显得情真意切。
在一旁听着的三个人,都觉得这个考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隆庆帝缓缓扫完一遍卷子后,微微眯起双眼,仿若沉浸于考生那些对他本人以及朝廷的颂扬之词中。
卷面上满是溢美之辞,且措辞各异,鲜少有重复之语。待这番颂扬过后,文章才渐渐步入正题。
文中提议朝廷积极开展海上贸易,大力推动海上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还精心构建了一个简洁实用的框架,仿佛是为朝廷量身定制,可供其直接施行,更令人赞叹的是,在阐述过程中,还列举了大量实际数据,通过具体事例,清晰告知朝廷,这些贸易能够带来的银子数量,就连后期的海税,也给出了详实的数据作为参考。
王阁老将卷子读完后,面带笑意地询问:“陛下是否也觉得这份策论颇为出色?”
“依臣之见,此考生所写的策论独具特色,虽用典寥寥,却巧妙地运用算术加以辅助说明,使得内容更具说服力。”
“这份策论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对朝廷大有裨益,其中的建议完全能够直接用于政务之中。”
隆庆帝听后,频频点头,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难以抑制。
“确如爱卿所言,这策论着实优异。”
“待传胪大典结束,朕定要对此考生予以重用!”
这意味着,状元之位已非该考生莫属,不过,一切还未最终敲定,毕竟还得拆开弥封,看过考生信息再做定论。
随后,五篇文章初步排定名次,拆弥封时,隆庆帝忽然想起一事,问道:“考生李铭的卷子在哪?”
高仪面露惊色,赶忙应道:“臣这就让人拆开弥封,把卷子找出来呈给陛下对比。”
隆庆帝点头应允:“拆吧,一甲和二甲已然确定,剩下的可以拆了。”
高仪领命,正欲唤人,一旁拆弥封的阁员突然出声阻止:“等一下。”
接着问道,“陛下可是在寻考生李铭的文章?”
他手中拿着那份刚被隆庆帝钦定为一甲头名的策论,缓缓开口:“这篇文章,出自考生李铭之手!”阁员的声音响起,引得在场众人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李铭?”有人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满心疑惑。
不只是旁人,就连隆庆帝也面露惊讶之色,不过,片刻之后,他便放声大笑起来。
“朕还想着派人去找他的答卷呢,没想到就在眼前。”隆庆帝笑着说道。
“高师傅教出的这个弟子,着实让朕惊喜不已啊!”他满是赞叹地继续说道。
“连中三元,这天下魁首的名号,他担得起!”状元就是皇帝希望的那个人。
其他人就算心中有意见,也不好再说。
一甲三人和二甲一二名都确定好,剩下的排名,也很快由考官们确定出来了。
正式排名出来后,便要紧急制作明日要张挂的皇榜与传胪帖子。
三年一度的传胪大典,乃是国家盛事。
在它面前,其他的一切暂时都是小事。
皇榜制作好后,送到了隆庆帝桌面,请求还上天子玉玺。
隆庆帝点头后,司礼监太监便拿出玉玺,在皇榜上盖上。
这次殿试便尘埃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