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互相大方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3230字 发布时间:2025-07-30


  初四的清晨,天色刚蒙蒙亮,那些最早来到白云观外的流民,就带着一家老小开始排队了,他们心里盼着,能尽快领到那口可以续命的粥。
  这个时候,还没到辰时,粥厂里面还在热火朝天地煮着粥,栅门自然是紧紧关着的。
  在等待的过程中,流民们被栅栏上贴得密密麻麻的告示吸引住了目光。
  “这上面写的是啥呀?”那些不识字的人好奇地问道。
  “招工告示——现在卢沟桥的堆煤场打算招两千名壮丁,每天结算工钱四十文,而且还管早午饭两顿,饭菜有荤有素,大馍馍随便吃,有意向的人可以去咨询粥厂的管事。”一个识字的人大声地把这份直白易懂的招工启事念了出来。
  “哇,听起来还不错啊!”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一天能给四十文呢,谁能帮算算,一个月下来能挣多少钱啊?”有人开始盘算起来。
  “娘,我想吃肉……”一个孩子稚嫩的声音响起。
  这下,流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这些流民,其实就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
  就像后来那些失业的人一样,他们特别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到钱来养活一家人。
  不到万不得已,谁又甘愿如乞讨者般,日复一日在此排队苦候那点施舍?且这施舍,仅能果腹,远谈不上饱餐。
  京城之外的就业机会稀缺至极,西山煤窑本是吸纳劳动力的大户,却因招工季已过,各煤窑主皆已招满人手,不再纳新,仅有少数幸运者被乡绅、运煤商或砖厂录用,他们虽每月辛勤劳作,所得却不足一两银子,即便如此,仍引得众多流民艳羡不已。
  试想,当这般难得的工作机遇摆在流民面前,他们心中的喜悦怎能不溢于言表?更何况,那每月整整一两银子的工钱,还附赠两餐伙食,这对流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然而,历经沧桑的流民们对此自有考量,他们自动忽略了告示中工钱的零头,对“顿顿有荤菜,大馍馍管够”之类的宣传更是嗤之以鼻。
  世道艰难,人心不古,雇主们在招聘时往往夸大其词,而最终能按时足额发放工钱,确保员工能有口饱饭吃的,便已被流民们视作难得的善人了。
  粥厂大门一开,流民们迅速排好队,依次领到热粥,他们端着碗,大口喝着,同时急切地向管事询问。
  “张管事,这儿招工不?”
  “嗯,这买卖和长公主府沾边,东家是殿下的干儿,不然怎会劳烦咱们帮忙?”
  听闻与长公主府有关,流民们顿时安心,在他们心里,长公主殿下就如同救苦救难的菩萨一般。
  大家的命都是她救的,殿下怎会坑害他们?
  于是,众人踊跃报名:“我愿意去!给殿下干活,不给工钱,管饭就行!”
  “算我一个!”
  “别急,等喝完粥,自有人带你们过去。”管事笑道,“你们运气真好,这两千名额有限,下批来喝粥的,恐怕就没这机会了。”
  与此同时,在姬司正的引领下,李铭来到了卢沟桥东岸的一处堆场。
  堆场四周被简易的土坯墙环绕,踏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堆堆积如山的煤炭。
  “这是个什么地方?”李铭站在门口,仔细端详着这片占地东西长达两百丈、南北宽约一百丈的长方形堆场。
  “这里曾经是皇家的一处货栈,卢沟桥地处南北货物交汇的关键位置,先辈们便修建了这个露天堆场,以供各皇家店铺临时存放采购和待发运的货物。”
  “在正统年间,鞑靼开始入京朝贡,但皇上不愿让他们进入京城,便下令在京郊安置他们,而且每次他们都会携带数千头牲畜和数百车皮毛,因此需要一个宽敞的地方,最终这里就被腾出来给了他们使用。”姬司正解释道,“但自先帝起,就已经不再允许鞑靼入贡,这个地方闲置了二十年,直到殿下掌管事务后,才将其从鸿胪寺手中收回。”
  “然而,皇店已经有了其他的堆场,搬回来也太麻烦,殿下便决定将这个地方租给商人使用,每年也能赚得几千两的租金。”
  李铭微微点头,对此事深以为然,卢沟桥地处关键位置,是京师通往中原腹地的必经通道。
  虽说当下正值过年,街上行人相较平日少了许多,但只要瞧见那沿着永定河依次排列、密密麻麻的店面,还有绵延数里的大型栈桥,就不难想象,平日里这里该是何等的热闹繁华。
  李铭心里却暗自思忖,真不是自己的,就是不知道心疼啊,要是这地方归私人所有,就冲这十八万平的大面积堆场,肯定会像白鹭洲那样,把空地都充分利用起来,盖上一排排的库房。
  要知道,光靠收仓库租赁的费用,那收入都能比现在高出好几倍呢。
  不过话说回来,姬司正选的这个地方,还真挺不错的,要是选址离京城太近了,这么多流民聚集在一块儿,官府肯定得成天提心吊胆,紧绷着神经,生怕出点什么乱子。
  可要是选的地方太远了,又显得太偏僻,各种不方便,不管是运输物资还是人员往来,都会麻烦不断,而卢沟桥这个位置,恰恰好,完美地避开了这两个问题。
  这永定河,它和金口河连通着,金口河又接着护城河,这水路运输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制好的煤藕通过水路,能够直接运抵京城的各个城门,运输方便得很,既省时又省力。
  想到这些,李铭把心里那点惋惜之情收了起来,当机立断地说道:“大人的眼光就是独到,就定这儿吧!”
  “行嘞。都是自家地盘,手续啥的不着急,从今天起这儿就归公子您啦。”姬司正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几分讨好的语气邀功道:
  “公子您当初刚一提这事儿,咱家就开始琢磨了,然后就想到了这么个好地方,还专门去打听了一下,这儿足足存着三千多万斤煤呢,公子您要是感兴趣,咱家能让他们给便宜点。”
  “不用便宜。”李铭微微摇头,淡淡地笑着说:“京城里散煤的价格是每百斤一百文,就照这个价收就行。”
  说完这话,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朝着姬司正意味深长地笑道:“大人帮人可得帮到底啊,往后这收煤的事儿就全仰仗大人了,都按照这个价格来。”
  要知道,这三千万斤煤,听起来数量挺多,可要是换算成后来常用的重量单位,也就一万五千吨煤罢了。这么点儿煤,都不够两万户人家烧一个冬天的呢……
  “哦?”姬司正一听,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他太了解李铭了,李铭那可是个人精,向来不会让人白帮忙,肯定少不了给自己好处。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李铭居然会这么大方……
  殿下既然打算入股煤炭生意,姬司正作为一名称职的外总管,那自然得把相关情况都摸清楚,好好做做功课,也好随时给殿下出出主意、当当参谋。
  斋堂地区散煤的批发价格,大致处于每百斤七八十文的水平,当这些散煤被运往京城售卖时,价格会有所上浮,能够达到一百文左右。
  而卢沟桥距离京师不到二十里,且地处永定河之上,从斋堂运煤至此,凭借水路之便,运输成本相对较低,每百斤散煤的价格最多也就九十文。
  在实际交易中,李铭给姬司正的报价却是一百文,这中间每百斤存在的十文钱差价,实则是李铭专门留给姬司正的好处费。
  可别小瞧了这十文钱的差价,要知道此次涉及的煤炭数量高达三千万斤,如此一来,按照每百斤十文钱计算,总价就达到了三十万个十文钱,换算下来,整整是三千两银子。
  长公主心思缜密、精明过人,,姬司正平日里一年到头辛苦奔波、费尽心思,也就不过能捞个万把两银子的收入,而这次仅煤炭交易这一项,姬司正所获得的好处费就远超他一季的收入。
  即便日后李铭不再有购煤的需求,对于姬司正而言,这笔钱也无疑是一笔意外之财,如同天降横财一般。
  “公子,这般数目是不是太多了些……”姬司正毕竟是个老成持重之人,心中不禁泛起担忧,他开始怀疑李铭是不是像小爵爷那样行事莽撞、不顾后果的人。
  “无妨,往后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仰仗大人您呢。”李铭却只是满不在意地笑了笑,随后神色一正,仿佛心中早已有了周全的谋划。
  李铭明确提出了要求:“日后用煤,大人得保证按时按量供应,质量也不能含糊。要是耽误了工期,我可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姬司正把胸脯拍得震天响:“公子放心吧!要是误了您的生意,我把这吃进去的都得原封不动吐出来。”
  说着,姬司正又送上一份大礼:“公子往京城运煤用的大板车,我全包了,就当是给公子开业的贺礼!”
  大板车构造简单,成本很低,即便一千辆也值不了一千两,可李铭需要的量实在太大,哪怕有钱,短时间内也根本买不到这么多。就算现找木匠打造,没个把月也完不成。
  只有姬司正这种掌管众多皇庄皇店的大总管,才有本事在几天内就凑齐一千辆车。
  李铭听闻,大喜过望:“这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这次真是多亏大人了。”
  姬司正也笑得格外灿烂:“公子客气了,能帮上忙就行。”
  两人都真切感受到,彼此的情谊因为这一番互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